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
卫生
[概况] 全市卫生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主题,以实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
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工作着力点,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改进作风,真抓实干,有效推进了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
较好成绩,有省级文明单位1个,市级文明单位标兵2个,市级文明单位2个,区级文明单位标
兵2个。
(陈丹)
[疾病控制工作] 急性传染病防治。全年共报告法定乙类传染病10种3080例,发病率为
178.90/10万,死亡率为0.98/10万,病死率为0.55%。与2001年相比发病率上升10.57%,死亡
率上升139.05%,病死率上升120.00%。全市麻疹报告发病例数较高,发病主要集中在北安市
和逊克县。各地通过开展防病知识宣传,隔离病人,加强监测,对7-15岁儿童免疫接种,全
市共接种麻疹疫苗6.6万人份,有效地控制了麻疹的暴发流行。制定下发了《黑河市流行性出
血热防治规划(2002-2005年)》;开展了鼠间疫情和人间疫情监测,在高危人群中开展了出血
热疫苗接种工作,全年共接种约6400人份。在肝炎防治中,通过对北安市、五大连池市、爱
辉区两市一区的250名1992-2001年出生儿童乙肝表面抗原调查,阳性率为0.02%。
艾滋病防治。全市大力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和监测,在从业人员健康培训中增加艾滋病
知识内容,对中小学生进行了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
计划免疫。继续加强了以乡为单位的计划免疫工作,完善卡、证、簿、表、册、档案的
管理。全市卡介苗接种率为99.88%,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为99.90%,“百白破”三联疫苗
接种率为99.83%,麻疹疫苗接种率为99.89%,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农村为99.88%,城市为
98.6%。三针全程免疫接种率达到85%,以县为单位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24小时内及时率达到
70%;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计划免疫工作自查活动。黑河市卫生局和嫩江县卫生防疫站荣获全
省消灭脊髓灰质炎先进集体称号。
寄生虫病防治。全市重点开展了3000例绦虫病、400例弓形虫感染病和患病率及800例肺
吸虫感染率的调查。
麻风病和结核病防治。黑河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黑河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
)》,市卫生局下发了《黑河市2001-2005年结核病控制规划实施计划》,对全市结核病防治
工作进行了部署。如期完成了《黑河市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终期评价报告》(1
992-200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北安市、嫩江县分别荣获“省级牙病防治先进县”和“国家级
牙病防治先进县”称号。
地方病防治。全年共抽取盐样2106份,监测合格率98.72%。同时各地对8-12岁儿童进行
甲状腺肿大和大骨节病监测,患病率低于5%。
(陈丹)
[卫生法制监督] 执法监督。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按照国家和省关于整顿
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得到了突出体现,特别是在食品打假专项工
作中,各地分5个阶段进行,重点开展了以集贸市场、中小型食品企业、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
企业、综合食品零售单位和食品包装材料生产企业等为对象的食品打假专项斗争。查处了一
批违法案件,端掉一批食品加工黑窝点,初步遏制了食品制假势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环境、学校卫生监督。参加了全国公共场所公共用品消毒效果评价抽检工作,全市共抽
检各类样品1200余件,合格率为98.4%;参加了黑河市国债项目审查验收工作,审查验收了“
黑河市城市供水工程”和“黑河市看守所工程”;制定下发了《黑河市重大中毒事件预防和
控制工作预案》。全市采取了紧急行动,对辖区内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对食堂集体
用餐情况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检查整顿。
职业和放射卫生。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防治法》,加强了对职业卫生用人单位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对本地职业有毒有害等用人单
位进行了监督检查,开展了专项治理工作。
(陈丹)
[爱国卫生] 城市爱国卫生(卫生城创建)。在4月份的爱国卫生月活动中,全市共投入机
动车辆6.4万台次,出动人员28.8万人次,清理垃圾20.7万吨,有90%以上的卫生死角得到治
理。
农村爱国卫生(改水改厕)。改水受益人口增加了1.18万人,总受益人口68.19万人,总普
及率达到96.06%。卫生厕所累计达到8.05万户,总普及率达到45.79%。
除四害。全市共投鼠药34吨,投药覆盖率达77.40%,使鼠密度降低到3%以下。
健康教育。组织开展了各种宣传日活动,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
收到了明显效果。黑河市卫生局、市爱卫会、市农委、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局、市妇联
、市扶贫办等单位联合下发了《黑河市农民健康教育行动规划》,明确了今后5年农民健康教
育工作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据统计,全市城乡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99%以上,农民
健康教育行动开展率达到80%以上。
(陈丹)
[医政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在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一是医疗机
构和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得到规范。召开了3个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执业行为工作会议,
为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基本做
到了挂证执业带牌行医。二是医疗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按照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把加强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作为2002年“转变作风年”的切入点,真抓实干。依法对卫生技术人员在
业务水平、工作成绩、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了考核,并从中评选出了75名优秀医学技术工作
者进行了表彰奖励。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简捷式量化管理全面辅开,广大医务人员的
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先后下发了《黑河市县级以上医院三级医师查房及病程记录的有
关规定》、《黑河市医疗机构整体护理实施方案》、《黑河市五星级医院创建活动方案》,
受到了省卫生厅行风督察组的充分肯定。三是医疗重点专科建设得到加强。全市已确定的省
级重点专科5项;市级重点专科10项;县级重点专科26项。四是圆满完成了全市80名参加全国
护士执业考试考务工作,圆满完成了692名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和综合笔试考务工
作。
整顿医疗市场。一是在对医疗机构监督上建立了调查卷宗,做到了违法事实有据可查。
二是对医疗机构的行政处罚实现了零的突破。三是对医疗美容市场进行了集中清理整顿。全
市共检查医疗机构210家,取缔无证行医32家;取缔医疗机构的分支机构10家;处罚超诊疗范
围行医10起;纠正未按指定地点行医15起;没收药品器械价值15000余元;实施经济处罚146
700余元,医疗市场得到净化,医疗秩序良好有序。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全市参加招标的医疗机构共15家,其中二级以上综合医院6家,在哈
尔滨市由黑龙江省全库拍卖有限责任公司主持召开了开标大会。全市15家医疗机构,招标79
个品种,投标42个品种,中标品种6个,议价品种36个,中标药品经市物价局定价,在《黑河
日报》公示公开后执行。全市医疗机构购入中标药品342807元;中标药品实现进销差价收入
119982元;中标药品对患者让利总额47993元。
血液管理工作。一是黑河市中心血站建设顺利竣工。北安市、嫩江县设立了血站。二是
加强了对临床用血的监督检查。各医疗单位在用血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血样检测,急诊用血无
违规现象,检验科与临床交接记录较完整,没发现私采、私用血的违法行为,年用血量与中
心血站掌握的数量基本一致。黑河市区、北安、嫩江城镇的临床用血达无偿献血的95%以上。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经省卫生厅审核,全市有81家个体医疗机构符合执业的基本标准,
分别在《黑河日报》上进行了公示。经市卫生局审核,全市有128家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符合
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分别在《黑河日报》上进行了公告,其中营利性医疗机构为40家,非
营利性医疗机构为88家。截止到2002年11月30日,全市共有分类营利性医疗机构121家,非营
利性医疗机构136家。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实行公开听证程序取得良好效果。市卫生局下发了《黑河市卫生局关
于公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听证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从2002年1月1日起,各县(市)区
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一律实行公开听证程序,允许群众旁听。各级医疗事故技
术鉴定委员会在确定鉴定日期的前3天,应当对外发布或粘贴公告。文件下发后在社会引起强
烈反响,省卫生厅医政处向全省各地转发了此文件,黑龙江电视台、《生活报》、《健康报
》分别予以报道,《生活报》记者专门到黑河采访。截止到9月1日,市区两级医疗事故技术
鉴定共6起,其中病员及家属聘请律师的4起,聘请医务人员的2起。参加旁听群众260余人次
。6起鉴定双方都比较满意,旁听群众反映良好,受到了群众的赞同。9月1日起市医学会正式
承担了全市医疗事故的首次技术鉴定工作,继续推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公开听证程序,受理
医疗纠纷3起,鉴定1起。
(陈丹)
[妇幼卫生监测] 认真做好“三网监测”工作,重点加强了北安市和五大连池市两个监
测点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反馈、死亡评审和质量控制,确保监测资料科学、准确,为各级
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陈丹)
[农村卫生工作] 乡镇卫生机构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
卫生工作的决定》、《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及《关于黑龙江省农村卫生改革
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有关精神,把农村卫生工作作为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改革力度,
市政府下发了《黑河市乡镇卫生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卫生改
革,完成了乡镇卫生院的上划工作。深化了乡镇卫生院改革,建立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竞
争机制,实行聘任制,竞争上岗,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实行了乡村一体化管理
,强化了三级网的建设,增强了农村卫生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培训。利用市县培训基地,对农村卫生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培训,举办乡村医
生培训班68期,培训乡村医生766人次;按照《黑龙江省乡村医生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和要
求进行审核和技能考试,已有430人通过了重新认定,535人通过了综合笔试,提高了农村卫
生队伍的整体素质。
卫生支农。全市在“百日送卫生下乡”活动和平时卫生下乡支农工作中共下派医疗小分
队86个,深入到50个乡镇、160个村屯开展巡回医疗,参加医务人员354人次;诊治农民群众
25300余人次;减免诊疗费用48400余元;赠送药品价值21600余元;分别与26个乡镇卫生院签
定了对口支援协议书。通过卫生下乡支农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农民群众就医,受
到了农民群众赞扬。
(陈丹)
[中医药工作] 中医药教育工作。在省中医管理局和市卫生局的共同努力下,黑河市中
医医院成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医院,并在3月10日举行隆重授牌仪式。
农村中医药工作。制定了《黑河市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实施方案》和《黑河市农村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市中医医院专家编撰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教
材。嫩江县和北安市政府分别下发了《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实施方案》,嫩江县召
开了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现场会,为推进全县农村中医工作奠定了基础。市卫生局按照
《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标准》对嫩江县进行了检查评审,并形成检查评审报告报省
中医管理局待省评审验收。
(陈丹)
[干部保健工作] 市卫生局深入贯彻“全省干部保健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干部健康体
检工作,对全市地厅级和正高级职称以上的干部进行了摸底调查,建立健全干部医疗保健档
案。
(陈丹)
[对外交流] 市卫生局局长战渤涛率领卫生代表团于8月27—28日对俄阿州进行了参观访
问。代表团参观了阿州州立医院、布市第三医院和第四医院。卫生代表团学习到了阿州医院
先进的经验和医疗模式。通过中俄双方不断的接触,加强了了解,增进了友谊,使双方交流
与合作有了新进展。
(陈丹)
[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了黑河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建设、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15000平方米
住院大楼主体工程冷封闭。完成了黑河市卫生防疫站、嫩江县卫生防疫站、爱辉区妇幼保健
院的搬迁任务。扩建了黑河市中医院、黑河市口腔医院和逊克县中医院。改造扩建了新生、
新兴、新鄂三个鄂伦春民族乡卫生院,购置了相应的设备。
(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