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九三垦区

九三垦区


[概况] 九三垦区是全国著名的黑土地带,总面积5563平方公里,人口15.2万人。辖11
个大中型国有农场,218个工、商、运、建、服企业,有职工6.2万人,是黑龙江省西部集约
化、规模化、现代化农场群主体,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分局总耕地面积290.
2万亩,水面10.9万亩,林地115万亩,牧地草原111.6万亩。资源丰富,有金、铁、煤、钾长
石、大理石、玛瑙石、沸石、石灰石以及矿泉水等矿产资源;土特资源有蘑菇、猴头、木耳
、榛子、蕨菜、人参、鹿茸、蜂王浆等;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其中赤芍、生麻、苍术的年
采集量都在500公斤以上。
九三垦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139台,谷物联合收割机873台,载重汽车2000多台,粮食处
理中心17座,农用飞机场6处,工业生产形成了以油脂、乳品、制粉、制糖为“龙头”的农畜
副产品精深加工生产体系,许多产品获国际、国家、部、省优产品奖励,有的被评为“绿色
食品”,并已打入国际市场;城镇建设规划布局合理,楼宇配套成群,硬质路面逐步增多,
煤、水、电供应充足,服务体系功能完善,铁路纵贯全区,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通信、电视、信息的光纤网络遍布全局;局、场所在地初具城镇规模,成为垦区的政治、经
济、文化商贸、信息中心。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垦区,全国500佳造林绿化先进单位、
全国农机标准化管理先进局称号。1999年,又获全省档案工作,信访工作先进局称号。
1999年分局以“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为基本方针,
按照“12351”和“12881”工作思路,突出抓了农业提质增效、工业的升级增效,非国有经
济增量增效,使全局经济和社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全面的进步。近年来,实现国内生产总
值20.34亿元,完成非国有经济总产值18.3亿元,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434元,较好地完成了预
定的工作目标和各项工作任务。
(刘秉范)
[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一是进一步深化了农业改革,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发展质量
效益型农业的格局初步形成。在合理组合部分农业生产队基础上,实现了职工占有耕地达40
0—600亩,规模田和经济田相对固定10—12年不变,稳定了人心,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连
续3年在遭受严重的风、涝、旱、雹、冻等自然灾害和 农产品价格低迷等市场风险的双重夹
击下,重点调整了农业发展战略,实现了由传统的片面追求产量型向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
战略转变。全局已减负3亿元,实施了成本逆控,调整了品种结构,增加了科技含量,加强了
与市场对接,确保了大灾之年,农业生产基本稳定,为加速推进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战略目
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进一步强化了改革与发展的推进力度,完善了股份制改造的规范化运行。产业化运
作、集团化经营的格局基本形成,并显示出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和牵动作用。产品质量逐步提
高,产品成本逐步下降,产品品种不断更新,产品市场逐步扩大,购销网络逐步形成,企业
扩产改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企业管理逐步进入规范化运行轨道,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三是进一步强化了非国有经济工作,在大灾之年保持了持续、快速、高效的发展势头。
从业人员队伍在不断“膨胀”,经营范围在不断扩大,辐射面在不断拓展,从业人员的收入
不断增加。全面实施“五百工程”建设,围绕十大主导产业,建基地、育大户、上规模、促
升级。全局非国有经济总产值连续两年保持在9亿元以上,保证了大灾之年职工群众有收入。

(刘秉范)
[“民心工程”建设]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小城镇功能建设,发挥了小城镇示范、带动和
辐射作用。全局已投资近8亿元完善了局场小城镇功能配套建设,硬化道路40万平方米;建设
职工住宅楼60万平方米,投资1.4亿元建设了一批功能齐全设施达到省级水平的现代化中小学
校;投资近9000万元用于改善职工生活条件的给排水改造和供热工程建设;电视、通讯、交
通、信息、文教、卫生等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
二是进一步实施了“民心工程”,保证了垦区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扶贫解困工作初
见成效,全局共投入扶贫资金和配套资金473.5万元,扶持贫困职工1178户,已脱贫的占82%
;运用成本逆控节本6100万元;走访慰问贫困户6214户,救助钱物折合人民币172万元;发放
下岗待业生活费570.2万元,缴纳养老金807.5万元,缴纳失业金和医疗费261.3万元。社会稳
定面达90%以上,满意率达90%以上,各类刑事发案率下降21%,创建省级、总局级和分局级安
全文明小区322个。 (刘秉范)
[精神文明单位建设] 全局进一步发挥了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的3个作用,加强了班子和
干部队伍建设,以坚定理想信念和文明单位创建为重点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深入。干
部队伍的教育、管理、监督机制基本健全和完善,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较明显的提高,各
级领导班子干部驾驭市场的能力不断增强。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共推
出分局级文明单位和标兵49个,十星级文明户1287个,文明户之星180户,推荐总局级文单位
和标兵单位43个,推荐省级文明单位和标兵11个。
(刘秉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