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工作
残联工作
概况
2003年黑河市残疾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残联的指导下,深刻理解党
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实质,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把黑河人民热切期盼的事情办好”的工作主题,继续落实全省残联“举旗开路、抓纲迈步、
上靠下联、团结争先”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全面推进省、市提出的“助残
行动”帮扶贫困残疾人康复、农村扶贫工作各项任务,实现了残疾人就业率有所提高,残疾人康
复水平有所提高,残疾人脱贫能力有所提高,各项残疾人工作都有所提高的工作目标。在2003年
全省残疾人工作目标管理和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评中,黑河市均为优胜单位。
康复工作2003年,为26名肢体残疾人,7 名脑瘫儿童,21名智力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全
市定点医院和非定点医院共实施白内障手术387 例。各县(市)、区定点医院均设立低视力康复
部,为40名低视力患者配用了助视器。全市共收训聋儿18名,培训家长18名。全市为14名贫困聋
儿配戴了助听器,聘请省专家为20名聋人进行听力检测、为9 名聋人配制耳膜和助听器;为10名
假肢安装者进行检查、为5 名肢残人装配了假肢、向42名残疾人赠送42台轮椅。在北安市、爱辉
区进行精神残疾防治康复试点。其中爱辉区对精神残疾患者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档案填制表卡,
在社区内设立了精防康复工作站。共为各类残疾人提供用品用具7 个品种、604 件。嫩江县采取
社会化服务试点,建立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中心,减免费用为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盲人按
摩、用品用具供应四位一体服务。在城镇依托残联诊所、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关氏正骨所、铁路
医院等,在农村依托各乡(镇)卫生院建立了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扶贫工作一是市、县两级分别制定了黑河市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全市共有1 235 名贫
困残疾人解决温饱。嫩江县开展政策扶贫保障了农村残疾人基本生产生活的需求。其中协调减免
工商管理费4.7 万元、减免税19万元、减义务工7.6 万元、统筹费6 万元。二是继续开展“一帮
一”“结对子”活动,全市共结成2 355 个对子,投入帮扶资金88万元。逊克县把贫困残疾人全
部纳入包扶之中,为171 人结帮扶对子,救济扶助93人。三是着力解决城镇贫困残疾人享受低保,
共有3 087 名城镇贫困残疾人享受低保,年享受低保金266 万余元。爱辉区将符合条件的371 名
残疾人纳入低保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嫩江县把671 名残疾人家庭纳入低保。四是在市本级和五
大连池市创建扶贫基地,已完成前期工作并向省申报康复扶贫贷款。
就业工作全市新安置残疾人就业127 名,市本级扶持一名残疾人开办养殖场初见成效。嫩江
县培训12名盲人,其中5 人就业。劳动技能培训72人次。
逊克县举办三期缝纫、编织、理发培训班,培训14人。爱辉区福利企业就业20人,有106 人
通过个体就业解决生活问题。孙吴县就业所正式挂牌开展工作,同时还举办了电脑、按摩、法律
讲座等各类培训班。全市共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40.5万元,其中:嫩江县17万元、爱辉区0.4
万元、逊克县1.1 万元、五大连池市63万元、市本级19万元。
教育和培训工作全市共有适龄儿童少年472 名,就学448 名,就学率95%.市本级、嫩江县继
续开展“特困残疾人子女助学”、“福彩孤残助才”工程,累计资助学生1 020 名,资助资金16.73
万元。逊克县采取民政福彩捐助、社会各界赞助、残联给予适当补助的助学模式,共资助农村残
疾学生85人、贫困残疾人子女66人。
宣传文体法制维权信访等工作全市4 篇新闻稿件参加省第三届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活动,
获二等奖3 个,优秀奖1 个。北安聋哑学校积极参加全国弱智、盲、聋学校学生艺术汇演节目评
选,其中一个节目被省录选。各县(市)、区被录用稿件共计113 件次。《黑河日报》刊发嫩江
县6 篇、五大连池市4 篇、北安市4 篇、逊克县3 篇、爱辉区3 篇、孙吴县1 篇、市本级48篇。
《黑龙江日报》刊发嫩江县2 篇。省残联工作通讯刊发嫩江县2 篇、市本级2 篇。黑河电视台专
题新闻播嫩江4 次、市本级24次。省《博爱》杂志刊发嫩江县1 篇、北安市2 篇、五大连池市3
篇、孙吴县1 篇、市本级2 篇。全市有两个司法所被授予全国“残疾人维权示范岗”。嫩江县、
市本级向市、县法律援助部门送达4 起维权案件,依法维护了残疾人合法权益。全市信访工作保
持了良好局面,全年无进省、进京访案件发生。
组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县级残联组织均按编制配齐了工作人员,北安市、逊克县、嫩
江县、爱辉区还配置了副理事长和副科级工作人员。爱辉区、北安市召开了代表大会,组成了新
一届主席团和执行理事会。各县(市)、区各专门协会均已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残联组织全部
建立。嫩江县综合服务设施基本完善,已开始启用。五大连池市综合服务设施正在建设,逊克县
国家匹配资金已经到位。
认真贯彻第十五次全省残联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助残行动”方案。省、市委“助残行动”
工作部署后,市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宣读了全市“助残行动”方案,常务副市长张宪军做了
动员讲话,对“助残行动”进行总体部署。嫩江、孙吴两县工作积极,行动迅速,在短时间内召
开开展“助残行动”工作会议。嫩江县签订了《农村残疾人扶贫管理责任承诺书》,孙吴县召开
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布置全县的“助残行动”。北安市、逊克县、爱辉区、五大连池市相继制定
方案分解任务指标。
各县(市、区)认真落实市委提出的做好“帮扶贫困残疾人”办实事活动,着力解决残疾人
冬春取暖、残疾人就业和贫困残疾人子女减免学杂费问题。全市共有1 046 个贫困残疾人需解决
取暖问题,通过采取乡(镇)、村解决农村残疾人,包扶单位和民政部门解决城镇残疾人的办法,
基本解决了这部分残疾人的需求,保证了他们基本生活,全市共有816 名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
子女需要减免学杂费。市、县两级分别与教育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各地教育部门已将此事纳入日
程,制定相关减免政策。市残联积极努力做好市区残疾人摩托车取缔后的稳定工作,及时向市委、
市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市委副书记韩伟亲自主持会议动员在市区内由市、区两级党政机关、中
直单位开展帮扶残疾人活动。中、省、市、区单位与86个贫困残疾人结成帮扶对子,建立帮扶关
系,已投放帮扶资金17万余元,维护了社会稳定,缓解了残疾人的生活困难。在“助残日”和元
旦、春节期间全市共走访慰问754 个残疾人家庭,送慰问金12.2万元、大米0.8 万公斤、白面1.1
万公斤、豆油0.11万公斤。
自身建设全市两级残联组织工作整体水平、干部队伍素质、工作求实态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和改善。残疾人工作在社会地位上、在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程度上都在不断提高和引起更大的关
注。乡镇、街道残联工作已进入规范化轨迹,残联组织工作者业务日臻熟练,经过几年的总结已
探索出一条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科学之路。爱岗敬业思想、政策观念、执法能力也在进一步增强和
规范。县级残联组织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嫩江县各项工作定位水准高,主动意识强,开拓
进取,各项工作均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