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农业
种植业
[概况] 本着调专、调优、调特、调绿的原则,确定适合本地的结构调整方向,大力发
展适销对路的优质、高效、专用农产品生产,重点抓了五个百万亩生产基地建设。百万亩高
油大豆生产基地播种146万亩,亩单产达150公斤;百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播种45万亩;百万
亩饲料牧草生产基地播种饲料牧草32.6万亩;百万亩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播种47.1万亩,其中
油料作物7.95万亩、甜菜10.8万亩、亚麻5.29万亩、蔬菜瓜果21.9万亩,单位经济效益高于
粮食作物1-3倍;百万亩柞桑蚕生产基地,放养柞蚕732把,栽桑树700亩,实现收入439.4万
元。通过五大生产基地建设,种植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品种品质明显优于往年。粮豆薯
产量达106.2万吨,同比增长10.1%。主要作用物产量呈现“五增”:大豆57.4万吨,同比增
长6.3%;小麦7.7万吨,同比增长38.8%;玉米18.1万吨,同比增长22.8%;杂粮杂豆5.6万吨
,同比增长16.7%;马铃薯13.6万吨,同比增长5.5%。
(李红梅)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 全市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发展到29家,其中带
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14家,带动基地面积137万亩,嫩江华康前进油脂有限责任公司和北安
农贸交易中心两家企业已列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嫩江谷丰油脂公司、糖厂等一
批企业正在积极申报省和国家级龙头企业。赵光糖厂糖改油,日处理大豆达到2000吨,年加
工大豆60万吨。投产后,利税预计可达1.68亿元,每年可使农民增收7000万元,当年以每市
斤高于市场价5分钱保护价,大量收购大豆。实施品牌战略,重点培育北安“玉铃”牌马铃薯
、逊克“双河”牌极小粒豆、嫩江“驿站”牌马肉干等6个具有较大市场影响的农产品品牌。
在县域和中心乡镇重点建设和完善了孙吴县山产品批发市场、嫩江县伊拉哈牲畜交易市场、
五大连池市龙镇粮油批发市场等7个具有较好基础的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为农产品销售打下
良好的基础。
(李红梅)
[绿色食品] 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全市有11个产品获得A级绿色食品认证,2个欧
盟认证的有机食品,产品产量达12万吨,当年又申报了7个产品。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1个
,其中,取得绿色食品标志认证的基地7个。全市种植绿色食品面积达到125万亩,比上年增
长近1倍。其中,获得认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18万亩,按照绿色食品操作生产面积96.6万亩,
带动农户8.41万户。积极参加省政府组织的各种展销活动,提高了黑河绿色农产品的知名度
,开拓了市场。
(李红梅)
[外向型农业]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着力发展外向型农业。以黑河果蔬批发市场和爱辉
区蔬菜出口基地(基地建有大棚57栋、温室24栋,面积达5.1万平方米)为龙头,加快对俄出口
“绿色通道”的建设,扩大农产品出口贸易,向俄阿州出口地产蔬菜近千吨。努力扩大外向
型经济发展领域,速冻土豆、干鲜山野菜、木耳、有机大豆、小粒豆、芸豆等每年向日本、
韩国、东南亚及欧洲出口量都在万吨以上。黑河与俄布拉戈维申斯克(简称布市)两市农业代
表团实现互访,有力推进了双方农业合作,从俄罗斯引进大果榛子千余株,引进新西伯利亚
40号杨树、寒地苹果、梨、杏、桃、李子、高穗醋栗、花楸等树种43个。爱辉区和逊克县在
俄布市分别建立了一处农牧业综合开发园区,建设了27栋大棚、4个温室,组织50多名农民跨
国生产蔬菜等产品,就地销售,获得较好效益。抓住全国进军俄罗斯市场的契机,积极向国
家农业部、申报中俄农业高科技合作示范园区项目,该项目可望纳入农业部明年重点发展项
目。
(李红梅)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了农田水利建设,本年度争取到并建设完成国家级旱田节水
灌溉项目1个,省级旱田节水灌溉项目4个。全市共打旱田节水灌溉大井198眼,完成配套工程
179处,整修主星等中小灌区21处,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万亩。针对今年旱情,抢前抓
早,累计投入抗旱人数4.91万人,投入抗旱资金233.5万元,新建蓄水池、坑泡8处、新购置
抗旱设备110台(套),打各类抗旱水源井600多眼,完成坐水点灌面积41万亩。同时,由于各
地适时进行了人工降雨,使抗旱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提高了农机装备水平,全市累计投入农
机更新资金2643.4万元,更新大中型农机具575台(套),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6.5%,完
成秋翻整地418.9万亩。
(李红梅)
[为农服务] 一是市场服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落实订单面积达227.2万亩,订单履约
率达到42%,加强了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市本级信息中心、县乡采集平台已建成,开始向省传
送信息。积极发展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全市共有各类中介组织457个,经纪人1550人。粮
食购销企业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积极收购非保护价品种粮食。二是物资、资金服务
。全年农业生产总投入资金8.5亿元,其中农村信用社及农行发放贷款5.13亿元,比上年翻一
番。供销社系统发展连锁配送网点440个,销售化肥8.5万吨,占全市化肥供应量的86%。加大
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工作,到位国家、省投资1.43亿元。三是科技服务。狠抓了良种工程建
设,作物优质品种率达95%以上。推广10项先进适用生产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达到2318万亩,
建设市县乡三级科技园区156处,编写出版了《寒地农业家用技术》。大牲畜冻配站点达到9
2个,黄牛、奶牛冻配量分别达到8.1%和37%以上。防疫力度不断加大,免疫注射率达到了国
家和省规定的标准。通过“科普之冬”、科技“三下乡”、“科技大集”等活动,培训乡村
干部、科技户、种田大户、农民等24万人次,达到了每户都有种田明白人。四是政策法律服
务。对全市贯彻实施种子法情况和化肥市场进行了检查,进一步规范和整顿了农资市场。积
极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以各种形式流转土地47.8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3%。加大
农民负担执法检查力度,共清理出不合理负担项目6项,涉及金额1638.2万元,取消收费项目
3项,查处案件17件,有15人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税费改革工作开展后减轻农民负担770
6万元,下降32.6%,亩均减少10元,人均减轻负担114元。全市全部实行了村财务公开,民主
理财,其中达到规范化程度的占80%以上。五是典型服务。总结推广了五大连池市龙镇结构调
整,逊克县车陆乡牧草试验示范,北安市赵光镇土地流转、经营等9个方面18个典型,做给农
民看,引导农民干。
(李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