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
畜牧业
[概况] 1999年全市畜牧业在面临市场疲软、畜产品销售不畅、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等
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畜禽生产除黄牛存栏下降外,其它畜禽仍保持稳定增长。黄牛、奶
牛、生猪、山绵羊、禽等依次存栏86917头、12568头、287045头、162258只、236.25万只,
分别比上年下降2.7%、增长12%、16.3%、10.2%和29.1%;生猪、肉牛、羊、禽等依次出栏26
8896头、39877头、68163只、禽220.02万只,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9.7%、31.5%、32.3%和8
3.6%。畜产品产量:肉类总产量30185吨,禽蛋14912吨,鲜奶26242吨,羊毛284.1吨。分别
比上年同期增长30.1%、78.7%、35.1%和31.5%。牧业产值2300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3%
,占农业产值比重14.5%。
(杨光)
[畜禽产品流通] 1999年,全市有42处畜禽产品交易市场,12处活畜禽交易市场,经营
畜产品的商贩和农民达4000多人。嫩江县按区域布局建立了五大牲畜交易市场,年成交量达
3万多头(匹),年交易额6000多万元。北安市农村有200余人的牲畜贩运队伍,涌现了大批销
售能人。二井镇赵大春承包镇办养殖场,搞肉牛短期育肥及贩运,年销售黄牛2000余头。在
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辟建国际市场。嫩江县抓住黑河市建立标准商检中心的有利时机
,通过兴百公司,实现了对俄布拉戈维申斯克出口3220只雏鹅,首次将县内畜禽产品打入国
际市场。
(杨光)
[畜禽基地] 北安市以利用世行贷款为契机,突出“两牛”生产,奶牛发展到5959头,
肉牛29821头,形成了奶牛和肉牛生产基地。嫩江县建立了以种畜场特克赛尔种羊示范基地为
中心,辐射“五乡一场”的肉羊生产基地,力争实现肉羊存栏3万只。五大连池市大力发展鹅
经济,大鹅已发展到30万只,产值达900多万元。孙吴县发展牛经济,形成了以清溪乡为中心
的黄牛基地,黄牛发展到1.1万头。爱辉区依托开放城市黑河市区肉蛋需求量大的特点,在郊
区建立了华兴万头猪场和养10万只家禽生产基地,不断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
(杨光)
[以龙头企业带动畜牧业发展] 全市乳品加工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销售不畅情况下,
通过“三改一加强”的办法,盘活资产存量,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注入了活力。全市6家
乳品加工企业,有3家实行承包和股份制经营,有两家租赁经营,运作良好。北安市乳品厂租
赁给哈尔滨市金星乳业集团,成立了北安康裕奶业有限公司,生产全脂加锌奶粉,产品销往
外省市,被评为信得过产品,创造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带动了奶牛业的发展,形成了
产业优势。全市8家较大的生猪和肉牛屠宰加工企业,有4家食品公司的肉类加工厂通过整改
,利用原有厂房和设备,定点为生猪集中屠宰,并向深加工发展。嫩江县长福乡投资15万元
,建成“驿战牌”马、牛肉生产线,今年又与浙江温州东欧有限公司合作,投入60万元,建
立了肉类加工厂,成型产品“驿战马肉干”为全国首创。
(杨光)
[发展肉牛项目] 北安市计划把世行贷款258万元(实际到位100万元)落实到6个乡镇,重
点扶持396户,购肉牛1480头。五大连池市利用世行贷款371万元,下摆到各个乡镇及两场13
0多万元,重点扶持了70户,购肉牛1780头。
(杨光)
[嫩江县实施肉羊开发项目] 一是建立种肉羊生产示范基地,种畜场引进了德国特克赛
尔和德国美利奴两个品种的种肉羊,通过人工鲜精配种与当地细毛羊进行级进杂交,培育肉
毛兼用品种的种羊进行到F2代,经过选种选育组建了种羊核心群620只。二是通过以种畜场肉
种羊基地为龙头,扩展到草资源和农作物秸杆比较丰富的门鲁河、联兴和新胜乡,发展形成
“一场三乡”的肉羊开发项目区。1999年通过扩群,项目区的基础羊群存栏10275只,利用3
年时间可发展到3万只。三是基础建设。种羊场扩建标准化羊舍960平方米,兽医室和配种站
120平方米,饲料加工和调剂室120平方米,形成了种羊生产育种区。四是规范化管理。制定
了种肉羊育种方案,种羊采取打耳号、登记建卡、生产测定等管理形式,加强了管理,通过
选育调整壮大了核心群,按照种羊饲养标准,实行科学化饲养。
(杨光)
[华兴万头生猪养殖项目] 这一项目是按照现代化外向型要求设计的,总投资822万元。
场区占地面积84300平方米,现有猪舍5栋,建筑面积9760平方米。饲料加工和办公室1400平
方米。生猪存栏3990头,其中母猪500头,后备母猪80头,种公猪20头,仔猪1000头,育肥商
品猪2390头,年出栏商品猪4830头,年饲养量达8820头。
根据《黑龙江省国有农口企业土地承包经营管理试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全市召开了种
畜场及畜牧场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黑河市种畜场及畜牧场职工实行土地养老试行办法》
,《办法》就两场职工享受土地养老条件、范围及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为解决两场职工退
休后的基本生活,解决土地纠纷等问题提供了依据。
(杨光)
[品种改良] 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提高种畜的质量是关键。一是采取改良配种与冻
配相结合的办法抓繁改工作。全市肉牛改良配种33976头,其中冻配4131头,准胎率84.7%;
奶牛本交配种7398头,其中冻配4743头,准胎率83.1%;马配种11595匹,其中人工授精1300
匹,准胎率94%;羊改良配种73047只,其中人工鲜精配种514只,准胎率95%。生猪生产已经
实现了公母猪良种化,产品猪杂交化,由二元杂交向三元杂交过渡。猪的良种瘦改23146头次
,准胎率90%。二是为确保良种本交配种顺利进行,并逐步地向人工冻精配种过渡,开展了劣
质公畜去势和调剂良种公母畜工作。全市共引进奶牛380头,西门塔尔公牛15头,猪600头,
绵羊300只;内部调剂奶公牛85头,肉公牛58头,种公羊80只,种公猪100头,种公马10匹。
三是进一步整顿和完善配种站点。本着合理布局、少铺摊子、方便群众、有利改良、加强服
务的原则,将全市74处人工冻精配种站点去劣选优,留用37处,其中北安11处、嫩江12处、
五大连池10处、爱辉区4处。目前全市有种畜禽监督员27人,种畜禽鉴定员29人。
(杨光)
[畜禽卫生防疫] 全市积极开展以“一疫、两瘟、四病”为重点的防疫工作。针对1998
年遭受洪涝灾害的影响,加大了春防工作力度。春防工作历时30天。期间,给适龄猪注射猪
瘟疫苗免疫405942头,免疫密度96.8%;注射猪丹毒疫苗405942头,免疫密度达96.8%;注射
五号病疫苗484037头份,免疫密度达90%。全市禽饲养量307.17万只,补注新城疫Ⅰ系苗137
.13万只,雏鸡ⅠⅤ系苗滴鼻159.97万只。同时对鸡马立克氏病、鸡白痢,鸭瘟、小鹅瘟、炭
疽等疫病进行了有效防制。由于免疫程序合理,密度和质量得到保证,全市疫情平稳,没有
暴发疫情。
(杨光)
[饲草、饲料建设及草原承包] 全市草原确权面积192.83万亩,发草原使用证1915个,
累计承包面积115.34万亩,新增承包面积1.61万亩。参与承包的农户5539户,签订合同5464
份。为加强全市饲料行业管理,规范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生产、销售行为,改变饲料行业生
产、销售的混乱无序状态,依据国务院(99)第266号令,《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省
政府(92)第一号令和全省(1999)饲料工作会议精神,以及5月份市编委下发了编发[1999]第1
2号文件,成立了黑河市饲料工业管理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草原站。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
应机构,配置了工作人员,使全市饲料行业管理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初步统计,
全市共有饲料加工企业75个,有个体饲料经销点41个。
(杨光)
[科技兴牧] 首先是抓好培训工作。全市利用科普之冬活动开展之际,共举办各类技术
培训班178期(次),培训各类技术人员和专业养殖大户累计16560人(次);二是积极推广5项综
合配套技术。全市推广肉牛集中育肥6500头,奶牛提高群体单产5600头,生猪直线育肥1000
0头,羊肉毛增产20000只,肉蛋鸡高产50万只;三是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为充分发挥畜牧
科技人员在科技兴牧中的作用,深入开展了“指导百户、联系十户”活动。通过典型示范,
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强化科技推广、提供科技市场信息等方式,调动了农民养畜的积极性
,提高了农民文化和养殖技术素质,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同时,为保障畜牧业由粗放的数
量型增长向集约化的质量型增长,增加畜牧业的科技含量,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杨光)
[行政执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有关畜牧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促进和监督畜牧行
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省局下发的《1999年度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
及时下发了《黑河市畜牧局1999年度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按照方案的规定,加大了
行政执法工作的力度。1999年共查处各类违反兽医卫生监督法规案件70余起,其中重大案件
7起。检查了52家兽药经销店,抽查160余种药品,合格率为90%。共没收并销毁了假、劣兽药
总价值达2800余元,净化了全市兽药经营市场。查处草原违法案件62起,结案52起。查处面
积0.16万亩,恢复植被0.14万亩,罚款3.5万元。杜绝了大面积毁草案件的发生,使草原得到
了切实的保护和永续利用。
(杨光)
[家畜繁育改良] 北安市畜牧局不断加大对家畜繁育技术人员的培训,建立、增加繁育
站点,使奶牛优良品种率达100%,猪改良配种全部实现母本良种化,商品猪杂交化。
这个局把抓好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抓好繁改工作的基础工作。首先抓好各繁育
站点的整建工作,新启动的11个冻配点三簿二卡齐全,卫生清洁,工作井然有序。新培训的
48名技术人员中30名已能熟练地独立工作,为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春秋两季,该市集中时间、人力、物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劣质公牛去势大会战。全市
去势公牛5970头,去势率达95%,为繁育改良奠定了基础。截止到11月底,全市奶牛的品质已
完全得到改善,奶牛良种率占基础母牛数的100%。肉牛生产把西门塔尔牛作为改良北安市黄
牛的当家品种,采用冻精和本交相结合的方法改良本地黄牛,全年共冻配黄牛2500头,实现
了简单的两品种杂交。猪改良配种6044头,全部实现母本良种化。猪群结构由长白猪和哈白
猪组成,已遍及全市城乡,饲养已有10年历史,为市场猪肉供应做出了贡献。随着瘦肉型猪
配套技术的应用,杂交配套新品系的生产性能明显地优于单纯品种。为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还推广引进迪卡猪配套系、推广全价饲料应用技术,集约化生产工艺及配套饲养技术。肉
、蛋鸡推广AA、海兰、依沙褐3个品种,检查验收种禽孵化场10个,并对没有优良种禽证的孵
化场进行整顿,保证了优良种禽的推广,全年供应优质AA、蛋鸡雏80万只。
[爱辉区华兴养殖厂跨入全省五强] 1999年,华兴养殖场已跨入全省养殖业五强,生猪
销售占黑河城区年销售量的三分之一。
华兴首先从降低成本入手,实现饲料自给。华兴养殖场自建饲料加工车间,购进原料自
己加工,减少了中间环节,同时改变传统的配料比例,大大降低了饲料成本,相应降低了生
猪的成本价。其次,广揽技术人才。技术防疫是养殖场生存发展的关键,华兴养殖场除引进
几名兽医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外,还与区畜牧局挂钩,聘请该局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高级兽医
师兼任副场长,负责饲养和防疫工作。第三,实行先进的阶段性管理。该场这种分关把口,
分段管理的先进管理模式,在全省养殖行业中首屈一指。第四实现仔猪自给。为降低成本,
华兴人在育种上狠下功夫,他们从哈市等地引进长白猪、哈白猪、约克夏、美国杂交品种等
四个系列的种猪,依靠这批种猪,该养殖场实现了仔猪的自给,种猪每年提供仔猪1.5万头。
目前,华兴养殖场生猪存栏6000头,预计年底可存栏10000头,明年将达1.5万头。今年
上半年华兴人熬过了猪肉价格低迷的状态后,进入了产销两旺的丰收季节。
[北河村奶牛业发展势头好] 近年来,赵光镇北河村抓住北安市委、市政府利用世行贷
款大力发展“两牛”生产这一有利时机,选取有积极性、有经验、有信誉、有一定经济实力
的农户,投入贷款,下大力气扶持发展奶牛生产,依靠科技、规模经营,畜牧业特别是奶牛
业发展较快。截止到1999年第三季度,全村奶牛存栏436头,实现了户均养奶牛近1.8头,被
北安市政府命名为奶牛专业村。
北河村1998年农业总收入787.3万元,牧业收入527.4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66.99%,其中
养奶牛收入238万元,养奶牛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0.23%。1998年粮食总产量为2600吨,养牛前
粮食商品率为82%,养牛后为55%,用于过腹转化发展畜牧业的粮食达700吨,转化率为27%。199
8年人均纯收入3900元,畜牧业收入约占60%,人均养奶牛纯收入达1300元以上,占1998年人均
纯收入的33%。北河村养牛业的发展,带动了地产粮的过腹转化增值,为推动全市农村产业结构
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走出了一条新路。
[发展畜牧业走上致富路] 嫩江县伊拉哈镇畜牧业已经由分散饲养转向适度规模经营,初
步构成了“粮牧企,牧有其一”的格局,牧业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
1995年,开始将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新的生长点,并摆上了重要地位。几年来,全
镇上下形成了“富镇富村先富民,富民大养猪牛禽”的态势,使畜牧业真正成为振兴农村经
济的一大优势产业。4年多,畜牧业共转化粮食4.5万吨,过腹增值120余万元,为种植业提供
有机肥6000多吨。同时,促进了村、屯小企业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小型饲料加工厂,流
动粉碎机、小酒坊、小油坊、小牧场。
1998年,农业减产减收之时,而畜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年底统计生猪存栏26400头,黄
牛存栏7660头,羊存栏11500只,禽16.2万只,分别比1997年增长12.6%、17%、10%和12%,养
殖大户达199户,生猪直线育肥大户91户,养牛大户32户,养禽大户7户。畜牧业总产值实现
了2184万元,比1997年增长了31.4%。1999年,基本实现了全镇市场供应鲜蛋有余,肉鸡满足
,猪肉不缺,牛肉缺口缩小,丰富了全镇农民的菜篮子。
[王振林的黑河市种鹿场] 黑河市种鹿场创办1年零6个月,去年购进的13头种鹿变成23
头,投向鹿场的100多万元资金已开始增值。
王振林用科学的饲养方法,使成鹿长得壮、仔鹿发育快。仔鹿半年内的日增重超过了全
国最高纪录,也超过了美国加州的最高纪录。鹿场引进的“东新马鹿”是中国最新杂交繁育
成功的优良品种,具有耐寒、耐粗饲、适应性强、抗病、繁殖能力强、产茸量高等特点,是
经济价值高、发展前景好的鹿种。
今年,黑河市种鹿场鹿产品开始上市营销,有鹿茸片、鹿胎膏、鹿茸血酒、鹿肉等七八
个品种上市,其中鹿茸血,本地销售价每瓶100元,如果销往南方其价格会增3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