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
[黑河电业局概况] 1999年是省公司确定的管理年,黑河电业局职工外抓机遇、内聚动
力,于分省核算的第一年,以全面完成年负4500万元利润为奋斗目标,在稳定安全生产、规
范内部经营、开拓电力市场、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两个文明建设
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全年实现利润总额负4486万元,比省公司下达指标减亏多14万元。供电量完成90575万千
瓦时,比1998年的90628万千瓦时下降0.05%,较省公司下达的指标90674万千瓦时下降0.11%
。售电量完成80600万千瓦时,比1998年的81157万千瓦时下降0.69%,较省公司下达的指标8
0500万千瓦时增长0.12%。线损率原成11.01%,比省公司下达的指标11.12%下降0.21个百分点
。售电平均单价完成279.43元/千千瓦时,比省公司下达的指标279.27元/千千瓦时上升0.16
元/千千瓦时。累计应收各种电费28189.9万元,实收、实缴各种电费29057.9万元,实收率、
上缴率103%,累计全口径电费上缴省公司全部结零,追缴陈欠电费868万元,成为全省第四个
“双结零”电业局。全局实现安全生产508天,创年度安全生产3个百天。电压合格率98.13%
,供电可靠性完成99.732%。全年固定成本完成5106万元,比省公司下达指标5188万元降低8
2万元。全年完成劳动生产率20598元/人·年。多种经营完成产值2550万元,实现利润102万
元。精神文明建设屡获殊荣:连续10年获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保持东电思想政治优秀企
业标兵称号、黑河市行风先进单位称号。1999年又获省公司颁发的突出贡献单位、安全生产
先进单位、供电生产先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标兵、党风行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黑河市文明单位建设系统标兵等称号。
倡导标准化管理工作,推广变压器样板检修,继电专业在全省率先编制了《微机保护操
作手册》,提高了变电运行人员的事故分析能力和规范操作的安全性。大力推行甘特图法,
科学合理安排多专业联合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加大设备改造投入,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
证人身安全和电网的稳定运行。组建领导小组并制定规划,对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
了详细诊断,并以“开班授课,办会交流”的方式进行阶段总结。人员管理重视实用化培训
,局内建立实用化培训题库,下发“外出培训回执单”,开展集中与交叉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1999年圆满完成了国庆50周年、澳门回归以及新世纪庆典的安全保电工作,成功解决了计
算机Y2K问题,在9个电业局的安全供电工作检查中获得排名第二的好成绩。
1999年,电业局为完成省公司减负任务,加强了增供扩销工作,并相应采取了一系列的
有效措施:成立营销稽查队,加大反窃电计量装置改造力度,完善增供扩销的保障手段,对
北安供电局所属的用户实施“十户一联”的防窃电改造,降低线损。
成立增供扩销领导小组,对内实行模拟运营目标承包,风险抵押;对外寻求市场,以优
惠的服务促进增供扩销,首次推出《营业百分制考核》标准。为确保售电量、电费收缴、售
电平均单价、线损4项经营目标的完成,在实行整体风险抵押金办法的基础上,又制定了《黑
河电业局增供扩销优惠政策》。采取摘转供启动高耗能用户,积极主动帮助用电设备厂家推
销设备,通过帮助业户开拓市场来培育用电市场。主动为用户服务,黑河市大黑河岛国贸城
在准备开业之际申请用电,在工期短、任务重的情况下,为保证按时开业,电业局本着急事
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各部门协调一致,保证了配用电工程在8月10日如期交工。采取灵活
的电价政策,在电量销售淡季,申请省公司给予平价电量,取消综合电量,以突破用电制约
企业生产的瓶颈。鼓励高耗能用户启动生产,对新装、增容的工厂、企业可缓交贴费;对于
居民用电锅炉、低温辐射板、空调取暖免收贴费,电价执行居民照明电价,大大提高了用电
取暖的功能价格比,使得电力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其他能源成为可能。结合增供扩销优惠政策
,加大宣传力度,印制了15万份“用电客户的福音”宣传单,通过各供电局、各市(县)营业
大厅及各售电厅向用户发放宣传,鼓励用户多用电,增加全局售电量。
占领农村市场,抓住大用户供电,扭转用电量下滑的趋势,超额完成省局下达的指标,
完成额度居全省第二位。通过采取降低不合理农村电价、解决无电村屯用电问题、鼓励农民
办厂和使用现代化电气设备、加快农网改造步伐、进行电能计量装置的更新改造等有效措施
,扩大增供扩销外延,对大用户办电实行归口管理和例会制度,彻底消除办电环节对增供扩
销工作的影响。贯彻省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推进农网改造会议精神,加大农网改造工程规模进
程,使工程覆盖克东、克山、依安、拜泉、孙吴、逊克、黑河、五大连池、北安等10个县(市
),有效地抓住农村用电市场,为增供扩销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在经济萧条、用电量下滑的趋势下,经过扎实的工作,北安、黑河两地电量不但没有下
降,反而超额完成了省局下达的目标。同时,为完成省局下达的电费收缴当年结零、陈欠收
回14%的目标,制定了《追收陈欠电费实施方案》,加大电费收缴的领导力度,实施“一把手
工程”,营销人员充分发挥“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千辛万苦”的精神,以优质服务取得用
户的支持,以法律武器确保企业的应得利益。在处理依法催缴电费与安全供电关系上做到有
理、有据、有节,广泛组织各种形式的电费收缴会战,全方位开展用充抵方法巧解债务链工
作:对庆华工具厂等欠费大户,通过多次交涉,将庆华水泥厂和其拥有的一片土地充抵陈欠
电费,收回陈欠260万元。对新生机械厂,根据还款协议,促使省劳改局代还陈欠电费100万
元。各基层单位积极与收费部门联系,寻找债务链,把转供用户摘为直供,争取地方政府的
支持,对北安砖厂等欠费户,通过财政拨款方式收回陈欠电费。
通过用土地、药品充抵债务和土地抵押等多种形式,共收回陈欠电费868万元,超额完成
省局下达的指标,实现当年电费和陈欠电费回收“双结零”,成为省公司第4个“双结零”电
业局。
1999年,随着农电局完成农电体制改革中乡镇一级供电机构的改革工作,黑河供电区所
属各县(市)电业局全部成为县供电公司直管的二级机构。同时,通过优化乡村电工队伍,完
成了乡站电工队伍整顿及相应改革,人员下降30%。
所属各电业局经国家计委批准,计划通过3年总投资55820万元,建设和改造输电线路92
0公里、变电所59座、10KV线路6114公里,更换高耗变3618台,改造台区4226个,低压四线1
691公里、低压二线6504公里。目前全区已有50个工作组近800人投入工作,工程已完成投资
19000万元,占总投资的67.52%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多种经营总公司经过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于4月16日改
组为维科锐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改组后,多种经营产业通过由依附型向独立经营型的转
变和由成本消耗型向利润中心型的转变,建立起了多经主导产业,并使企业成为了具备投融
资功能的投资主体。全年完成产值2550万元,实现利润10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完成1.3万
元/人·年,净资产利润率0.43%。
基建及大修更改项目进展顺利,电网建设得到加强,完成了新建220KV海北线(海伦—北
安)及克山一次变电所、德都变电所的增容工程;完成了山口水电站联网部分设备的安装、调
试及验收工作;完成了嫩东一次变电所电抗器的安装工程;基本完成了黑河市110KV城北输变
电工程变电所建设部分,进一步优化了局管内电网结构和质量,为增供扩销工作奠定了基础
。
10月4日,黑河电业局与五大连池市山口水利开发总公司就山口水电站委托黑河电业局经
营事宜签定了协议。协议规定:把山口水电站以一次性包定的形式委托黑河电业局经营,期
限为10年。山口水电站是地方投资兴建的一座水力发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6万千瓦。电站并
网发电后,年发电量约为1亿千瓦时。这次委托经营的实现,为电力企业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的
合作开辟了新的领域,在全省尚属首例。随着山口电站两台机组已实现并网发电,电业局也
在拟定实施控股或买断经营,并计划通过融资实现梯级开发,最终组建水电集团上市运营。
黑河电业局在环境建设中,采取了以加强环境治理,促进文明生产、改善生产和生活环
境为主,对局本部及家属小区进行建设为辅的建设方针。首先从基础工作抓起:建立各项规
章制度,加强对清扫人员的管理和教育,提高清扫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同时,推行工作质量
与工资挂钩、管理人员不定期的检查等措施,从而达到了办公场所窗明几净、场区清洁无尘
,杜绝了脏、乱、差的现象。在环境建设上,把握季节积极开展植树工作,对外营单位根据
所需绿化面积,分配绿化费指标,到嫩江、哈尔滨基地精心地选购树苗,并确保树苗的成活
,已栽种各种树木12种。其中仅丁香和云山即达140株;种植草坪1600平方米。全局绿化面积
已达23785平方米,绿化事业初具规模。
(王璐 张北芳)
[黑河市热电厂概况] 黑河市热电厂是市直地方国有中型企业,1988年建厂,1991年投
产,现有职工850人。该厂是国家“八五”期间批准兴建的热电联产节能项目,总体设计为“
五炉三机”,装炉容量325吨,装机容量39兆瓦,设计年发电能力2.34亿千瓦时,供电量1.9
亿千瓦时,供热能力540GJ/H,供热面积195万平方米。主厂区占地10万平方米,有1.62千米
铁路专用线和两条8千米长的供水管线。市区内建有13个换热站,二级管网75千米,企业拥有
固定资产5亿元人民币,供热已达到满负荷。该厂下属发电公司、供暖公司、实业公司。实业
公司下设温流水养鱼场、粉煤灰砖厂、土建水暖工程公司和在市区内开办的宾馆、餐厅、水
暖建材商店等,是以供热发电为主、多种经营为辅的企业。
全年发电15000万度,完成计划的119.4%;售电量12176万度,完成计划的118.2%;新增
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已达到满负荷运行供热;实现热电总收入6587.3万元,上缴税金650万
元,荣获“1999年度利税超500万元企业”称号。
在强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工作,一是精兵减政,改革机构设置。本着“精干、高
效、分层管理,划小核算单位”的原则,对现有的机构进行了重新设置。改组后厂下设直属
单位11个,比过去减少了19个。改革后发电公司、供暖公司实行“二级法人”和模拟核算,
其下属单位为三级核算单位;实业公司是独立经营、自负营亏的一级法人企业,与主业分离
。定岗定编后,主业人员减少了70人,这些人充实到第三产业后能够自食其力,达到了减员
增效的目的。二是实行全员竞聘上岗,调动职工积极性。按着“先干部后工人,先机关后基
层,先主业后附营”的程序,实行双向选择,层层竞聘上岗,通过考试、考核、考察,公开
、公平、公正地选拔使用人才,把有真才实学、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人才选拔到管理岗位,
把技术尖子充实到重要生产部门和领导岗位。对不称职人员实行低岗竞聘或转岗下岗,真正
做到了人尽其能、优胜劣汰。通过竞聘上岗,极大地调动了全厂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人人都
有危机感,个个都树立了竞争意识,无论是中级管理人员、初级管理人员还是职工,都能够
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三是实行岗位工资,打破“大锅饭”。以工资制度改
革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方案,经职代会讨论修改通过后付诸实施。实行岗位工
资,极大地调动了全厂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热电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五炉三
机”超负荷稳定运行,创出企业有史以来日发电98万度、日售电83万度、月发电2834万度、
月售电2371万度、年发电15000万度、年售电12176万度、供热质量最好等8项最高纪录。
技改项目主要有锅炉除渣方式改造、3台炉顶密封、燃料乙路皮带加装流动筛、6号和10
号换热站改造等29项,每年可节约生产费用240万元,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在开展勤俭节约、修旧利废工作中,发电公司锅炉车间将多年废弃的省煤器搭配重组,
修复了一个完整的省煤器,节省资金50多万元。热电厂全年修旧利废节省资金105万元。
在发展第三产业,增强企业后劲工作中,热电厂加大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充实了实
业公司的力量,新组建了土建工程队和水暖安装队,当年完成了造价110万元的工程量。鱼场
重新启动养鱼。投资40万元与辽阳刘二堡公司联营建起了炼钢厂,年获利30万元。投资43万
元购置了粉煤灰制砖设备。不仅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解决了粉煤灰的环境污
染问题。土建工程队和水暖安装队人员夏季主营工程建设,冬季主营小区供热,一年四季有
活干。实业公司在年内实现产值164.9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盈余。
热电厂根据厂情确定了厂务公开的“七项公开内容”和“四种公开形式”。“七项公开
内容”包括企业运营情况公开、机构改革和用人用工公开、财务公开、大宗材料的采购使用
处置公开、职工工资和福利公开、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民主评议公开、窗口服务工作公开。“
四种公开形式”包括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设立厂务公开栏、通过会议公开有关事项和通过揭
示板、宣传媒体公开。
(杨恭勤 孟梅)
[黑河象山水电厂概况] 黑河象山水电厂于1992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1997年9月投入试
运行。工程投资18715万元,总资产21800万元。电厂控制流域面积1972平方公里,是一座以
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养鱼、净化水质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库容3.4亿立方米,装机容
量为3×6000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4190万千瓦时。
年内电厂计划发电3726万千瓦时,实际发电4189.15万千瓦时,完成计划的112.4%;计划
上网电量3320万千瓦时,实际上网电量3988万千瓦时,完成计划的120.1%;平均耗水率9.72
立方米/千瓦时,水量利用系数0.8,机组平均有效利用1716小时;售电收入1230.4万元;销
售成本755.5万元,销售利润467.5万元,管理费用106.1万元,财务费用353.6万元;全年实
现利润7.8万元,净利润5.7万元,利税85.4万元(同比增加26.1%)。全年无人身伤亡事故,无
重大设备事故,无火灾、火险、水险,保证了安全渡汛。企业通过推行各项改革措施,已形
成了水电厂下设“二个分厂、一科、一办”的管理形式。全厂共设46个岗位,定员103人。其
中,管理人员14人,占职工总数的13.6%;生产人员70人,占职工总数的68%;后勤人员19人
,占职工总数的18.4%。
1999年的水库流域总降雨量485.7毫米,低于常年平均510毫米的标准,入库容量376.44
3×10(6)立方米,平均耗水率9.72立方米/千瓦时,水量年利用系数0.8。水库调度工作是在
大坝尚未封顶、坝顶高程未达到标准情况下进行的。根据《象山水库兴利调度计划》和上月
实际降雨情况、水量入库情况以及上月末库水位和下月降雨径流预报,对下个月发电计划进
行适时调整。一年来水库的蓄水以及洪水分配较为合理,即保证了发电计划完成,又使水库
汛末蓄满了水。
推进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进展顺利。水电厂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宗旨,从企业内部
改革入手,着力推进了劳动用工、干部制度和工资分配改革:首先,在企业内部打破干部和
工人、全民固定工和合同制工人的界限,实行平等竞争、择优上岗、层层聘用,建立企业与
职工相互平等、相互制约的新型劳动关系。对于未能竞聘上岗的富余人员,实行待岗、待业
,进入企业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其次,本着“人尽其才、量才使用”的原则进行内部调济、
交流,成立“三产”业队,安排一些临时性或季节性的工作;第三,改革工资分配制度,实
行结构工资制。在国家劳动工资管理部门核定的工资总额范围内,打破现行的固定工资制度
,实行动态工资。坚持“按劳分配同生产要素相结合”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逐步拉开岗位之间分配档次,使职工收入与劳动责任和劳动成果相联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同时,按照水电企业管理标准,编写全厂46个岗位的岗位规范,明确了主要责任、任职条
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规程和考核办法。通过改革形成的
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增强了企业的活力、转变了职工的思想观念、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
性、形成了新型企业内部管理模式,从而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针对象山水电厂刚刚投入生产运营,运行人员多半没有运行经验、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
实际情况,电厂采取了普遍提高、重点培养的办法,鼓励参加电厂与水利部松辽委职工中专
学校举办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班学习。同时,对年轻有一定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
员实行重点培养,先后选送3人分别到北京水科所“无人、少人远方控制”班、省水电系统“
安检”班、河海大学“水库调度及水文测报”班参加学习。通过这一措施,全厂有33人参加
了中专培训,占全厂人数32%;参加系统专业学习的运行人员则达到了100%。
随着国家债转股工作的出台,在市政府和市经贸委的大力支持下,电厂圆满完成银行贷
款债转股第一阶段工作。首批转股资金11504.00万元,可减少财务费用870.00万元,为电厂
最终实现扭亏增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司建勋)
[黑河西沟水电有限责任公司概况] 黑河西沟水电有限责任公司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
度的要求,于1996年10月组建,1997年1月正式运作的股份制企业。其前身西沟水电站于198
7年7月动工兴建,1991年11月试运发电,1993年6月通过验收正式投产,是一个以发电为主、
兼多种经营及防洪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地方水电企业。水库蓄水面积18.45平方公里,总库容1
.47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3.6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9.571万千瓦时,年销售收入4000余万元
,总资产2.1亿元。截止1999年底,企业有职工238人。累计发电9.92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
入2.8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亿元,年利税突破1000万元,创造了发电量年年超设计值(均在1
亿千瓦时以上)的佳绩,为促进黑河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防洪、养
鱼、旅游、调节水库区域气候、净化环境等综合效益也得到较好的发挥。先后荣获市优秀企
业、市模范纳税企业、省局级和部级安全文明生产达标企业、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等称号。
西沟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坚持以发电生产为中心,通过加强机组检修、设备管理、生产安
全、企业内部管理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年共完成发电量12446万千
瓦时,售电量11856万千瓦时,实现工业总产值983.2万元(1990年不变价)、销售收入4178万
元,实现利税1153万元。
在技术更新改造工作中,年内公司投入近百万元资金,先后完成了发电机组调速器改造
、发电机组两励系统改造、高压室“三全”改造等技改项目,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完好率和
自动化程度,为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
为不断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1999年公司出台了职工子女就学奖励办法,经职代会通
过后实施。国庆前夕,公司召开奖励大会,分别对考入大中专或重点高中、在校学习成绩优
异、荣获各类荣誉称号及参加各类竞赛获奖的29名职工子女进行了奖励,奖金额达1.5万元。
此举在社会上和企业内部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富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