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业综合开发

农业综合开发


[概况] 农业综合开发办负责对全市农业综合开发中长期规划,开展拟定立项和对项目
前期准备和申报工作;按批准项目计划组织实施;对竣工项目组织全面验收;管理农业开发
资金、工程质量并实施监督检查。截至1999年,全市共完成土地开发项目28个、多种经营开
发项目7个,共计35个项目。其中,土地治理开发总面积60万亩,投资10567.84万元,中省投
资3575.5万元,地方财政匹配1228.6万元,群众自筹2619.74万元,贷款3144万元。多种经营
投资2969万元。共计完成投资13536.84万元。
全市1999年经省办批复立项的项目13个,其中有北安的主星开发区、闹龙河开发区、先
锋开发区,四0四开发区、嫩江的金星开发区、兴红开发区、蔬菜基地、养猪基地,孙吴的腰
屯开发区,爱辉区的西峰开发区、五里桥开发区、五大连池市的三生开发区和市直苗圃。具
体完成中低产田改造9.3万亩,占计划100%。完成造林0.69万亩,占计划的100%。总投资2512万
元,占计划的91.2%。其中,省投资完成1000万元,占计划的100%;地方财政匹配225万元,
占计划的71.2%;农民自筹1287万元,占计划的107%。共完成总土方量460万立方米,修渠长
度974公里,修农田道路97公里,建筑物完成960座。
(孟宪增)
[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基本思路] 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目标,以改造中低产田、改善
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实现由资源开发向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
相结合的转变,由粗放型开发向集约型开发的转变,由数量速度型开发向质量效益型开发的
转变。突出抓好优质粮食基地、优质饲料粮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外向型农业基地、超早熟
优质农作物种源开发基地,大力提高项目区机械化、水利化和产业化3个水平,坚持经济、社
会和生态3个效益并重,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的牵动、示范和
突破作用。
(孟宪增)
[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 1999年全市加大了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市政府主管领导
多次去省办汇报,取得省里支持。各县(市)区主管领导也多次前往省办汇报开发计划,争取
资金。各职能部门多次邀请省办领导来黑河考察,各县(市)区及时编制项目可研报告、项目
计划,及时上报。在各方面的努力下,1999年全市立项目13个,比去年增加86%,总投资达2
512万元。其中中省直投资达1000万元,比去年多480万元,增加92%。地方财政匹配255万元
,农民自筹资金1287万元。同时,建立了项目库,随时用随时抽取,争取时间上报项目。
同时针对项目多,资金到位晚,任务重的问题。利用有限的时间、全面完成开发任务,
采取了有利措施:一是加大了领导力度。多次深入项目区检查指导工作,对项目的总体布局
、资金的筹措、项目的实施、种植业结构提出指导性意见;二是加大了检查督促力度。市农
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简称市农开办下同)深入开发区检查5次。5月份发现项目进展不平衡,有
的项目区迟迟不开工,马上派出工作组,了解情况,督促及时开工。三是县(市)区领导重视
。孙吴县把腰屯小区列为1999年10项专项推进工作之一,并成立了专项推进小组,由县委主
管副书记、政府主管副县长任正副组长,对开发机构进行了理顺,交通部门提供砂石料,财
政部门保证开发资金专款专用,并调入3台推土机在开发区进行土方工程施工,为小区项目的
顺利完成打下坚实基础。四是组织大会战。10月中旬,市农开办与财政局联合召开了“黑河
市农业开发秋季会战流动现场会”,各县(市)区开发办、财政局以及项目区所在乡镇主管领
导,检查了孙吴腰屯小区、北安市闹龙河小区、嫩江县金星小区,参观了依安县太东国家级
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争取更多的资金,把全市的土
地资源改造利用好,提高项目建设标准,采取各种措施,大搞土方会战,全面完成任务。
(孟宪增)
[工程质量、资金管理] 1999年年初,市农开办召开了由各县(市)区开发办主任参加的
农业综合开发会议,明确提出各地要按省办要求,深入开展有“质量标准年”活动,各项目
区都要确定一个标准方田。市办重点抓好北安闹龙河小区、孙吴县腰屯小区的方田建设,到
年底两个小区的方田基本成形,明年整修后即可达到标准,有望参加省里评比。同时狠抓了
资金管理,每次会议都讲资金问题,每次下去检查工作,都过问资金管理问题。市农开办、
会同财政部门专门对1998年资金重点进行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项目单位进行改正。对
嫩江县座虎滩小区水毁工程进行了验收,上报省办。
(孟宪增)
[业务培训] 为提高开发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首先加强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举办了
全市统计员学习班,同时还要求各地的统计员参加各县(市)区统计局举办的学习班。通过学
习、培训,提高了统计员的业务素质,使全年的报表及时、准确,受到省办的好评。其次组
织人员参加了省办组织的《项目与资金管理办法》培训班,并与市财政局共同举办了《农业
开发会计制度培训班》。通过学习,使专业技术人员、统计人员、财会人员适应了农业综合
开发新形势的要求,提高了业务素质。
(孟宪增)
[宣传工作] 为使广大农民及涉农部门的干部了解农业开发的意义、作用,能及时总结
经验、发现典型,全市加大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宣传力度。市农开办共出35期简报,孙吴
县出了7期简报,都及时发送到了有关单位,同时上报市委办和信息科,收到了较好效果。为
扩大宣传面,通过加强同新闻部门的联系,有6篇农业开发工作的文章在《黑河日报》发表,
有3条新闻在黑河电视台播出。通过宣传,广大农民及涉农部门的干部,认识到了农业开发的
意义和作用,主动向上级部门申报项目。
(孟宪增)
[农业综合开发五项工作] 面对农产品由长期的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不少大宗农产
品出现供大于求的实际情况,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将以项目为载体,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主要内
容,介入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引导农业内部结构转变。7月30日召开的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会议确定了突出抓好的5项工作。
全市粮食结构主要是麦、豆、稻、多数品种质量较差,销路不畅,造成积压。而一些优
质品种往往由于产量低或优质不优价等因素,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因此要突出抓好优质粮食
基地建设。在北安、五大连池抓好优质麦基地建设;以嫩江为重点抓好优质大豆基地建设;
以孙吴、嫩江等主要产区为重点抓好优质马铃薯基地建设。
针对用口粮做饲料,致使养殖成本增加,料、肉投入产出比降低,畜牧业经济效益差的
情况,全市要以爱辉区为重点,突出抓好优质饲料粮基地建设,形成粮经饲“三元”种植业
格局。基地建设要与当地饲料加工企业相结合,与畜禽养殖专业场(户)相结合,实行“龙头
”带动战略,发展“订单”农业,生产出来的饲料要卖得出、用得上,使基地成为畜禽产业
的第一车间。
全市地广人稀、田洁,具有开发绿色食品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要按照市政府确定的高
纬寒地农业开发带工程的分期实施规划,把绿色食品开发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优
质麦、优质豆、优质马铃薯基地要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建成绿色食品基地;以市郊和爱辉区
“H50型”温室蔬菜、山野菜为重点,建成绿色果蔬基地;以华兴养殖场为重点建立绿色肉食
品基地;要抓好五大连池矿泉米的基地建设。
利用黑河的地缘、资源优势,以俄罗斯市场为导向,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科技,建立
一批出口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主要以爱辉区万亩蔬菜出口基地为重点,突出抓好外向
型农业建设。
以孙吴、逊克为主,重点开发超早熟大豆和超早熟脱毒马铃薯种薯等为主的优质农作物
种源产品,突出抓好高纬寒地优质种源基地建设。
[北安市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 北安市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实施山、水、林、田
、路综合治理,8年间,改造中低产田16.16万亩。
1991年,北安市政府在对本市涝洼地、易旱地和由于水利工程不配套经常受水灾的中低产
田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出《北安市农业综合开发10年规划》,逐年实
施。该市确定在10年间农业开发13个小区,规划改造中低产田28.9万亩,在农业综合开发小
区建设中,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目标,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各种先进措施综
合组装,依靠科技进步,走产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截止1999年,已投资2627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已建成杨家、主星、乌裕尔河三个小
区和正在建设中的主星二期、闹龙河一期、先锋三个小区,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农牧渔
产品明显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后劲增强。新增水面2.96万亩、造农防林1.49万亩
、修田间路247公里。在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开发小区,推广稻旱育稀植、小麦模式化栽培、
甜菜纸筒育苗等18项农业新技术。8年间,项目区粮食总产2.67亿公斤,比开发前年递增1.4
倍;农业总产值9.26亿元,比开发前年递增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