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沾河林业

沾河林业


[概况] 2002年,沾河林业局工业实现总产值9923.2万元,较上年增长1384.4万元。生
产木材(一本帐)153377立方米,完成年计划的97.4%,木材总成本支出2697万元,较上年节支
215.6万元;木材立米售价为508.23元,按可比口径较上年提高92.78元。全年更新造林8054
亩,完成计划的100.4%,造林平均成活率为85%,三年面积保存率为100%。多种经营产值及收
入全年达12846万元,较上年同期多完成1251.3万元;特色经济实现利润930万元,较计划指
标超额完成4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利120万元。全局实现收支平衡。2002年,林业局领导班子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林区为宗
旨,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带领全局广大职工群众圆满完成了当年各项工作任务,取得可喜
成效,实现了年初确定的“五个确保”的工作目标,全局整体形势呈现经济复苏、政治安定
、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张德玉)
[政治工作] 2002年,沾河林业局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群团组织工
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抓住重点加强班子“五新”建设。今年党委要求各级班子要在
党建经济工作、改革管理上有新思路,在发展特色经济上有新举措,在环境建设上有新变化
,在脱贫致富上有新成果,在提高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上有新目标。二是突出特色,树立
创新的工作意识,山上林场开展了“创建带领职工致富的好支部”活动,采取抓项目引进,
典型示范、综合加工等措施,帮助职工发展自营经济,大部分林场年人均收入由年初3200元
提高到年末的4000元。三是严密程序,加强干部监督工作。制定、完善了科场级领导干部选
拔任用工作程序、干部推荐提名责任制,干部任用失察失误责任制干部选拔任用决策责任制
等10项制度,实现了对干部推荐提名、考察考核、讨论、决策进行全程监督。按照《党政领
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要求,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随时进行整顿,确保了后备干部队
伍的先进性。四是严明纪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党委把执行情况的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
政绩评定、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制定了《领导干部家庭重大事宜申报制度》、重申了
《党员干部在天保工程实施“七水准”规定》、《党员干部参加社会生活“五不准”规定》
,对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和社会行为进行了严格规范。加大了案件的查办力度,纪检监察机
关全年共立案12起,结案12起,处理违纪人员3人。五是加强领导,发挥群团组织桥梁和纽带
作用。工会组织认真抓好帮贫解困各项措施的落实,建立了领导干部帮贫扶贫责任制,全局
结成“一帮一”对子461个,局领导班子与28户特困职工结成了救助对子。2002年冬,局工会
筹集困难补助费3万元,发到特困户手中,确保特困职工安全越冬。为解决特困职工子女上学
问题,局团委在社会上募集助学资金58600元,救助贫困学生198名。坚持和完善民主管理运
行机制,围绕生产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推行厂务公开,对“天保”工程资金运作
程序、木材生产、营林生产和木材销售环节、大宗物资材料的采购及供应、民主评议党员领
导情况、干部任免等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公开,厂务公开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沾河林业局被评为2002年度黑龙江省厂务公开先进单位。
(张瑜)
[企业管理] 2002年,沾河林业局深挖内部潜力,管理工作大见成效。一是在木材生产
方面狠抓合理造材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运材车辆管理,实施《运材车辆管理办法》,同每个
运材司机签定了运材合同,办理了临时牌照,定点装车、定线行驶;同时试行微机化管理,
木材生实行按根编码打号,并录入微机贮存,为全面实现网络信息化和商品化管理奠定基础
。2003年2月份全面提前完成冬运生产任务。二是完善销售工作规章制度,推行销售工作“五
公开”。在考察市场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了木材售价,木材立米售价完成508.23元,按可比
口径计算,较上年提高92.78元,较总局保护价立米高出70-90元,为企业增收1582万元。三
财务方面严格资金管理,资金管理实行月计划、日报制,大额资金支出实行跟踪问效制度;
并成立了政府采购办公室,对大宗材料、物品、设备等实行统一采购,节约资金95万元。加
大了财审稽核力度,查出违纪资金153万元。四是加大社保工作力度。全年共收缴个人养老金
218万元,失业金48万元,确保了职工个人利益和上级财政补贴及时下拨,并为1830名申请一
次性安置人员办理了安置手续。2002年全局支付工资3009.4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较上年
节约工资支出135.5万元。在保证职工工资和离退休费按时足额发放的情况下,按政策为离休
人员增加了生活费,人均每月增加130元,总额增加12.4万元,两次为退休职工增加生活费,
人均月增62元,总额增加177.2万元。自7月份起将在职职工工资由序列6调到序列5,人均月
增加16元,教师工资由序列6调到序列4,人均月增资27元。完成上缴1341.9万元,支付利息
400万元,支付税金468万元。偿还各种欠款总计566万元。全年做到了上不欠缴,下不欠资,
外不欠税息,内部没发生新的拖欠,企业经济形势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年初工作会
议上确定的“五个确保”的工作目标,沾河林业局继续保持了全省森工系统双文明兴林杯大
赛金杯单位称号。
(张瑜)
[企业改革] 2002年,沾河林业局继续本着优化资产结构的原则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
快发展步伐。一是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将铅笔板厂、雪条棒厂对外租赁经营,使全局13个
林产工业厂家全部实行了租赁经营。林产工业全年实现利润73.9万元。二是对天龙山农牧场
进行了租赁,当年收回租赁费40万元。三是实施了传统木材生产运输方式的改革,拆除森林
铁路67.6公里,回收资金400万元,并且冬运生产节约成本近400万元。在森铁路基上改建公
路,计划改建费用60万元,采取义务献工等办法,仅用30万元。完成了森铁处人员的分流,
使478名职工实现转岗就业,并为230名临时工安排了就业。森林铁路改建公路后,带动了个
体经济项目的发展,增加了社会效益,促进了林区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
(张瑜)
[营造林与森林资源保护] 2002年沾河林业局坚决贯彻落实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的
各项政策,全局更新造林8054亩,成活率为85%,森林抚育完成20079亩,对2000年的造林地
块进行了补植工作,确保三年造林面积保存率为100%。在落实各项措施的同时,对营造林工
作实行重奖重罚,对营造林工作年终评比前二名的木沟河与乌斯盖两个林场各奖励吉普车1台
。由于组织领导得力,政策落实、措施得当,全局的营造林工作一跃成为管局的先进单位。
加大了对森林防火资金的投入,全年投入防火资金306万元,落实完善各项措施,以法治火、
领导分片包点、严看死守,确保了全年没有发生森林火灾。狠抓了森林资源管理与林政管理
两项工作。一是做到采伐限额一米不超,伐区清理不留杂物,资源综合利用适度合理;二是
局内木材加工厂点达到合法经营,职工烧柴统一管理,有效制止了乱砍盗伐现象,天然林保
护工程得到全面实施。
(张德玉 沈汝福)
[多种经营及特色经济] 2002年沾河林业局多种经营及特色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全局多
种经营产值及收入完成12846万元,较上年同期多完成1251.3万元,特色经济实现利润930万
元,较上年同期增利120万元,从业人员人均收入4030元。种植业调整种植品种,扩大以马铃
薯、亚麻、甜菜为主的经济作物,全局总计种植25656亩,其收益较传统农作物高出2-4倍,
改培和种植北药4万亩,划定穿地龙、刺五加保护区1.8万亩。养殖业建成以天龙山为中心,
“幅射全局的绒山羊养殖场13处,养绒山羊4万只,养牛1200头,养森林鸡6万只,养各种家
禽11万只、养猪8500头,全年产鱼15万斤。加工业经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批准,启动了年产60
00吨的精淀粉厂建设项目,完成了总体设计、厂房选址、设备选型等工作,路桥公司自筹资
金自建涵管厂1处,年可为企业节约资金100万元,同时投资21万元,在幸福林场建立山野菜
加工厂1处。
(沈汝福)
[两个文明建设] 2002年,沾河林业局下大气力进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深入开
展民心工程,取得显著成果。一是完成了排水一期工程,铺设主干线排水管道5180延长米,
砌检查井134个,该项工程结束了沾河局没有下水道的历史,为林区城市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发
展奠定了基础。二是投资200余万元自行设计建成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现代化灯光文化广
场,总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安装高杆灯、电子椰树灯、庭院灯、草坪灯等灯具 142盏,建广
场标志物1座、凉亭2座、休闲回廊2座,新播草坪12500平方米,栽花12000株,铺步道板1.3
万平方米,建设了高标准的篮球场、门球场,安装了各种体育健身器材。投资50万元,对文
化广场的组成部分——已停用3年的文化活动中心进行维修装饰,恢复了使用。文化广场已成
为全局百姓健身、娱乐、休闲的理想场所,也成为沾河局一大形象靓点工程。三是对局址红
旗大街、工厂街进行了统一规划,对山上公路和局址4条巷道铺垫了砂石,对2001年改造建设
中剩余的 9个居民委 115条巷道集中升级改造。四是投入资金,对山上天龙山、幸福、茂岚
、吉岭库等7个重点场(所)和山下营林处、职工医院等5个亮点单位进行了集中建设,其它场
所自筹资金进行了相应改造,使林区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达到了环境优美、舒适、整洁,
道路平坦,空气清新,花香四溢。五是投资33万元,历经90余天时间,自行设计建造了木沟
河大桥,打通了山上西南部交通,使木沟河人民告别了近30年行路难的历史。同时,投资10
万元,为木沟河经营所安装了有线电视和电话。六是投资200万元完成了山上两个场(所)和山
下5个小区的供水工程,使山上1200户居民和山下居民全部吃上自来水。七是投资30万元,将
有线电视并入省网。新开了黑龙江台5个频道。八是拔出专款,用于山上场(所)为职工发电照
明和通勤。全年各场(所)平均每天为职工发电两小时以上。九是新建商品楼3栋;并建成北岗
封闭集贸市场1处;十是积极同铁路部门合作开始了国铁沾河车站的建设。全年社会治安综合
治理取得新的成绩,林区各类案件综合发案率较上年下降了42.9%,全局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协调发展,沾河林业局继续保持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开展的双文明兴林杯大赛金杯单位称号。

(张德玉 李玉荣)
[教育] 2002年,沾河林业局投资300万元用于改善教育教学环境。按照高起点规划,高
标准建设的要求,对第三中学进行了全面改扩建,修筑一新的第三中学已达到了集教学、住
宿于一体的现代化办学水平,其硬件建设基本达到了省级重点中学标准。对第二中学教学楼
进行了维修和粉刷,新建了一小篮球场;为第四小学维修了教室,整平了操场,铺设了步道
板;为第一小学新建了校门和铁栅栏;为幼儿园粉刷了内外墙壁,更换了电路和灯具,改造
了下水道,铺设了地砖。为教育系统配置微机32台,建成第二中学、第三中学、第一小学、
第二小学、第四小学5个多媒体教室。为高考升学的学生每人借款1000元,总额近10万元。通
过希望工程活动为198名贫困学生捐款58600元。教育教学工作取得可喜成绩,2002年小学及
格率为95.8%,初中及格率为93.L%,高考升学率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69.8%,继续列
松花江林管局第一名;第四小学晋升为总局级规范化学校,幼儿园晋升为省示范幼儿园;有
4名教师分别被评为总局、管局级骨干教师,2名教师被评为省级幼教能手。
(李玉荣)
[表彰奖励] 2002年11月,沾河林业局被省总工会、省科学技术厅、省经济贸易工作委
员会、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为“黑龙江省首届创新杯竞赛优胜单位”。12月,沾河林业局
被中共黑龙江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省委组织部、省企业工作委员会、省经济贸易工作委员
会、省监察厅、省总工会评为“黑龙江省厂务公开先进单位”。
(张瑜)
[大沾河旅游] 2002年,沾河林业局深度开发大沾河森林旅游项目,加强旅游服务体系
的建设。以开发生态旅游为主导、大沾河自然风光漂流为主项,扩展森林旅游内涵,扩大旅
游项目。在原有“大沾河漂流、垂钓”、“森林狩猎”等项目基础上开发了红松母树林、连
环湖、神泉等新的旅游项目,并推出“五大连池-沾河-俄罗斯”金三角旅游路线。投资8万元
在大沾河沿岸建木屋1 处,投资6.2万元新购旅游船4艘,使游船增至10艘,可同时接待百人
以上的旅游团体。全年共接待旅游团体27个,游客1000余人,收入10万元。
(周玉兰)
[沾河铁路建站] 沾河林业局从建局至今没有正式铁路车站。多年来林区的对外沟通受
到影响,经过林业局和铁路部门的长期积极工作,2002年9月2日,哈尔滨铁路分局沾河铁路
车站开始施工,并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此项工程由铁路部门独立修建,沾河局所属路桥
公司参与前期少量施工。铁路建站能够进一步打通沾河林区对外联系的主动脉,极大方便职
工群众生活,对发展林区经济、加速林区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大意义,是一项功在当代造福
后人的民心工程。
(周玉兰)
[森铁改建公路] 2002年,沾河林业局开始对传统木材生产运输方式进行改革,改森林
铁路运材为汽车运材。8月1日,改建工程正式开始,拆除北营林场至坤特气林场、岭顶林场
至乌斯孟林场段67.6公里的森林铁路,机车封存,回收资金400万元,并为冬运生产节约成本
近400万元。利用森铁路基改修公路,采取义务献工的方式,仅用30万元完成改建工作。同时
,完成森铁处职工分流,478名职上实现转岗就业,并为230名临时工安排了工作,在稳定中
实现基层单位的撤并改革。森铁改建后,带动了个体经济项目的发展,增加了社会效益,促
进了林区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
(周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