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工商行政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


[概况] 全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
及市委二届一次、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稳妥扎实推进工商体制改革,以体制改革为契
机,紧紧围绕事关黑河经济发展的“六大工程"建设,转变作风,强化服务,大力推进个体私
营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市场培育建设,支持企业改革转制,搞活生产经营,努力创造条件促
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改变监管方式,严格公平执法,切实加强了对
全市各类市场的监督管理,打击各种经济违法活动,清除市场障碍,有效维护了公平竞争的
经济秩序,为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各地积极开展“
双评"活动,切实加强自身建设,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李家声)
[工商体制改革] 切实把搞好体制改革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位置,纳入日程。普遍
成立了以班子成员及地方人事管理部门领导为成员的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建立了从上至下的
领导责任体系,确定了“严密程序,严肃纪律,严格政策,稳步推进"的原则。针对不同阶段
的工作内容,着手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按照省局规定的政策界限,对系
统所有干部的过渡资格进行了认真审查核定,全系统共有427人符合过渡条件,并按程序进行
了过渡。根据黑编办[1999]32号文件中确定的机关内设机构及人员编制数额,对全市系统机
关内设机构人员职务分类进行了拟定性设置,并报省局核批。同时在人事部门的帮助下,对
所有报名参加考录人员的身份及资格、条件进行认真、细致的甄别审查。经审查,全市工商
系统共有427名符合考录条件的人员可参加考录。
(李家声)
[个体私营经济] 组织召开了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传达了全省工商系统推
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全市推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对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做出了全面的安排部置,提出了“向农村扩展,向生产型、科技型
和外向型扩展,实现数量稳步增加,规模不断壮大,质量明显提高"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方向
。大力发展农村和“三型"个体私营业户,着力调整个体私营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如各地工
商部门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行业的个体私营企业减免收费;对兴办生产
加工型、科技型、外向型个体私营企业到工商部门登记后,可试生产一年,一年内免收工商
管理费。1999年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较快,全年新增3650户,完成年计划的138.7%;生产加
工型个体私营业户新发展3690户,完成年计划的101%。各地还重点实施大户带动战略,采取
四种方法,不断壮大私营企业发展规模。即:抓住深化国企改革契机,发展一批大户;加大
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大户;通过联营联合,组建一批大户;择优扶强,壮大一批大户。
据统计,全市资产超百万元的私企大户新发展9户,完成年计划的300%。私营企业大户的发展
,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有效示范和强力拉动作用。各地不断加大对个体私营企业合法权
益保护力度。年初,以市政府名义制定下发了《进一步改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
。为防止行政管理部门滥收费,市工商局受市政府委托编制印发了《个体私营业户收费手册
》,并在北安、五大连池等市逐级推行。这一制度的实施,有效地规范了行政管理部门的收
费行为,切实减轻了个体私营企业的经济负担。
1999年,全市个体工商户累计发展到71660户,比上年同期增长0.2%;从业人员发展到2
17445人,比上年同期增长0.5%;注册资金达到20572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产值完成
55836万元,比上年增长30.2%;全市私营企业累计发展到954户,比上年增长19.7%;注册资
金达到4302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5%;产值完成1542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营
业额实现26.218万元,比上年增长14.4%。
(李家声)
[培育发展市场载体] 按照年初制定的“巩固、完善现有城乡市场,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构筑覆盖全市、辐射邻邦的商品流通网络"的市场培育发展工作目标,全市各级工商行政管
理机关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市场培育建设,强化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在市场开办、市场
登记、市场收费、市场贩运等方面制订了宽松政策。1999年全市新建和改造市场5处,总投资
额9200万元。其中8月份正式建成的面积达6万平方米,内设2000多人摊位的大黑河岛国际贸
易城,是中俄边境上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功能最全的商品配货中心、合作洽谈中心、信息
服务中心。五大连池市中心农贸市场的改造工程已经完成,改造面积达2300平方米,可设20
0个摊位,结束了五大连池市没有暖封闭市场的历史。五大连池市还引进嫩江私企大户个人投
资兴建的经营面积2700平方米综合国贸城业已竣工。北安北方商城投资200万元的改建扩能工
程也已完成。这些市场的建设改善了市场环境和基础设施,完善了市场功能,提高了全市集
贸市场的档次。
(李家声)
[支持国企改革]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充分发挥登记职能,支持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改
造和加强企业管理,千方百计地帮助国有企业搞活生产经营。各地普遍采取政策咨询主动服
务、现场办工、上门服务的方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全年共走访企业现场办公65次;
开展为企业组建集团、技术要素投资、商标注册、扩大经营范围,设立分支机构等方面的咨
询服务323次;帮助国有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76户,改制为股份合作企业34户,帮助27户
企业设立了分支机构;通过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问题42件。同时,严格
规范企业集团,帮助企业资产重组,对全市18户企业集团进行了有效规范,以提高企业集团
的含金量。
(李家声)
[实施再就业工程] 各地工商局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出台优惠政策,通过辟建
自立解困市场、引导个体大户和私营企业吸纳安置下岗职工等途径,积极为下岗职工创造条
件。同时发挥个体劳协的作用,为下岗职工提供信息、政策引导、岗前培训等服务工作。19
99年,全市共帮助下岗职工5200余人实现再就业,为他们减免了工商规费20余万元。
(李家声)
[粮食市场管理] 全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把监管粮食收购市场摆上突出位置,提
高认识,明确责任,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切实把此项工作作为“第一位的任务,第一位的
责任"来抓。加大了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了各种非法购销粮食行为,有效地维护了粮食收购市
场经营秩序。全市工商系统共成立粮食市场管理领导小组16个,组建粮食稽查队35个;设立
昼夜举报电话15部;聘请社会各界义务监督员895名,举办粮改培训班27期;对1087户粮食经
营单位进地了清理整顿,保留819户,注销83户,变更登记185户;1999年,全市共出动稽查
人员8835人次,车辆723台次,检查粮食经营单位和企业494户,个体粮食经营户577户;查处
粮食案件69起,立案处理46起,结案27起;没收非法收购粮食17.1万公斤,罚款19.2万元.粮
食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李家声)
[公平交易执法管理] 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全市工商系统根据不同时期市场监管重点
,集中时间,抽调人力,深入开展了“打假保节日"、“打假保春耕"、“打假保健康"等活动
。重点打击了各种制假、售假等不法行为。全市共抽调公平交易执法人员141人,检查企业、
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359家,检查各类市场32处,查出假冒伪劣商品、药品总计12大类260
个品种,折合人民币11.8万元;扣押非法经营的化肥889吨,没收劣质化肥24吨;查处过期失
效农药55箱,非法经营的农药4300公斤,扣押假种子1900公斤,非碘盐105吨,没收假酒43箱
。同时,各地还认真查处举报申诉案件,全市共受理消费者申诉案件25起,为其挽回直接经
济损失3万余元,有效地净化了市场环境,切实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李家声)
[专项推进工作] 全省工商系统打破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后,市
工商局立即进行了层层落实,会同经贸、监察、贸易、法制等部门制定了专题推进工作实施
方案,利用报纸等媒体下发了《关于打破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专项推进工作的通告》,
并于5月中旬开始,利用一个月时间进行集中整治。1999年,全市共查处地方保护主义案件7
起,提示有关部门自觉清理具有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内容的文件两份。其中,北安市为
阻止外地啤酒入市而成立的啤酒批发市场已经解体,黑河农机公司限制个体户经营农机配件
的行为已彻底纠正,嫩江县烟草公司强行搭售香烟的不正当行为也得到整治。全市市场封锁
和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李家声)
[市场监督管理] 加强了对边民互市贸易和早晚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了各种扰乱
市场经营秩序行为。加强了场外无照占道经营的清理工作。共出动人员1500人次,取缔无照
商贩1672人,收缴计量器具228件,拍卖商品5900多公斤;疏导教育无照商贩2200多人次,引
导流动商贩入市场经营390余人,有效地维护了消费者及合法经营者的利益。加强了医药市场
管理,会同医药、卫生及经贸部门对全市的145户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进行了综合治理,
查处超范围经营者32户,没收药品38个品种,价值85000元,净化了药品、保健品市场,规范
了医疗机构、保健品经营者的行为。在市级以上文明市场中坚持实行“三公开”、“四挂牌
”、“五统一”的管理办法,普遍实行了明码标价,商品信誉卡制度和商品退换制度,积极
开展了规范化管理和创建文明市场及小型市场达标工作。1999年,全市共有省级文明市场标
兵2处,省级文明市场6处,市级文明市场10处,小型市场达标合格率达95%,市场管理开始迈
入规范化轨道。
(李家声)
[企业登记管理] 以企业年检为重点,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监督管理,全市共为9010户
企业进行了年检,年检率达95.18%,对28户确认为假国有、假集体的企业吊销了执照。同时
,还集中时间,组织人力,采取领导带队,分组划片的方法,对全市各类企业进行了逐户清
查,共清出假国有、假集体286户,分别给予吊销执照、变更性质、补交管理费等处罚。积极
参与煤炭行业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的工作,对全市193个矿点进行了检查,对90户煤矿
给予吊销执照强行关井的处理。同时,各地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
关经商办企业进行了认真清理,共清理企业39户,注销21户,有效的规范了市场主体。
(李家声)
[商标广告管理] 认真开展了注册商标年检工作,共为143件有效注册商标进行了验证,
验证率为77%;对40家广告经营单位重新确认了经营资格,并换发了新版的《广告经营许可证
》。加强了对商标广告市场的有效监管,全市全年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4起,立案查处违法6
起,对9家发布违法印刷品广告的经营者进行了教育和处罚。收缴假冒商标标识69000份,扣
缴印刷品宣传小报15万张,保健品小报9万份。
(李家声)
[工商财务管理] 1999年是工商体制改革实行垂直管理的第一年,全市各级财务工作人
员认真落实文件规定,迅速理顺财务关系,严格遵守财经纪律,狠抓了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为全市工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截止12月末,全市工商系统共向省局上缴资金21
70万元,百分之百地完成了上缴任务。为有效堵塞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各地还从完善制度入
手,强化了制度约束力,主要建立了行政收费立项审批制度、票据管理制度、“收、管、查
"三分离及IC卡收费制度、银行账户管理制度和收费罚没统计报表制度。各项制度的制定、完
善和有效实施,促进了全市财务工作逐渐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李家声)
[“3·15”百里行活动] 为认真贯彻中消协和省消协有关文件精神,更好地宣传“安全
健康消费"年主题,努力为消费者创造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3月4-14日市消协组成由人大及
各常务理事单位等27人参加的联合检查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99“3·15"百里
行活动,此次活动历时10天,共召开4个现场会,表彰宣传省级消费者信得过诚信单位6家,
县(市)级41家;检查生产经营单位32家,销毁假冒伪劣商品10大类60多个品种,价值18.5万
元;出动宣传车60台次,散发各种宣传单3万余张,接待消费者咨询5000人次。
(李家声)
[消费指导和受理消费投诉] 按照省消协的工作部置,市消协在全市范围内首次开展了
白酒、啤酒两个品种的商品比较试验,分别在黑河、北安、五大连池、逊克、嫩江抽取白酒
样品4个品种,啤酒样品7个品种,通过理化指标检测、专家品评、消费者评价等形式,评出
不同星级品牌,为扶优限劣,提高地方名优产品知名度,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消费起到了积
极作用。同时各地加大了受理投诉工作力度,全年共受理各类消费者投诉1126起,为消费者
挽回经济损失1536858元,支持消费者起诉11件,接待咨询来访2768次。
(李家声)
[法制工作] 进一步落实一把手抓法制的要求,县(市)局均成立了法制机构,并配强配
齐了工作人员,把文化层次较高、法律功底较厚的人员充实到法制队伍。积极配合上级机关
参与立法立规工作,按上级要求认真调研及时反馈上报材料,全年共上报基础材料8份,为上
级立法立规提供了翔实准确的第一手材料。加强了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按《行政处罚法
》等法律法规要求,对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审核、复议,确保案件处罚的合理性与合法性。19
99年,共审核案件54起,复议2起,均未引起行政诉讼,审核率及复议审结率均达到了100%。

(李家声)
[精神文明建设] 各地广泛开展了各种争先创优、向英模人物学习及“服务在岗位,满
意在工商"活动。市局在巩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了创三优文明机关,
建高素质干部队伍,树良好机关形象的“创、建、树"活动及“满意在工商文明窗口评比"活
动,各项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全系统精神文明建设上档次、上水平。1999年,市工商局
在保持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的基础上,又被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市级文明系统标兵

(李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