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中国共产党黑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黑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概况]


  2003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在市委的领导下,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全面落实中、省、市委关于深入
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全市
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制定下发了《关于2003年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实施意见》,对省纪委提出的“领导干部不
准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投标”等7 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了15个责任部门。
认真组织落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企业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的工作机制。狠抓责任追究,全市共追究63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6 人,乡科级干部57人;给
予纪律处分59人,组织处理4 人。


[廉洁自律工作]

  狠刹奢侈享乐、铺张浪费歪风。组织全市各级联合检查组进行了近20次明查暗访,对177 台
违纪车辆进行了处理,立案查处“小金库”案件14起,收缴违规资金25万元。坚持“两个明确、
一个严格”,纠正不符合出国(境)的团组2 个,涉及处级干部2 人,节约资金3 万元。对领导
干部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小汽车问题开展专项清理,初步掌握市直机关共有超标准配备小汽车的
单位26个、62台车。认真实施了“三必谈”“三必做”制度,并建立了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
要负责人谈话制度。全市先后对174 名新提拔任职的处、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廉政教育谈话,对
10名处、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97名新调整的处、科级一把手在本部门职工大会上分别
进行了廉政承诺。对市直的11个部门开展了党风巡视工作。发现和掌握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问题
26个;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23条。建立和完善了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信息库。


[查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省纪委《拓宽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便民利民十项措施》和《提
倡鼓励实名举报工作意见》,继续坚持“信访三下乡”、深入基层接访和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
度,开展了制止奢侈浪费、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等专项举报、调动群众监督和参与反腐败的积
极性。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妥善解决群体访、重复访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一
步加大案件查办工作。一是加强学习,正确认识案件查处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二是广辟案源,
多挖渠道挖掘违纪违法案件。三是服务大局,扎扎实实开展查办案件工作。四是围绕中心,进一
步加大惩治腐败力度。五是标本兼治,加强源头预防腐败和综合治理。六是加强建设,提高办案
队伍的整体素质。继续重点查办了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违纪违法案
件。着重查办了建设工程、土地使用权出让、物资采购领域的案件;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国有
资产严重流失的案件;领导干部伙同或支持其亲友非法敛财的案件,严重腐化堕落的案件和司法
人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案件。严肃查处了基层干部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积极配
合省纪委专案组查办了宋占彪、马德玉及东北亚能源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违法违纪案件。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格执行“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
合法”的要求,加强案件审理,保证了办案工作依纪依法进行。加强了对查办案件工作的领导,
完善组织协调机制,集中力量查办大案要案,形成了反腐败的整体合力。

  2003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群众举报1 304 件(次),初核重要违纪线索268 件,立案
查处违纪违法案件341 件;涉及党员265 人,党员立案率4.77% ,涉及监察对象183 件;立案查
处县处级干部13人,乡科级干部67人;查办大要案117 件,占立案总数的34.3% ;现已全部结案,
处分违纪人员333 人,其中受党纪处分的227 人,党内警告99人,党内严重警告74人,撤销党内
职务5 人,留党察看25人,开除党籍24人;受政纪处分的136 人,警告47人,记过23人,记大过
19人,降级15人,撤职19人,开除留用察看3 人,开除10人。通过查办案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
273.6 万元。

[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集中整治农村“三乱”,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15 872万元,比改革前减少7 706
万元,减负比例为32.68%,农民人均减负114 元。认真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全市406 所中小学都
实行了收费“公示制”,查处违规案件7 件,处理责任人9 人,清退违规资金7.1 万元。开展了
“正行风、促发展”民主评议行为工作。制定下发了《工作方案》,聘请了20位特约监督员。开
通了“行风热线”,现场解决问题1 721 个,事后协调解决问题47个。举办了“正行风、促发展”
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活动,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1 500 余条。继续治理了医药购
销领域不正之风,严厉打击经销假劣药品行为。全市取缔非法药品生产经营户65个,清理收缴销
毁假劣和过期药品、医疗器械521 种,价值17万元,药品零售价格平均降幅19.8%.组织21家医疗
机构参加了第二轮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招投标品种278 个。已购入第二轮中标药品203 余万元,
中标药品实现进销差价收入97.8万元。


[执法监察工作]

  对国有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进行执法监察,全市共出让土地64宗,出让
面积15.21 公顷,获土地收益4 387.45万元。继续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全市实行招投标的
新建工程共计76项,招投标率达到100%. 加强了对重大事故的查处,共参与查处重特大事故6 起,
处分52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48人,移交司法部门处理4 人。对各类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
了执法监察,确保了全市近1 200 万元资金物资专款专物专用。


[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工作]

  重点是加强对依法行政的监督,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落实了《黑龙江省行政执法责任制试
行办法》、《黑龙江省持证执法和监督规定》、《黑龙江省规范行政执法条例》。对全市收费和
行政执法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5 项,纠正超标准收费9 项,涉及金额93万
元;减免收费41项,年减负72万元;查出乱收费和违反财经纪律涉及金额170 多万元,并对有关
问题进行了整改。查处和纠正不规范行政、行政不作为等问题37项。大力推行了“六项制度”,
优化服务环境。通过明查暗访等形式在全市开展了3 次检查,树立了农行、技术监督局等先进典
型,促进了“六项制度”在全市党政机关、执法执纪部门、窗口单位的全面推行,改进了服务,
提高了规范行政水平。


[反腐败源头治理工作]

  强化教育构筑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建立了党风廉政宣教工作大格局制度,初步形成了齐
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了反腐倡廉宣传。在各级新闻媒体发表反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
败工作情况的消息、通讯、言论等各类文章124 篇,发图像新闻268 条。深入开展了“学党章、
促廉政、树形象,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诚实践者”主题教育活动。全市共宣传党风廉政建
设先进典型46个,发表相关稿件50余篇,召开座谈会、举办廉政讲座、党课等165 次。组织全市
3 万余名党员干部观看了《慕绥新、马向东腐败案》、《扭曲的人生——李真贪污受贿案剖析》
等警示教育专题片,在黑河市直、爱辉区、北安市、嫩江县组织2 600 余名党员干部观看了大型
反腐倡廉话剧《最后一夜》。向全市处以上干部赠发了廉洁从政行为规范读本《道一声珍重》,
下发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手册》600 册。组织全市9 360 名党员干部参加了测试,参测率
达到了党员领导干部的95% 以上。

  深化改革,加强源头治理。积极协调推进了财政制度、行政审批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加强了对权力的制约、资金的监控和干部任用的监督。继续推进办事公开制度。全市951 家企事
业单位实行了厂务办事公开,推行面达到98% ,全市62个乡镇,558 个行政村,100%实行了政务、
村务公开。其中,达到规范化的村551 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8%.

[推进“两风”建设工作]

  下发了《中共黑河市纪委监察局“两风”建设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抽调
9 名干部组成了综合组和督察指导组。深入6 个县(市、区),11个乡(镇),19个服务窗口单
位,12个国有、个私和外来投资者企业,对“两风”建设工作,环境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组织
暗访组行程近千公里,对黑河市区及6 个县(市、区)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公车私用、公
款吃喝、网吧管理、非典检查、执行“六项制度”等进行了暗访。暗访出6 个方面的问题,制作
了《暗访记实》并在媒体上进行了曝光。有关部门按市纪委要求对违规的人和事进行了处理。同
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健全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如下发了《党员领导干部考廉实施意见》、《黑河市机关工作人员十不准》、《党员领导干部带
头移风易俗严禁大办丧事的规定》等。

[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争做“四型”干部为重点,以“两风”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
了自身建设。针对查摆出“两风”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整章建制,建立长效机制。在全
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了“五查五比”、“四争做”活动。通过查思想、比境界,查工作、比贡献,
查作风、比廉政,查纪律、比形象,查陋习、比文明,争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诚实践者,
争做党的忠诚卫士,争做人民好公仆,争做好公民,促进了工作作风转变。加强了业务培训。全
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 期,培训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170 余人。进一步转变作
风,加强调查研究。市、县两级纪委机关干部形成调查报告116 篇。全市还采取深入基层挂牌接
访、“一帮一”扶贫解困、包扶受灾村等形式,加强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