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
政治
中国共产党黑河市委员会
组织工作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以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为重点。努力加强和改
进县以上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起草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对县以上领导干部学习的内容、
时间、方式、学习效果都做了明确要求。对各县(市、区)党委中心组学习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
二是认真搞好调研,进一步探索新形式下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对全市
6 个县(市、区)党政班子、五大连池管委会党委班子和部分市直党委、党组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情况进行调研。三是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开展帮扶解困活动。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党
的宗旨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
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继续开展“走进千万家”、“一帮一扶贫解困”、“四同”等活动。四
是为确保县(市、区)党委换届顺利进行,市委组织对6 个县(市、区)的县处级领导班子和领
导干部及后备干部进行考察。按照市委大稳定、小调整的干部工作思路,对6 个县(市、区)森
林防火专职副总指挥和民主党派换届的领导班子进行了配备。五是进一步抓好试用期制度的贯彻
执行。对2001年以来提拔的81名处级干部进行了试用期考察,并提出了任用意见。六是以迎接中
组部《干部任用条例》工作检查和省委“两风”建设暨《干部任用条例》督察组检查为契机,对
市委近年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全面自查,对干部考察文书档案和干部档案进行了清理,并提
出了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杨德成 郑海波)
干部制度改革
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制定出台了《深化党政干部
制度改革八项制度》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形成了全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比较完整
的规章制度体系,使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制定下发《黑河市任职试用期
干部管理试行办法》、《县(市、区)委全委会议投票表决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正职人选暂行
规定》和《黑河市市直党政群机关科级领导职位竞争上岗实施办法》,促进了干部工作制度化、
规范化。积极推进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共有113 名市直党政群机关干部通过竞争上岗走上科
级领导岗位。
(孙连鹏)
干部教育培训
2003年,全市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209 期,培训干部14 933人次,占全市干部总数的38.5%,
超额完成了每年培训在职干部五分之一的任务。培训县处级领导干部790人次,占全市干部总数
的99.2%.举办十六大精神培训班18期,培训1 918 人;举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轮训班41期,
培训3 090 人;举办年轻干部培训班14期,培训939 人;举办女、少、非干部培训班4 期,培训
300 人。其中,市本级举办培训班27期,培训1 543 人次。选送72名干部参加了上级部门举办的
干部培训班培训学习。其中,厅级干部29人次、处级干部35人次、科级干部8 人次。制定了《县
处级领导干部调学、督学、考学制度》,坚持并推行了党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赵恒才)
干部监督
一是加大《干部任用条例》学习贯彻力度。组织各级领导班子中心学习组进行了专题学习;
结合干部短期培训对领导干部进行了《干部任用条例》知识培训,举办了全市《干部任用条例》
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全市干部群众1 600 余人参加了中组部《干部任用条例》知识竞赛;组织各
县(市、区)委和市各党(工)委党组负责人参加的《干部任用条例》征文活动,收到征文46篇,
在《黑河日报》上发表了6 篇。二是健全和完善了干部监督制度。对近年来出台的干部监督制度
进行了清理和规范,以市委名义出台了《民主集中制监督检查》、《重大事项报告》、《经济责
任审计》、《干部谈话》、《组织函询》、《正职监督》、《监督巡视》、《选拔任用干部工作
纪律》、《干部监督信息交流》等九项监督制度,健全和完善了干部监督的制度体系。三是抓好
《干部任用条例》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对2000年以来新提职干部的档案材料进行了审查,对有
关任用材料进行了收集、补充和整理;对全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综合,
制定并落实了整改措施。结合“两风”建设,对6 个县(市、区)委和40个市直党委(党组)贯
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情况进行了检查;加大了案件查处力度,批转群众反映干部及干部任用
方面的信访26件次,对14起群众信访件进行了调查核实。四是切实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协
调落实了2003年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市县两级审计部门共对117 名处(科)级干部进行了经
济责任审计;责成11个党委(党组)就群众反映领导干部的问题进行调查了解,并向市委作出书
面答复;对4 名处级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
(李东海)
知识分子工作
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构,成立了
新的黑河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黑河市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试行党政一把手抓人才工作目
标责任制,制定了《黑河市县(市、区)党政一把手抓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二是努力营造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黑河日报、广播电台
和电视台等宣传媒体作用,加大对优秀知识分子的宣传力度,提高专业人才的社会地位。进一步
加强领导干部联系高级知识分子工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级领导干部联系高级知识分子
工作的通知》,市级四大班子领导共联系高级知识分子41名。继续开展慰问百名知识分子活动,
召开了20多名高级知识分子、市级拔尖人才和优秀专家参加的迎新春座谈会。三是切实加强专业
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黑河市2001-2010 年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举办了全市
和市、县两级拔尖人才及高级知识分子党的十六大精神培训班,培训40余名拔尖人才和部分高级
知识分子。积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加强了对俄科技交流和高新技术、人才智力引进工作。共引
进14个项目的国外技术与人才,有的项目还是“十五”计划攻关项目。四是建立有效载体,充分
发挥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在推进黑河“二次创业”中的重要作用。继续开展好农业科技人员“指
导百户、联系十户”活动,全市共有1 100 多名农业科技人员参加到这一活动中来,直接联系农
户9 800 多户。在教育和卫生系统开展“城乡结对、支教助学”和“城乡结对、送医下乡”活动,
参与到这两项活动的城镇教育单位共有63个,指导农村学校94个;城镇卫生单位31个,指导农村
医院46个。进一步抓好科技与经济对接工作,确定对接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王俊龙)
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一是紧紧围绕市委工作中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新加强。制定了《乡村干部2003-2005
年“素质升级工程”实施方案》。有2 585 名乡镇干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753 名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达到高中、中专以上学历,分别占乡镇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70% 和68%.
举办了“全面建设小康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组织考察团(组)到外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下
派128 名乡镇干部到村任职,有143 名村干部被“上挂”到乡镇部门锻炼;编辑《优秀乡村书记
风采录》,供农村基层干部学习,使乡村干部素质升级工程扎实推进。制定了《村党支部议事规
则》、《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等五项制度,“两委”关系进一步理顺。二是全力推进了街
道社区党建工作,社区“三无”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召开了全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会议,下发
《黑河市社区党建示范点标准》和《关于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建立健
全了社区党支部集体决策、党支部委员会议事规则、流动党员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社区党支部
的办公用房问题全部得到解决,有115 个社区解决了活动场所,有80个社区党支部具备了现代化
办公条件,56个社区配备了整套党员电化教育设备。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择优选派等方法
选任社区干部,使社区干部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素质明显提高。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38
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0% 以上;社区干部大中专文化程度以上的有253 人,占54% ;平均
年龄36.8岁。成立了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驻社区单位共同参加的党建协商议事机构,并
明确相应的工作制度和职责。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116 个,社区文化站和医疗站近90个,
有效地推动了社区服务和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爱辉区金融社区示范点,得到省领导杜宇新的高
度评价,被省委命名为先进社区党组织。三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党组
织组建率和党建工作覆盖面显著提高。制定下发《关于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实
施意见(暂行)》和《关于切实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带工建”工作的通知》;在私营企
业中建立党组织78个,组建率达87% ;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建立党组织24个;在大型集贸市场建
立个体工商户党组织8 个。截至2003年12月初,全市有职工50-99 人之间的私营企业建立党组织
的21个;职工100 人以上的私营企业建立党组织的22个。总结了北安市在私营企业开展“引、促、
建”活动和“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嫩江县在个体工商户中开展“四带”活动的好做法,召开
专项会议进行推广。四是创造性地开展了党员“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提升了党员队伍建设整
体水平。以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为重点,继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深入探
索特殊类型党员管理模式;强化定期检查与指导,严格把关,发展新党员工作重点突出,质量较
高。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以“三争三促十到户”为内容的党员“三个
代表”责任区活动基础上,在街道社区、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中开展党员“三
个代表”责任区试点工作,找到了在新形势下更好发挥党员作用的有效载体。《黑河日报》、黑
河电视台、《黑龙江日报》相继介绍了黑河市开展“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情况。2003年,黑河
市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王冠中)
党员电化教育
一是充分发挥电化教育优势,宣传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购买、自制、复制、播放有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电教片33部。二是加强电教网络建设。全市村级网络普及率已经达到100%,
超过全省平均13个百分点。城市党员电教网点普及率已经达到88%.社区党支部143 个,其中115
个社区解决了活动场所,建立党员电化教育播放网点占社区党支部总数的23%.三是开展了实用技
术培训活动。共举办电教科技实用技术培训班53期,播放科教片34部,培训人数17 490人次。全
市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电教科技示范基地93个、电教科技示范户868 个。
(李树田)
干部信息工作
一是加强了组织部门统计工作。推广应用了新版《全国干部人事统计管理系统》和《中国共
产党基本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对全市组织部门统计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完成了2003年度
干部统计和党内统计工作,编制了《2002年黑河市干部、党内统计资料》,较好的发挥了统计服
务的作用。二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市委及县(市、区)委组织部被中组部批准为
国家一级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单位,实现了干部人事档案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一年来,收集归档干部人事档案材料9.7 万份;整理干部档案1.1 万卷;接收转递干部人事档案
1 055 卷;投入资金6 万元,进一步改善了干部档案的保管保护条件,实现了“四室”分开,
“六防”设施齐全;加强了干部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利用干部档案1.8 万卷(人)次;采集
干部信息4 000 余卷,提供干部信息1.2 万条;开展了干部档案的审核工作,审核干部人事档案
2.2 万卷。三是加强了业务知识的培训。全市有2 人参加了全国组织部门统计业务培训,12人参
加全省党内统计业务培训,9 人参加了全省干部档案业务培训;进行了四期干部档案业务知识讲
座,培训组织人事干部180 人。四是认真做好干部工资协审工作,共协审干部工资1 300 人次。
(张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