劳动模范
劳动模范
【记哈啤(鹤岗)公司总经理刘鹤民】 “他是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和酿造技术专家,他
带领的企业是我们集团中子公司的头雁。”哈啤公司总经理李文涛这样评价他。
“他是一位有责任心的优秀企业家,致富思源不忘回报社会,富而思进带领企业迈上了一
个又一个高峰。”不止一位市领导这样赞扬他。
“他是我们的好班长,没有他,哪有我们的今天!”企业员工们这样信任他。
他,就是37岁的哈啤(鹤岗)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鹤民。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追求和现
代企业家的头脑,书写出了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壮美诗篇。
(一)
1987年,毕业于沈阳轻工学院发酵工程系的刘鹤民,来到鹤岗啤酒厂工作,从技术员到工
段长再至啤酒厂副厂长、公司总经理。作为鹤岗市发酵工程学科带头人,年轻的刘鹤民创造和
经历了很多个第一:
1993年,鹤啤获中国最佳明星啤酒称号和德国慕尼黑国际名酒金奖,他是当时鹤啤主管生
产技术和质量的副厂长。
1999年,鹤啤成为全市企业首开先河“靓女先嫁的”典型,与哈啤联姻成功,刘鹤民脱颖
而出,成为企业党委书记、总经理。
2001年,哈啤鹤岗公司年产销量历史性地突破4万吨大关,实现利税2 700万元、辉煌的创
造者还是刘鹤民。
2002年,哈啤(鹤岗)公司扩产10万吨技改工程动工。“拥有一个10万吨的啤酒厂”,这个
鹤岗人多年的梦想在刘鹤民手中即将实现
哈啤,百年品牌,中国啤酒行业的领头羊之一。作为第一个进驻鹤岗的全国知名企业,它
把帅印交给年轻的刘鹤民,看重的是这个年轻人是啤酒行业的专门人才、管理企业的全才。更
看重他肯于思索,勇于实践的踏实作风。
有人说过,创业难,守业更难。鹤啤加盟哈啤时,年轻的刘鹤民接到手的其实是一个已走
向衰退的企业。而短短的 3年中,刘鹤民和他的团队,攻坚破难,做前人未做过的事,铸就了
一个又一个辉煌,把哈啤(鹤岗)公司的事业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上任之初,年仅33岁的刘鹤民就提出了“先立基,再固本,然后腾飞”的思路。随后,他
拿出了自己全新的管理思想:实施“人本管理”,推行全员全过程成本控制,搞末位淘汰……
一系列新办法相继出台,刘鹤民开始大展拳脚。以资金流管理为基础,以物流管理为导向,以
计算机应用与管理为手段,以业务流程调整为牵动,通过完善各项企业管理制度,优化企业资
源配置,实行了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事后到事前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从而,
使企业在发展中迈出了矫健的步伐,并在全市企业中率选通过了 ISO9002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
证,拿到了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考核打分,跟踪问效,成绩评价……哈啤(鹤岗)公司员工从没接受过这么多的新东西。从
陌生到熟悉,从抵制到认可,再到如今身受其益。他们说,刘总的全新企业管理理念,让我们
追求到了企业真正的效益。
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带来的是丰厚的回报,连续三年来,哈啤(鹤岗)公司效益不断攀升,
芝麻开花节节高,已成为哈啤集团全部子公司利润最高、成本最低的排头兵。
(二)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对企业来说,创新是发展不竭的动力。不创新,就意味着
企业的消亡。
勤于学习和思考,是刘鹤民的习惯,而不断寻求创新则更是他使企业不断进行超越的一件
法宝。近年来,他撰写了《关于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关于绩效考核》等多篇论
文,积极探索企业发展的新思路。自担任总经理后,他更把创新摆到了工作的首位。
首先是观念的创新。原鹤岗啤酒厂是几十年来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职工观念也一直是
计划经济时代的“有酒不愁卖”、“酒香不怕巷子深”。刘鹤民对员工加强了市场竞争意识的
教育,让员工懂得了“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通过
树立危机感和紧迫感,使员工树立了“市场领导企业”和“让每一瓶啤酒都使顾客满意”的新
观点。
在营销上进行创新。为了改变企业过去一直是等顾客上门的错误观念,变生产产品为营销
商品,刘鹤民首开先河,公开招聘12名大学生做企业的营销工作。特别是他通过对营销员加强
“先做人,后做事”的素质教育和培训,使营销人员的人格魅力成为产品销售的有力保证。实
践中,这些营销人员以其较高的文化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指导,与客户做上了真心朋友。通过真
诚地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成了经销商们的好参谋,从而使企业从原来仅有鹤岗市区一个市场,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打进东北地区16个市县的销售市场。
除此之外,刘鹤民的创新之举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空间和角落。其实,我国改革开
放二十几年来,众多的企业家和有识之士都在不懈地寻找中国工业的发展之路,求索着企业改
革的良方妙药。从参与啤酒厂加盟哈啤到率领企业实践飞跃,刘鹤民的可贵和令人赞美之处在
于,他不仅找到了本企业发展的可行之路,还在于他不断地为自己确立新的攀登的高度和拼搏
的目标。
(三)
从参加工作至今,刘鹤民始终把工作放在人生的首位。从到啤酒厂那天起,多少个无眠的
夜晚,多少次缜密的思索,多少次不懈的试验,多少回成功的喜悦。一年 365天,他早来晚走。
员工们记得,每天第一个上班的是他们的刘总,每天厂子里熄灯最晚的,是总经理办公室。为
了完成工作,他常常是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为了研究一项新技术,或搞好一项技改,他常常
忘记了吃饭。当上了总经理后,企业更成了他的家。
去年 7月,刘鹤民因和员工一道参加公司的篮球赛而扭伤了腿,走路不便。大家一再劝他
去医院检查,可他考虑当时正是企业产销旺季,便根本没有把腿伤放在心上。十几天后,直到
他在北京参加全国企业家协会的会议时,才因为忍受不住钻心的疼痛到北京 301医院作了检查。
当那位老教授看完了 X光片后,惊讶地望着刘鹤民半天没有说出话,许久才问道,为什么到了
这么严重的程度才想起进医院?并说要不是在北京这样医疗水平先进的地方,恐怕就要截肢了。
病情确诊为胫骨骨折,严重的是早已发炎。手术进行了 4个多小时,医生用手术刀将胫骨的溃
疡的肌肉一点点地刮去,直到干干净净,才将断裂的胫骨复位修正。缝合后,用支架把整条右
腿固定。当老教授得知这位病人是为了企业而忘了看病时,表现出了由衷的钦佩。他一再叮嘱,
术后必须卧床休息3个月,否则将严重影响骨骼愈合。
可是,有志向的人,事业在他的心中有千钧重。病情渐有好转,刘鹤民就像一名请求出征
的战士一样,央求医生准许他出院回单位工作。“回去休息可以,绝对不能工作!”刘鹤民回
到鹤岗后,早把医生的叮嘱忘在脑后,也不顾爱人的苦苦阻拦和同志们的劝说,即刻投入到了
紧张的工作中。 301医院的老教授多次从北京打来电话,叮嘱刘鹤民好好休养。可好心的老教
授怎么也不会想到,此时的刘鹤民正拄着他那副拐杖,拖着刚刚手术完 3天的病腿,在办公室、
车间认真履行着一个总经理的职责呢。
刘鹤民忘我的工作精神,不仅使公司全体员工感动,同时也打动了客户,他们从四面八方
打来电话,表示敬意和关切。
刘鹤民常说,“没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不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家。企业富裕了,就
要回报社会。”刘鹤民,这位鹤岗水土培养出的优秀企业家,以自己的切实行动回报着养育他
的家乡——
2000年,我市修建街巷网化道路,哈啤(鹤岗)公司捐款15万元。
2001年,我市与俄犹太州共建中俄世代友好广场,刘鹤民带动员工捐款3万元。
2002年,在“十万富民行动”中,刘鹤民包扶特困户,在积极救助的同时,企业拿出 5万
元帮建居民委。
还有哈啤(鹤岗)公司每年实现的逾千万的税金。
几年来,作为高级工程师、鹤岗市发酵工程学科带头人、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秘书长的刘鹤
民,多次荣获省食品酿造行业先进工作者、省经贸系统优秀质量管理工作者、市优秀企业经营
者、省市特等劳动模范、市最佳公仆、市实践“三个代表”优秀党员干部、市地方工业十佳优
秀管理者等数不清的荣誉称号。
刘鹤民,鹤岗企业家队伍中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