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计划管理

经济综合

计划管理


[经济概况] 2002年,黑河市继续实施旅贸牵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六大工
程”建设,努力发育新产业,增创新优势,国民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
值896071万元,比2001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4001万元,增长8.5%;第二产
业增加值186675万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415395万元,增长9.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
比重分别为32.8%、20.8%、46.4%,与2001年比,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0.3个百分点,第
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2002年全市经
济运行特点: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农业总产值完成306034万元,同比
增长9.1%,其中种植业241408万元,增长8.6%;林业9922万元,下降1.8%;牧业489446万元
,增长14.4%;渔业5758万元,增长9.3%。农业增加值完成173016万元,增长12.6%。种植业
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总产量达115.9万吨,比2001年增长10.9%。分品种看,大豆增长6%、
玉米增长23.9%、小麦增长27.9%、水稻下降12.3%;经济作物中,甜菜增长25.1%、亚麻下降
30.2%、油料持平。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幼林抚育面积28207公顷,完成造林面积76
46公顷,完成封山育林面积256141公顷。畜牧业迅速发展。全年大牲畜存栏增长19.4%;肉类
总产量29554吨,同比增长5.4%;水产品产量5932吨,下降0.5%。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95.6万千瓦,比2001年增长1.1%。拥有农用拖拉机45650台,比2001年
增长0.9%。化肥施用量(折纯量)43966吨,增长5.7%。农村用电量10632万千瓦时,增长13.9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810公顷,增长4.5%。二是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效益有所好转。全市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6042万元,比2001年增长15.7%。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2535万元,增
长26%;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3507万元,下降7.3%。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
增加值41962万元,增长15.6%;非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27374万元,增长12.4%。从隶属关系
看,中省直工业实现增加值34416万元,增长45%;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921626万元,下降34
.4%。三是建筑业生产速度加快。全年实现增加值9894万元,比2001年增长16.5%。四是固定
资产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219060万元,比2001年增长8.8%。从投资渠道看,
基本建设投资157471万元,增长14 .1%;更新改造投资22174万元,下降17.1%;房地产开发
投资5864万元,下降2.6%;其它投资8043万元,增长3%;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5508万元,增
长25.6%,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42.8%。五是消费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287961万元,比2001年增长8%。六是财政收支状况明显好转。全年地方财政收入38
955万元,比2001年增长5.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7002万元,增长7.3%;财政支出137584
万元,增长19.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35482万元,增长22%。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小,民营经济不活,产业结构调整速度较慢,
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仍然较大。就业压力大,农民增收困难,部分城乡居民生活比
较困难。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和需求不足等问题依然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何田 隋涛)
[固定资产投资] 2002年是“十五”计划开始执行后的第二年,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
财政政策的有利机遇,千方百计争取建设资金,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有力地拉动了固定
资产投资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市实现21.9亿元,增长8.8%,其中国有投资实现18.5亿
元,增长8.6%,乡村集体、城乡个体投资实现3.3亿元,增长9.8%;在国有投资中,基本建设投
资实现15.7亿元,增长14%,更新改造投资实现2.2亿元,下降17%,房地产开发投资实现0.5
8亿元,下降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市区实现11.8亿元,下降 5.3%。黑河热电厂项目、金
义五大连池矿泉水扩建工程、黑河市新兴基础材料加工、黑河机场公路、马铃薯精深加工、
黑龙江大桥、关鸟河水泥厂、西沟抽水蓄能电站、多宝山2500吨电解铜、北药开发、黑龙江
公园三期和王肃街扩宽等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11个重点项目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新
开工建设了合作区大豆磷脂综合深加工项目、嫩江大豆蛋白质纤维项目、逊克县供热工程、
绥北公路等项目,关鸟河水泥厂、西沟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也都取得实质性进展

(隋涛)
[农村经济] 面对中国入世的新形势,积极研究应对措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002年全市统计口径(下同)农业增加值实现17.3亿元,同比增长12.6%;粮食总产实现95.
29万吨,同比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393元,同比增长7.5%。养殖业在“奶业振兴
”计划的政策支持下,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增加值实现2.1亿元,同比增长10.7%。
渔业增加值实现3652万元,同比增长6.6%。牛、奶牛、羊存栏增长迅速,分别增长26.2%、3
5.5%和69.5%。完成造林面积13.8万亩。乡镇企业增加值、利润、税金分别实现31683万元、
8729万元和3119万元,分别增长3.6%、4.1%和6.1%。预计市区农业增加值实现129100万元,
同比增长21.6%;总播种面积完成85.9万亩,同比增长0.7%;粮食总产完成10.33万吨,同比
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372元,同比增长39%。
(隋涛)
[对外经贸和利用外资] 加大协调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为外贸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全
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完成14419万美元,完成计划的106%,增长12.8%。其中,边境小额贸
易完成6060万美元,完成计划114%,增长20%;民贸完成7884万美元,完成计划的99.8%,增
长4%;一般贸易完成475万美元,完成计划的135%,增长210%。利用外资工作成效明显。全市
实际利用外资3698万美元,完成计划的70%,增长11.3倍。市区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完成132
69万美元,完成计划的101.2%,增长7.7%。边境旅游人数实现8.056(行业数)万人次,营业收
入实现5451(行业数)万元,利税649(行业数)万元。
(隋涛)
[扩大工业规模] 加大对工业扶持力度,千方百计推进新上项目,开工建设了马铃薯全
粉加工等项目,扩建了黑河热电厂,为地方工业发展蓄积了后劲。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努力
盘活资产存量,哈三精药业并购黑河药业,五大连池矿泉水等技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全市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口径实现增加值50916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7%,增长13.9%。地方口
径实现增加值334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97%,增长3.6%。市区规模以上增加值完成17187万元
,完成年计划的95%,增长2%。
(隋涛)
[社会事业] 全市共实施科技项目57项,民营科技企业实现产值7936万元,利税3014万
元。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6%;初中生巩固率达到100.5%(行业数),文盲率下降到1%(行业
数)以下。每千人拥有病床数为3.57(行业数)张。广播、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4.3%
和91.4%。预计到年末全市总人口达到173.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9‰。市区适龄儿
童入学率达到100%(行业数),初中生巩固率达到98.9%(行业数),文盲率下降到1%(行业数)以
下。每千人拥有病床数为3.51(行业数)张。广播、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分别达到100%(行业数
)和96%(行业数)。到年末市区总人口预计达到19.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9‰。
(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