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概况] 黑河市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
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紧紧围绕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着力深化企业改革,力求提
高企业改革质量,增强企业活力。同时,配套进行了市场流通、社会保障、粮食流通体制改
革,大力实施了再就业工程。
(赵福君)
[国有企业改革] 按照市二次党代会部署,以提高效益,盘活资产为重点,按照较大企
业公司化,较小企业民营化的思路,多制并举,取得明显进展。全市改制企业达到685户,改
制面为83.5%。其中:股份制5户,股份合作制75户,出售24户,租赁179户,破产70户,兼并
12户,委托经营25户,承包72户,其它形式163户。改革的深化,促进了企业扭亏增盈,经过
一年的努力全市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了35.1%;为增强企业后劲,积极推进了企业技术进步,
全年完成技术改造项目投资9258万元;同时,大力推广嫩江糖厂等10户挖潜增效典型企业经
验,全面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并组织38户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洽谈会,努力开拓市场。通
过对151煤矿等企业班子成员进行调整,使企业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
(赵福君)
[市场流通体制改革] 重点强化了市场体系建设,全年新建和改造市场5处,总投资920
0万元,为方便下岗人员就业,积极培育了早、晚市场13处。规范民贸市场管理,促进了民贸
发展,贸易额同比增长110%,新建“双生”市场8处;加大了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打击力度,
全年查出假冒伪劣产品260个品种;协调解决了区域间市场封锁的地方保护主义行政行为案件
7起;全面深化了流通企业改革,177户内贸企业实行了股份合作制、国有民营、委托经营等
形式改革,占内贸企业总数的87%;采取兴办专业合作社等措施,深化改革,充分发挥供销合
作社在农村商品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全市兴办专业合作社16个,依托基层社联合涉农部门
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综合服务站8个。
(赵福君)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积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市参加养老保险职工54378人,参险
率94%。参加失业保险职工87800人,参险率为48%。参加生育保险职工38693人,参险率为70
.3%,收缴养老金4079万元,收缴率为95%。收缴失业金410万元,收缴率为57%。参加养老保
险的离退休人员全部足额领取了养老金。加大基金收缴和管理工作力度,对欠缴拒缴保险金
企业依法强制征收。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做好提高三条社会保障线标准
和拖欠离退休费补发工作,共补发拖欠退休费2207万元。制定了全市医疗保险改革方案,进
一步加快了医改工作步伐。调整了机构、合并了职能,将原来由人事、卫生、民政、劳动分
管的保险工作实行了统一管理。
(赵福君)
[实施再就业工程] 1999年政府加大了这项工作力度。全年地方企业下岗职工13860人,
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2.55%,通过完善再就业服务中心功能,加强职业介绍中介组织建设等措
施,努力实现再就业7350人,占下岗职工数的53%。同时,为暂时无法就业的下岗职工提供了
最低保障,共筹集保障金1312万元,为2497名下岗职工发放了基本生活费。
(赵福君)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以“企业分立,挂帐分清,人员分流和粮食购销”为工作重点,
全面深化了粮食企业、粮食销售体制改革,强化了粮食市场管理。对全市46户粮库进行审核
,重新确认了41个粮库的收储职能,对不合格的5户粮库进行摘牌处理。对各粮库附营业务进
行分离,共分出企业86户,分流人员2159人;严格执行国家三大政策,实行粮食敞开收购,
顺价收购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杜绝了挤占挪用购粮补贴和粮食风险金现象;按照“管理收
购,规范批发,搞活零售,打击非法”的原则,规范整顿了全市粮食市场。
(赵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