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
[概况]
全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按照年初确定的“强基层、
打基础”的工作定位,认真开展“非典”防治工作,切实保护群众利益;认真落实扶持政策,促
进了个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保证了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大力推进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基层所
规范化建设、行政执法监督、信息化建设、登记制度改革这“五件大事”,有效的提高了执法效
能;公正执法,严厉打击了各种违法活动,全系统共受理案件4 453 起,有效地维护了公平竞争
的市场经济秩序;深入开展“两风”建设,促进了队伍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李家声)
[“非典”防治工作]
全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坚持以防治“非典”相关的药品、食品为重点,严厉打击利用防
治“非典”名义从事违法经营活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 098 人次,出动车辆194 台次,检查
市场主体1 207 户,查处违法案件58件,保护了群众利益,维护了社会稳定。
(李家声)
[企业登记管理]
2003年,全市共有内资企业2 704 户,外资企业17户,私营企业707 户,个体工商户22 940
户,全年度发展内资企业220 户,私营企业270 户,发展个体工商户5 217 户。2003年全市应检
企业为2 555 户,其中法人企业1 565 户,营业单位990 户,实检2 427 户,占应检企业的95%.
出动检查人员135 人次,对364 家企业及个体户进行溶剂油使用情况的检查,对一家使用单位进
行了安全教育。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查处无照经营专项治理工作,发现无照经营行为1 200
起,立案查处230 起,其它全部限期整改补发了营业执照,有力地规范了市场准入行为。
(李家声)
[集贸市场专项整治]
全市共出动工商执法人员567 人次,出动车辆174 台次,检查市场14处,餐饮业228 户,取
缔含有野生动物字样的招牌和菜谱38个,同时与业户签订责任状130 份。加强了对重要商品市场
的清理整顿,共出动执法人员1996人次,执法车辆439 台次,检查各类市场主体2 300 户,收缴
并销毁毒鼠强等违禁杀鼠剂2 万袋,合计165 公斤。清除执法壁垒3 处,补办营业执照220 户。
(李家声)
[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
共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业户785 家,查办农资违法案件106 起,有力地保护了农民利益。开展
了以食品、药品、保健品、家用电器、建材等商品和区域性制假等仿冒商品的清理整顿。共收缴
各类仿冒商品1 200 余件,没收虚假宣传单4 200 份,没收假冒商品包装袋2 400 个,立案18起。
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废旧金属回收、机动车修理、出租汽车、汽车配件等行业开展了全面检查。
共查处案件5 起,没收报废汽车11台。全市共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204 起,端掉各类黑加工
点17处,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42 万元。
(李家声)
[反不正当竞争]
重点查处了供电、供水、电信、银行、保险等公用事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共查处移动通信、
自来水、银行等公用企业违法案件8 起,切实维护了公平竞争秩序。
(李家声)
[商标广告监管]
全市共办理各类商标案件53起。共查处违法广告案件57起,罚款8 万元。同时强化了广告监
测工作,健全了广告监测网络。
(李家声)
[法制工作]
全市各级工商法制科(股)严把案件审核关,全年没有出现错案和败诉案件。同时,按上级
要求,制定了《黑河市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方案》,强化了执法监督体系建设。
(李家声)
[“12315”申诉举报网络建设]
各地按上级要求,加大了“12315 ”申诉举报网络建设力度,认真受理消费者申诉案件,2003
年全市接待消费者咨询5 042 次,受理举报、申诉3 917 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3万元。
(李家声)
[市场长效监管机制]
各地能按要求相继建立了《商品退换制度》、《肉禽食品索证验物制度》、《服务承诺制度》
等一系列商品市场监管制度。嫩江局还率先推行了市场预警制度和先行赔付制度。各地的经济户
口管理日趋完善,市场监督管理激励制约机制逐步确立。
(李家声)
[基层所规范化建设]
各县(市)区工商局按上级统一部署,大力整合工商所,全系统基层工商所由78个精减到55
个。同时,加大投入,总计投入资金475.9 万元,购置改建基层工商所13处,购置计算机54台,
摄像机6 部,有效地促进了工商所综合执法效能的提高。
(李家声)
[行政执法监督]
全市工商系统进一步完善了执法监督专题推进组织体系。全面实施法制工作“一把手”工程,
建立了由71名专兼职法制员组成的市(2 人)、县(14人)、所(55人)三级法制监督网,完善
了监督制度体系和督办检查机制。
(李家声)
[信息化建设]
市局在全市率先开通了政府网,实现了政府工作平台与省工商局的网上联通。建立健全了
《黑河市工商局计算机维护、病毒预防及网络运行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加大了投入,先后两
次对局内的局域网进行了改造,客户终端增加到了42个。设立IP电话31部,达到了省局信息化推
进工作的要求。
(李家声)
[收费制度改革]
市本级在黑河合作区分局试行银行代收费的基础上,已全面实现银行代收费。2003年,全市
工商行政收费为2 322 万元。各县(市)局都能按着省局的规定,及时足额的上缴资金,百分之
百地完成了上缴任务。
(李家声)
[教育培训]
市局坚持两月一考,严格考试程序,严肃考场纪律,公布考试成绩,并将自学考试成绩纳入
目标管理,年冬兑现奖惩,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市本级已有900 人次参加考试。另外,北安
局坚持案卷评比,孙吴局实行每季一考等作法,对提高干部职工业务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李家声)
[“两风”建设]
全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能够按照省、市“两风”建设工作会议及省局“两风”建设电视
电话会议精神要求,对“两风”建设进行了精心部署,认真查摆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力求工作
实效。通过开展“两风”建设,不仅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还进一步转变了队伍工作
作风,增强了服务意识,加大了服务力度,市局在认真执行六项制度的基础上,依据有关精神,
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特事特办,为医药经销、亚麻加工、农贸销售等10户企业在短时间内办
理了营业执照,受到投资者的好评;加大了实施再就业工程力度,各地普遍设立绿色通道,落实
优惠政策。全市已为755 户持有《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办理个体登记,免收规费43万元;加大了
支持国企改革的工作力度,于2003年10月,在孙吴县工商局召开了由当地政府主管领导及经贸委
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孙吴县工商局树立服务观念全力支持国企改革”现场会。受到当地党委政府
的肯定;加大了对会员的服务力度,市个私协会主动为广大会员着想,率先与银行、卫生、保险
等部门协调,使会员在就医、保险、通讯、货运、美容美发、洗浴等方面享受优惠服务,得到会
员拥护。
(李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