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黑河农业科学研究所

黑河农业科学研究所


[概况] 黑河农业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现隶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要开展
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土壤肥料、耕作栽培、植物保护及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与开发工作。
所内设置大豆、玉米、水稻、大麦、土肥、栽培、生物技术、食用菌等8个研究室,党办
、科研管理、财务、总务等4个职能科室。年末在职职工154人。其中专业技术干部54人,占
职工总数的35%,行政干部16人,占职工总数10%。在专业技术干部中,具有高级职称的9人,
中级职称的27人,初级职称的17人。拥有耕地4500亩,试验田300亩,科研用房3000平方米,
温室、仓库10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1800多万元。资料室有各类工具书5000余册,期刊
4000册,科技档案360卷。
年度内,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3个,其中国家级课题3个、省级课题6个、市级课题
8个、院级课题4个、自立课题2个。本年度鉴定成果6项,获奖成果2项,其中黑河11号大豆获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黑河12号大豆获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科技开发方面本年度黑河号系列大豆品种省内外累计种植500多万亩,增收大豆7500万
公斤,创社会效益1.5亿元。黑粳号水稻新品种覆盖黑龙江省、吉林、内蒙古、新疆等省(区
)。成功地引进了俄罗斯生物表面活化剂,1999年省内外推广130多万亩,增收粮豆2400多万
公斤,创社会效益4000多万元。
科技体制改革后,黑河农科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把科研成果同市场紧密联
系起来,加速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为黑河市乃至黑龙江省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发展质量效
益型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黑河农科所已发展成为多学科领域,有自己优势和特色的
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
(郭儒东)
[科技下乡] 黑河农业科学研究所把“送科技下乡”作为今年冬天为农民服务的一件大
事,入冬以来已先后去了上马厂乡、西岗子镇等地。12月19日,所内10几位农业专家冒着严
寒来到爱辉区爱辉镇松树沟村。专家们为农民讲解介绍了大豆新品种及栽培技术,介绍了培
育的玉米新品种边3-22品系;同时还讲解了土肥的应用,以及生物表面活化剂的特点等农业
知识。所长魏新民说,今年下乡的特点是“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辅导什么,根据农民需要
搞科普。”农科所还准备在这个村与农民合作建立大豆高繁基地,向农民推广经济价值高的
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