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
[社会保障]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使符合条件的城市贫困居民都能得到
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的决定,全市保障人员为68868人,月发放保障金250万元,
全市实现城市低保应保尽保,且保障了全市保障金及时足额发放。
全市参加企业养老保险职工61136人,参保率100%。中断缴费人员接续养老保险关系127
23人。企业离退休人员22496人,养老金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职
工12601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2959人。全市有97132人参加了农村常规保险、义务兵保险、
子女保险、婚龄保险和其它一次性保险,占农村人口的12%左右。全市参加失业保险75846人
,参险率为99%。有2163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全市参加医疗保险71100人,参险率为61%。参
加工伤保险职工10675人,参险率为50%。
(傅静华)
[社会救助] 元旦、春节期间全市派出312个慰问团,共走访慰问2477户,其中五保户、
特困户、城市和农村低保户2118户,优抚户359户;走访敬老院23所,送慰问金和慰问品折合
人民币45万元。市区派出慰问团25个,走访慰问贫困户123个,送慰问金和慰问品折合人民币
2.7万元。开展了“扶贫济困送温暖”捐赠活动,全市共启动了17处经常性社会捐助站点,共
接收衣物3万余件,折合人民币50万元。市慈善协会开展的中省市直单位职工“慈善一元捐”
活动共接收捐款9300多元。
(吴天才)
[就业与收入] 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加强。年末,全市从业人员55.5万人,比上年增长2.
2%,在岗职工13.2万人,比上年下降5.8%。职工平均工资大幅度增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2
1824万元,比上年增长4.8%;平均工资9213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93元,比
上年增长7.5%。
(傅静华)
[消费] 人们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习惯、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全市实现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287961万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29462万元,增长8%
;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8499万元,增长7.9%。
人们追求时尚、新颖、美观、舒适,服装由低档向高档多元化发展。穿的商品零售额74
064万元,占零售总额的25.7%。全市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风味食
品、绿色食品、营养食品受到人们的欢迎,肉类、家禽、水产品、新鲜蔬菜成为家常菜。春
节期间,鸡、鸭、鱼、肉不再唱主角,而是诱人的大虾、新鲜的海鲜乃至白菜、土豆和山野
菜等。到饭店订餐吃年饭成了时尚,很多人把节日大餐挪到了酒店。全市吃的商品零售额12
4831万元,占零售总额的43.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居民用于旅游
、娱乐、文体的支出比重增加,普通百姓家有了家用电脑、DVD、移动电话等信息家电产品,
家具、家电的“更换率”加快,34英寸等大屏幕彩电取代了29英寸以下的彩电。全市用的商
品零售额76684万元,占零售总额的26.6%。分行业看,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25446万
元,增长8.3%;餐饮业零售额26555万元,增长18%;其它行业零售额35960万元,与上年持平
。
(傅静华)
[住房]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居民告别平房,搬进楼房。住宅楼开始更新
换代,新住宅布局更加合理,且功能齐全、建筑装饰材料先进、居室面积较大。截止到年末
,市城区共建成房屋451.44万平方米,其中机关单位、工商饮服业用房200万平方米,居民住
宅251.9万平方米(含平房20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9.0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
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18.06平方米,增加0.16平方米。
(傅静华)
[物业管理] 截止到年底,物业企业管理的住宅物业面积136万平方米,占住宅面积的5
2.5%,连同单位对原自管产住宅进行物业管理服务79万平方米在内,物业管理服务的覆盖面
积占住宅的70%左右。黑河城区的物业管理服务工作,只限于居民住宅(含楼房一、二层为营
业用房的),其它用房没有进行物业管理。实行小区管理服务项目有清洁卫生、绿化养护、保
安管理、水电设施、排水设施、供暖设施等共用部位和共用设备的维修养护。实行非小区管
理服务项目是水电设施、排水设施、供暖设施等共用部位、共用设备的维修养护。建成区共
划分58个物业服务区。龙滨花园小区、园丁小区、财政小区、工商行小区、法官小区等8个小
区实行了小区标准化管理,面积为10万平方米左右,占物业管理覆盖面的5.5%。小区的绿化
、美化、硬化工作进一步加强,完成了7个小区的绿化工作,使小区的环境有了更好的改善。
龙滨花园小区、园丁小区、财政小区、工商分行小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被评为市级物业管理
示范小区。9月,龙滨花园小区被命名为“省级示范小区”。召开了龙滨花园小区物业管理现
场会。市政府领导、各物业企业、各自管房物业部门、各房屋开发企业、市直有关部门负责
人等60多人参加了现场会。宏志物业公司对龙滨花园小区实行全天候、规范管理,是城区物
业管理的典范。兴安物业、建兴物业、爱辉区房产物业多次受到业主的表扬。市城区的物业
管理工作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全年市城区共有物业管理企业17家,比上年增加3家,从业人员450人。对17家物业管理
企业进行了资质年审,对原有9家三级资质企业予以认定,4家临时资质到期的晋升为三级企
业3家,取消1家企业的临时资质,新批准4家临时资质物业企业。物业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进
行了岗位培训。除四方物业公司经理外,其它物业企业经理都持证上岗。管理层人员持证上
岗率达到20%。各物业企业档案资料全部实行微机管理。
加大了物业举报投诉的查处工作。根据私房管理规定、房改房维修养护有关规定和《城
市房屋装饰装修管理规定》、《黑河物业管理实施细则》等,对随意拆、改、扒、扩等侵害
其他业主利益的行为进行了查处,共查处投诉案件20多起,处理结果基本达到业主满意。
在物业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工作中,共出动宣传车60
台班次,发放物业管理解答和物业服务收费解释宣传单3万余份。全年电视台播出物业专题节
目4期、新闻报道3期,电台播出专题节目2期,《黑河日报》5次刊载有关物业管理方面的新
闻及信息。
(傅静华)
[社区建设] 全市6个县(市)区分别从实际出发,以主要街路为界线,以社区居民认同感
为纽带,以管理1000到2000户为标准,重新调整和扩大了居委会的规模,将原有328个城区居
委会合并调整为143个社区居委会。通过选派和公开选聘等形式,使一些有知识、有能力的年
轻干部走上了社区居委会干部的岗位,改变了社区干部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平均年龄由
原来的47岁下降到38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0%以上。62个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用房得到解决
。全市社区服务网点已发展到498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900人。爱辉区开展了面向老年人、
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有社区服务中心1个,街道社
区服务中心4个,站点73个,社区幼儿园2个,托老所12个。全市积极发展社区卫生事业,不
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点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有服务站点35个。
爱辉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比较突出的有龙源社区卫生服务站、金融社区卫生服务站、沈兴社区
卫生服务站。金融社区通过积极联系与协调工作,利用闲置的原黑河儿童医院建立了医疗服
务中心,免费为下岗女职工和无工作单位的妇女进行妇科体检,坚持常年为老年人免费量血
压,为无力出门的患者上门诊病治病,开设了家庭病床,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为每一位患者建
立了健康卡,真正做到了小病不出社区。全市各社区警务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有了好转,社区群防群治网络不断扩大。金融社区组建了专职3人和志愿者40人的联防巡逻
队,开展楼道文化,明示居民公约,逐步建立以楼栋为基础的防范、治保、民调三位一体网
络。全市各社区充分利用社区服务活动室、社区广场等文化活动设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
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活动。利用重大节日举办警民联欢会、春节联欢
会、广场文艺演出、秧歌表演、游艺会、体育比赛等。金融社区根据居民的爱好和特长,先
后组建了演出队、老年门球队、腰鼓队和秧歌队等,开展各项活动,寓教于乐,营造了繁荣
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全市社区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强了绿地、绿化建设。金融社区
先后与辖区单位联系出资近50万元改造社区环境,修建花坛8个,凉亭3个,绿化面积900平方
米,硬化地面1300平方米,解决150平方米室内活动场所1处,修建21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所1
处,设置健身器材10套,门球场1处。全市社区建设工作基本上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民政
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
(傅静华)
[儿少活动]
“手拉手”活动 为了更好地巩固“普九”成果,做好“控辍”工作,使贫困女童顺利
完成学业,6月1日,市妇联在黑河工人文化宫举行了“巾帼手拉手,资助失辍学女童”活动
启动仪式,仪式上10名女童与10个单位结成常年助学对子。各县(市)区妇联都举行了资助贫
困女童启动仪式。五大连池市妇联为贫困女童捐款2000元。嫩江县结成资助对子24对,贫困
女童接受了资助人捐赠的人民币2400元。全市资助贫困女童1319名。
做合格“小公民”活动 全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做合格“小公民”活动。逊克县8名小学
生身披“做合格小公民,做社会小标兵,做环境小卫士”的授带走上主街以实际行动倡议儿
童少年争做“合格小公民”,发放倡议书400余份。北安市各中、小学通过班会、队会、团会
、演讲会、朗诵会等形式,开展此项活动。孙吴县一小、二小、三小开展了以“争作新世纪
合格接班人”为主题的演讲赛。五大连池市、嫩江县、爱辉区以不同形式开展了在家庭做父
母的“小帮手”、在社会做帮人律己的“小主人”、在学校做同学的“小伙伴”、在独处时
做主宰自己的“小主人”、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做环境的“小卫士”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
活动。
夏令营活动 7月份,73名中小学生分两批参加了“小太阳赴港澳”、“我去北京上大学
”夏令营活动。学生们通过参观、游览、听讲座等切身体会到祖国的幅员辽阔、地大物博,
了解了祖国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
小书画家作品展 3月12-25日,“我心中的黑河”百名小书画家作品展在黑河博物馆展
出。此次展览由黑河市委宣传部、黑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黑河市教育局共同举办。展出
市区各中小学生的148件作品,其中书法作品62件,美术作品86件。作品从不同角度赞美了家
乡的新人、新事、新面貌,反映了小书画家对家乡的爱恋和期盼。
(傅静华)
[周末大舞台] 4月27日晚,2002年黑河市城区城市之光“周末大舞台”在黑龙江公园举
行首场广场文艺演出。之后每当周五、周六、周日晚都要举行,直至10月上旬结束,全年共
演出122场。广场文艺演出以“迎庆十六大、歌唱新黑河”为主题,采取声乐、器乐、舞蹈、
曲艺等灵活多样的表演形式,以多姿多彩的群众文艺演出为主要内容,同时开展大秧歌表演
、健身操表演、艺术作品展、露天电影放映等文化活动,讴歌全市经济社会和改革开放的辉
煌成就。
“四月迎春”、“五月鲜花”、“夏日广场”、“十月金秋”等一系列演出竞相登场。
“四月迎春”主要是一些老年人的自娱自乐演出。夕阳红合唱团组织了合唱,剑拳协会进行
了精彩表演,艺术团老人们自编自演了歌颂黑河新风貌的歌舞节目。体现了老有所学、老有
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五月鲜花”是一些企业配合“五一”国际劳动节围绕“爱我黑河
,奉献家乡”为主题的演出活动。黑河热电厂举办了“工人之声”广场演出,合唱、歌舞与
光和热一样奉献给了观众。地税、国税的干部员工利用周末大舞台宣传国家税法,和纳税人
齐歌共唱。黑河冬泳协会与俄罗斯冬泳协会的朋友在周末大舞台上同唱共舞。商联大厦的服
装经营者把室内时装和模特展现在江畔,为周末大舞台增添了新的风景。静波少儿艺术中心
、各中小学的文艺演出队以精湛的表演让周末大舞台异彩纷呈、锦上添花。“夏日广场”演
出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七月党的生日时,各单位把颂歌献给亲爱的党。“八一”建军节,市
双拥办与黑河军警开展了军民团结如一人,争创“双拥”模范城的演出活动。庆祝北京申奥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8·18”黑河旅游文化节时,歌舞、戏曲、时装表演、民间艺术演出
接连不断,此起彼伏,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十月金秋”周末大舞台百花齐放
,歌唱黑河,歌唱“二次创业”,憧憬美好未来的歌声一阵接着一阵。文化艺术与科普宣传
、道德教育与商贸结合,使得广场文化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黑河人民的精神风貌。
周末大舞台,黑河百姓的多彩乐园,已成为黑河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傅静华)
[晨练] 晨练是黑河最普及的群众性休闲活动,是黑河人参与人数最多的业余活动。每
天清晨,市区的江畔、公园、运动场都汇集了数以千计的晨练者,有做操的、练剑的、舞扇
的、打太极拳的、扭秧歌的等等,各种活动应有尽有。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天真活泼的儿
童都在晨练的队伍中。晨练在黑河已不仅仅是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还是百姓一种最好的休
闲方式。晨练从自发开始,到有组织的成立协会、团体,带动了黑河的全民健身热。黑河已
有晨练团体协会10几个,人数最多的有上1000人,少的也有近100人。会员们自购服装、自买
设备、自租场地。晨练者最初有2000多人,已增加到10000多人。晨练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
开展。
(傅静华)
[大秧歌] 黑河市城区共有7支秧歌队,其中有5支秧歌队活跃在黑龙江公园,分别是昌
平社区秧歌队、保健秧歌队、黑河装饰协会秧歌队、江畔秧歌队、夕阳红秧歌队。从年初到
3月份,市文体局组织了冰雪文化一条街老年人秧歌表演活动,共演出20余场。3月中旬开始
,秧歌队便开始每晚的活动,直到10月下旬结束。每晚18时,随着鼓点的节奏,秧歌队就开
始表演,使黑龙江公园异常热闹,锣鼓铿锵有力,唢呐悦耳动听,人们穿着整齐鲜艳的服装
,头戴美丽的花冠或小帽,手握花扇挥舞彩绢,迈着秧歌步,欢快的扭起来。猪八戒背媳妇
、赶着毛驴送媳妇、跑旱船等逗得旁观者开怀大笑。真是扭得欢,看得乐。
秧歌队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几千人,队员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离退休老干部、
老工人、老教师以及商人等,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有时3、4岁的儿童也会高兴的加入到秧歌
队伍中。秧歌队活动不仅使大家强身健体,还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信息,宣传科学知
识。每逢节庆日或大型活动时,秧歌队队员就走上街头,积极投身到活动中。在庆祝十六大
召开之际,举办了全市秧歌汇演,对优胜队进行了奖励。装饰协会秧歌队做政治广告宣传12
次,业务广告宣传27次。秧歌队活动,得到一些企事业单位及团体的大力支持,黑河市装饰
协会出资5000元,为装饰协会秧歌队买了整套锣鼓钗,发给队员从哈尔滨市购进的款式新颖
、美观大方的秧歌服。大秧歌,不仅使人们健身强体,还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使老
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孙广贤 傅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