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机

农机


[概况] 1999年,全市农业机械原值达到6.2亿元,农业机械净值为4.6亿元。农机总动
力达到91.6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47644台,配套农具保有量达到62507台,收获机械保
有量1556台。场上作业机械保有量达到4649台,农产品加工机械总动力达到2.6万千瓦。农田
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1.1%。全市农业机械总作业量达3645.7万标亩。脱谷、米面加工、
饲料粉碎等非田间作业项目已实现机械化。农业机械已成为全市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全市
85%的劳动量由农业机械承担。
(徐来欣)
[农机装备] 全市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6086台。其中,链轨拖拉机保有量达到4046
台,轮式拖拉机保有量达到2040台;小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41558台;大中型配套农具16443
台;小型配套农具46064台;大中型联合收割机1441台;小型联合收割机98台;割晒机17台;
精选机190台;机动脱粒机4459台;农产品加工机械达到3026台;排灌动力机械达到31台。
(徐来欣)
[农机基本化] 全市农机化事业发展较快,已基本实现田间生产机械化。综合机械化生
产水平在全省名列第二,达到81.1%。全市各县(市)区达到并超过基本化水平。全市耕地、播
种、中耕、收获和田间运输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5%、90.4%、92.7%、73%和90%;已提前实现
基本化,并向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迈进。
(孙连海)
[农机作业] 全市机械播种面积达到596万亩。其中,精少量播种面积256.6万亩;机械
中耕面积达到424.8万亩,其中机械中耕深松面积达到175.2万亩;机械耕地面积达到678.6万
亩,其中机械深松126.3万亩(不含中耕深松);机械伏秋整地面积达到313.7万亩;机械收获
达到477.2万亩;机械耙茬面积达到273万亩;机械粉碎秸杆根茬还田面积达到42.3万亩。农
机作业量总计达到3645.7万标亩。
(孙连海)
[经营形式] 全市4046台链轨拖拉机中,县属全民经营123台,国营农机站经营9台,集
体经营378台,股份合作经营25台,个体农户经营3511台。在2040台轮式拖拉机中,国营农机
站经营3台,集体经营26台,股份合作制经营6台,个体农户经营1907台。形成多种经济成份
和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多元化农机经营体制。
(孙连海)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全市县、乡、村、户四级农机服务组织达到36781个,经营总收入
共计35439.2万元,实现利税14206万元,已形成上下贯通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网络。在农业生
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社会化服务中,许多服务组织正向农机产业化方向发展,并取得
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孙连海)
[农机管理] 全市链轨拖拉机技术状态完好率达到95.5%,大中型轮式拖拉机技术状态完
好率达到89%,小型拖拉机技术状态完好率达到87%,农用三轮车技术状态完好率达到96.6%,
大型配套农具技术状态完好率达到83.1%。链式拖拉机有库率达到保有量91.1%,95%的农具有
停放场。拖拉机挂牌率达到95.3%,检验率达到97.2%,驾驶员审验率达到98.1%,持证率达到
98.9%,农机安全生产违章率控制在16.3%;农机培训达到2139人次。
(朱玉芹)
[新技术推广] 全市共有农机化推广机构88个,其中市级1个,县级6个,乡级81个。实
有专职农机推广人员127个。推广新技术7项(1)机械精少量播种技术,完成348.8万亩;(2)机
械深施化肥技术,完成391.9万亩;(3)玉米催芽、滤水机播技术,完成滤水机播6万亩;(4)
水稻稀植机插深施肥技术,完成机械插秧3.25万亩,深施肥2.43万亩;(5)秸秆、根茬机械粉
碎还田技术,共完成42.3万亩;(6)机械超深松技术,完成8.1万亩;(7)水稻、大豆机械化收
获技术,完成水稻机械收获6万亩,大豆机收277.1万亩。
(孙佳荣)
[农民更新农机热情高] 按照市委、市政府“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质量效益型农
业”的号召,全市进一步加大了新型大中型农机具的推广应用力度,特别是加大了新型播种
机、深松联合整地机等科技含量高的农机具推广应用力度,以解决部分机具机型陈旧、技术
状态老化、作业效率和质量低下等影响质量效益型农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取得显著成效。截
至10月31日,全市共投入大中型农机具更新装备资金4180万元,是全年计划的105%,其中农
民自筹资金进行更新达90%以上,已成为全市更新大中型农机具的投入主体。共更新大中型农
机具1376台(套),其中更新大中型拖拉机456台,大中型农具779台(套),收获机141台。这些
农机具中,节本增效显著、科技含量高、一机多能的农机具占70%以上。
虽然去冬今春全市粮食销路不畅,农民手中普遍资金紧张,但是广大农民科学种田的意
识却不断加强,向农业生产机械化投入的热情依然高涨,纷纷筹措资金购买大中型农机具发
展农业生产,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形成持续的“农机热”;特别是播种机、整地机和收
获机以及大马力拖拉机热销。在这种持续“农机热”的推动下,有关部门积极加强引导,出
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更新大中型农机具。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全市仍然拿出90万元
补贴款,对购买新型农机具的用户给予了补贴,极大地推动了全市农机更新工作的开展。
[发挥农机作用,促进农业发展] 爱辉区是全国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为尽快步入
农业发展快车轨道,促进质量效益农业稳步推进,全区注重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
作用,提高农业机械的科技贡献率。全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034台套、小型拖拉机4040台
套,大、中型联合收割机308台,田间作业综合率已达到97.8%以上,非田间作业、农村生产
运输也全部实现机械化,为推进质量效益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