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人事 编制

人事 编制


[概况] 2002年,全市人事编制部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和服务
于全市工作大局开展工作,为黑河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基本完成
了市县乡三级党政机构改革,精简了行政审批事项,提高了行政效能。积极推进了事业单位
改革,在部分单位开展了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完成了职称评聘分开工作。推进了人才战略实
施,在人才培训教育、人才环境优化和人才市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充分发挥职能
作用,加大了为大企业、大项目、大工程、大农业和非国有企业服务力度,进一步拓宽了为
经济建设服务的领域。变侧重管理为侧重服务,提高了人事编制工作水平。深入实施人事形
象工程,进一步提高了人事编制干部的自身建设水平。
(罗延军)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制定了《黑河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市委
办、市政府办名义转发了《黑龙江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办法》和《黑龙江省事业单位聘用合
同制管理办法》。进行了改革试点工作。在黑河日报社实行全员聘用制和零工资制,精减了
内设机构,劳动报酬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在逸夫中学进行了工资报酬同课时挂钩的
改革试点。进行了调研工作。采取走出去和请上来的办法,调查了解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征求各单位意见和建议,形成了《关于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
关问题的研究》的调查报告。推进了以职称评聘分开为重点的单项改革。印发了《黑河市关
于深化职称改革推进评聘分开工作实施意见》,给各县(市)区和市直事业单位下达了结构比
例数和岗位数,于3月中旬全面启动工作,到年末全部结束,全市有20名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低聘,占正高级人员总数的27.03%,有193名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低聘,占副高级人员总数的
11.52%,有1733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低聘,占中级人员总数的16.93%。
(范炯光 王在东)
[综合计划] 严格执行工资基金审批制度,对未纳入财政统发的单位换发了《工资基金
手册》,对其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认真做好工资统发工作,会同市财政局举办9期市直机关
、事业单位劳资人员培训班,培训300多人;每月1-10日对各单位人员及工资变动情况进行严
格审核,并及时调整数据库。认真做好人事信息工作,共收到各类人事信息169条,编发《人
事工作信息》19期。加强了调研工作。全市人事系统拟定了33个调研题目,从中确定2个调研
题目做为重点,并于11月形成材料上报省人事厅。完成了干部、工资统计报表工作。
(李文)
[考试录用] 完成了高校毕业生公务员资格考试工作。组织齐大黑河分校225名应届毕业
生参加公务员资格考试,共有119名毕业生取得了公务员资格。严把公务员队伍“进口”关。
对竞争到机关公务员岗位的265名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和59名县(市)区机关二次竞争上岗人员,
及时办理了录用公务员手续。组织参加了全省统一招考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考试录
用工作,1073人参加笔试,录用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14名。为事业单位63人办理了聘
用制干部续聘手续,为企业66人办理聘用制干部手续。
(吴艳平)
[考核培训] 代政府提请人大人事任免31人次,代政府起草人事任免106人次,对6名公
务员办理了辞职、辞退手续。开展了《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学习宣传活动,举办了全市国
家公务员行为规范知识答题活动。做好2001年度考核奖励工作。为32000名机关、事业单位人
员建立了年度考核结果备案卡。2001年度全市参加年度考核的国家公务员共有10243人,其中
优秀986人,称职9220人,未定等次23人,不称职14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4646人,其中优
秀3114人,合格31498人,不合格34人。在考核的基础上,对986名国家公务员、2332名事业
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年终奖励。认真开展公务员培训。举办了12期财会、农业、广播、建筑
等专业培训班,培训642人;13期国家公务员WTO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班,培训3863人;16期
计算机知识培训班,培训1656人;3期任职培训班,培训342人;3期过渡国家公务员初任培训
班,培训146人;3期全市人事干部工资福利职称培训班,培训246人。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
教育。举办13期建筑、广播、公用事业、卫生、农业、财会等专业知识培训班,培训2251人
;对图书、档案、医疗、水利、道桥、水利、汽车等系列的所学专业和申报专业不一致人员
进行了培训,共培训118人。
(李伟)
[人才流动调配] 圆满完成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工作,全市共分流人员2865人,
占原有人数的25.6%、改善了机关人员结构,平均年龄由41.4岁下降为38.2岁,除工勤人员外
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调整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队伍结构,使其层次结构
和行业分布逐步趋于合理,为大企业、大项目等经济部门调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35名。加
强干部调配管理工作,全年共办理调动手续297人,其中外地调入黑河26人,黑河调外地37人
,解决两地生活调动22人,随军13人、运动员转业政策性安置15人。
(何敏)
[毕业生就业] 开展了毕业生需求调查及预测工作。全市共有22家用人单位需求119名大
中专毕业生,其中需求研究生6名、本科生107名、专科生6名。做好毕业生接收报到工作。全
市共接收大中专毕业生727名,其中本科生32名、专科生163名、中专生532名。做好毕业生就
业指导各项工作。接待地震台、口腔医院等12家用人单位及40多名毕业生就业政策咨询;为
联通公司、温馨食品有限公司等7家用人单位推荐专业对口和急短缺专业毕业生19名。完成了
1990—2001年全市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工作。全市1990—2001年共有本科毕业生664名
。在机关工作的229人,占总数的35%;事业单位381人,占57%;企业27人,占4%;待就业18
人(为2001年毕业生),占3%。
(吴艳平)
[军转干部安置] 2002年全市共接收军转干部60名,其中:计划安置6名(营职2名、连职
3名、技术干部1名;安置在市直2名、北安市2名、五大连池市1名、爱辉区1名;分配到机关
1名、事业单位5名,安置率达100%),自主择业54名(团职21名、营职28名、技术干部5名;安
置在黑河市区45名、孙吴县4名、逊克县3名、嫩江县2名)。进一步加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
理和服务工作。开展了走访慰问企业单位军转干部活动,共走访慰问企业单位军转干部115人
。积极参与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市人事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创建双拥模范城先进单位。

(何敏)
[职称评审] 坚持“三审一汇报”制度,完成了2001年度全市中级职称评审、初级审核
备案工作,中级评审合格1194人,初级审核备案223人;完成2002年度职称评审工作,高级审
核上报319人,审批通过295人,中级职称审核上报943人,审批通过832人,初级审核通过23
1人。
(范炯光 王在东)
[职称考试] 组织了计算机、外语、会计、经济、卫生专业职称考试,共4322人参加考
试,完成29项专业资格和执业资格报名工作,共计1270人报名。
(周佳木)
[专家管理] 对全市学科(专业)梯队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验收;做好选拔推荐享受政府
特殊津贴人员工作,向省推荐6名人选;协助省厅专家对北安市的生物制药和铁路传感器两个
申报省政府重大科技效益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
(范炯光 王在东)
[工资工作] 为在机关机构改革中分流人员和离岗休养人员核定了工资和生活补偿金。
配合事业单位职称评聘分开,对全市4888名专业技术人员工资进行调整和理顺。加强工资业
务培训工作,全市共举办9期工资业务人员培训班,共计培训671人。完成了对现行工资和津
(补)贴政策存在问题的调研工作。全市共办理机关职务变动工资649人;事业职务变动工资2
71人;调动工作工资1277人;事业滚动工资2106人;机关滚动工资1098人;机关级别晋升工
资1094人;干部定级工资406人;工人定级工资176人;三年优秀晋升级别工资158人;农村中
小学浮动(固定)工资85人;科技津贴99人;警衔津贴1114人;教(护)龄津贴91人,其它工资
、津(补)贴1262 人。
(单延江)
[福利工作] 为全市641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办理退休手续。完成了市、县、乡机关
机构改革分流人员提前退休、病退、离岗休养兑现待遇审批工作。
(哈玉宝)
[引进国外智力] 2002年,全市有9个项目被国家和省外国专家局批准立项并付诸实施,
聘请俄专家18人次,申请经费资助23.3万元,比上年增加了5万多元。与5名海外学人取得联
系,邀请了2名海外学人首次参加了2002年黑龙江省海外学人创业洽谈会。积极开展引智成果
推广工作,大果沙棘种植已初具规模,全市大果沙棘种植面积达到了2.6万亩,孙吴县已建成
了沙棘果加工厂并投入生产。
(王庆灿)
[人才工作] 1、加强了人才培训工作。全市共举办乡土人才培训班600余期,培训农村
种植、养殖人员34000余人,其中培训各类农业短缺人才近1000人。开展聘用制干部岗前培训
班2期,培训83人。以齐大黑河分校为办学基地,开办了法律专业大专学历班,对黑河市公安
局所辖分局及全市聘用制干部中未达到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进行大专学历教育,有22名学员参
加学习。邀请北京国际经贸大学杨国光博士来黑河讲学,提高了全市参加全国经济系列技术
资格考试人员的应试水平。首次举办国家公务员考前辅导班,聘请了5名具有多年专业辅导经
验的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授课,对全市115名学员进行了为期20天的辅导。举办了专业技术
人员外语培训班,共培训451人。举办技师培训班15期。培训1910人。
2、完善人才市场功能。设计了招聘台,将求职招聘信息以广告形式上墙,全年共接待来
访、登记、咨询人员800余人次,登记用人单位60余家,为用人单位推荐人才200余人。对远
东人才网站内容进行了更新,增加了毕业生专栏、乡土人才专栏、求职专栏、就业指南专栏
等。建立的12个人才库人才总量达到了1523人。根据用人单位需要,举办10次专场洽谈会,
为用人单位推荐各类人才120余人。积极开展了人事代理工作。为5个单位17人晋升了档案工
资,帮助2个单位开办养老保险业务;为民声律师所办理了年度考核业务;完成了全市非国有
单位晋升中级职称人员审核、审批工作。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岗位等级考核工作
。共审核申报技师1910人,高级工924人,组织参与了全省技师统一考试,全市共设67个考场
,1910 人参加了考试。加强了档案管理,达到国家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二级单位的标
准。
3、认真开展调研工作。对全市人才市场和人才流动情况进行了调查。截止2001年12月3
1日,全市共有人才流动机构8家,人员编制31个,实有人员23人,人事代理单位39家、875人
,现存档案总量4707 本,需求信息193条,求职信息662条,实现流动115人。积极深入到大
工程、大项目和大企业了解基本情况,掌握共享人才和人才需求的具体情况。全市人才部门
走访了4个经济管理部门和35家企业,对现有人才情况和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撰写了《
关于黑河市非国有经济发展与人才供求问题的调研报告》
(李春勇)
[机构编制工作] 1、继续抓好机构改革工作。完成了检察院、法院的机构改革工作;稳
步推进人大、政协机关机构改革。对市县乡党政机关机构改革进行了自查,9月上旬顺利通过
省里的验收。2、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市直的550项行政审批事项再次精简326项
,保留225项,减少比例59.2%,居全省前列。3、起草下发了《关于对市直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进行调查的通知》,深入市直64个单位进行了调查,拟定了市直事业单位清理整顿的初步意
见、《全市机构改革议案及实施细则》(讨论稿)、《市直教育、卫生、科研和广播电视4个系
统的机构改革试点方案》(草稿)。4、会同市物价局、市财政局对市直有关事业单位的预算管
理方式、收费项目和标准以及财政收支状况进行了阶段性检查,提出了改进措施。5、对全市
中小学校学生数和教师编制进行了测算。6、完成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和年检工作,全市重新
登记了122个,年检565个。7、加强机构编制检查、审核和监督,制定并完善了有关制度。
(袁会娟 马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