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外经贸

外经贸



[对外贸易]

  据海关统计,2003年全市进出口完成10 902万美元,同比下降23.2% ,完成全年计划的64%.
其中:进口4 531 万美元,增长2.5%,出口6 370 万美元,下降36.3% ,边境小额贸易完成总值
6 616 万美元,同比增长13.2% ,其中:进口4 282 万美元,同比增长7.8%,出口2 334 万美元,
增长24.6% ;一般贸易完成1 061 万美元,同比增长123.5%,其中:进口250 万美元,同比增长
8.4%;出口811 万美元,增长232.8%;边民互市贸易完成3 225 万美元,同比下降59% 。全市外
贸运行呈现明显的波浪型发展态势,年初伊始,外经贸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各项指标全面上扬,
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实现2 498 万美元,同比增长12.4%.其中:进口1 269 万美元,同比增长
5.8%,出口1 229 万美元,同比增长20.1%.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自4 月份始,外贸进出口额
大幅度下滑,其中4 月当月实现进出口贸易额527 万美元,同比下降59。5%,5 月份实现421 万
美元,同比下降60.8%.自6 月份起,外贸额开始止跌回升,基本止住了下滑的趋势。进口商品主
要有旧钢轨、木材等,新增了铜、铝等有色金属。出口商品主要以水果、蔬菜等为主,同时,大
米、大豆、机电产品等产品出口出现了好的势头。进出口货物涉及俄罗斯、乌克兰、韩国、美国、
日本、荷兰、台湾、意大利等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的1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哈尔滨、满洲
里、太原、大连、上海、天津、青岛、北京等8 个海关;采取了江海运输、铁路运输、汽车运输、
空运和其他运输等5 种运输方式。各县(市)对外贸易发展总体趋势不平衡,尤其是口岸县(市)
完成贸易额比例小,对全市贸易的拉动不大。北安市和五大连池市发展势头良好,分别实现贸易
额884 万美元和135 万美元,同比增长125%和796%;嫩江、逊克、孙吴3 县下降幅度较大,嫩江
县完成125 万美元,下降60。9%;逊克县完成100 万美元,下降73% ;孙吴县完成22万美元,下
降58%.

(丁荟语)


[利用外资]

  审批外商投资企业1 户,合同金额18万美元,合同外资额5 万美元,为中俄合资从事木材加
工的企业。为利用外资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认真研究和筛选一批项目,推荐给省外经贸等部门,
纳入全省专项招商活动中,为顺利引进外资做好前期准备。

(丁荟语)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全面推进对外经济技术水平。境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项目审批6 项,合同金额7 317 万美
元,合同外派劳务1 455 人,分别为上年同期55% 、2 076%和55%.年初双边地方政府会谈中确定
了22个合作项目,经双方责任领导和承办部门沟通努力,都在有序地向前推进,农业合作、开发
阿州森林、矿产资源等项目正在落实操作前的准备工作。蓝天公司、海神公司、东海公司、宏博
公司在俄哈巴、阿州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取得良好成效,全年共采伐12.4万立方米,进口木材5
万立方米;爱辉区和逊克县在俄阿州农牧业综合园区项目已投入150 万元人民币,建设了大棚和
温室,已产各类蔬菜248 吨。肖氏经贸公司在布市投入60万元人民币独资开展蔬菜种植,已产1
828 吨蔬菜投放市场;北辰经贸公司与布市波尔拜克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开展塑料编织袋生产,双
方50万美元资金全部到位,已生产塑料编织袋200 万条。榕福经济贸易公司在俄布市承建90街5
600 平方米住宅,兴建经济贸易公司承建布市建筑承包股份公司48套住宅楼一期工程如期建设。
松花江林管局在阿州三年内采伐加工100 万立方米木材项目、国土部门在俄阿州加林矿从事铁矿
开采项目等一批对俄重点合作大项目都已进入前期筹备阶段。在巩固和推进重点合作项目的同时,
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发展一批后备项目。在对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新西伯利亚、赤
塔、莫斯科、伏尔加格勒、雅库茨克、阿穆尔州等地考察调研时,研究确定了针对不同地区开展
经贸合作的重点项目,与俄赤塔州签订了1 万公顷260 万立方米的森林采伐及年进口3 万立方米
桦木合同;与新西伯利亚市签订了中方引进优良树种和植被、开展建筑工程、金融结算及保险领
域合作意向;与伏尔加格勒市签订建立中医诊所、建立中药销售基地和药厂、开展房地产开发项
目的协议。

(丁荟语)


[引进优化主体]

  组团参加专项招商活动,先后组团赴上海、北京、浙江、福建、山东、河北等省市及沿边口
岸城市绥芬河、满洲里等地与当地政府及企业对接,主动推介项目,寻求商机和合作伙伴,引进
经贸经营主体。2003年有18家外埠企业来黑河注册公司从事边贸。依托合作区高耗能园区,落实
了丹东的鑫和、光明、鼎金、金泰4 家工业硅冶炼厂,到园区内开办企业。对边境小额贸易企业
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年检对不符合条件的24户企业取缔经营权。

(丁荟语)


[创造经营条件]

  市外经贸局与黑河检验检疫局共同努力,帮助企业向国家检验检疫总局申请到黑河口岸3.5
万吨大豆进口检疫许可;相关部门向上协调,为黑河口岸申请到进口钢轨、钢管等重要商品登记
证、环保证12万吨;黑河海关协调哈尔滨海关对黑河口岸进口旧钢轨给予特殊倾斜政策;检验检
疫局赴嫩江糖厂进行现场商品检疫,方便了企业,增加了出口量;协调海关等部门实行在企业交
纳保证金后,进出口货物实行卡口一次放行。政府设立了200 万元边贸担保贷款资金,向省外经
贸厅推荐6 家信誉好、经营能力强的本地企业,纳入全省担保贷款支持企业名单。组织参加了6
月15—18日的网上哈洽会,网上签约16项,签约总额2 465 万美元;黑河市50多家企业信息录入
哈洽会网站,上网招商项目59个;网上发布信息5 000 多条,举办网上洽谈会议17次。

(丁荟语)


[优化环境]

  加强并推进与阿穆尔州行政公署年度会谈工作制度。进一步构筑金融结算通道,经积极争取,
于3 月份中国银行黑河分行与俄远东外贸银行率先在全国试点开展了本地结算业务。逐步放开民
贸经营,民贸报关公司已由过去的2 家企业增加到3 家。重点抓了互贸区的延伸工作,互贸区延
伸到市区的申请已经得到省政府的批复。涉外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加快通关速度和简化验放手续,
实行民贸人员货物通道分流。在5 、6 月份黑龙江枯水期,协商俄方同意,用客船替代轮渡运输
果蔬,基本保证了果蔬等易腐易烂商品的及时出境。坚持找准定位、强化服务的原则,外经贸局
把行政审批审核事项进一步减少为3 项,并实行零收费。在“非典”期间,坚决控制疫区人员流
入和地方人员的流出。由于措施及时得力,黑河口岸在全省25个口岸中率先恢复开通。建议市政
府成立了贸促会、国际商会机构,增设了编制,原经研中心所分管的东欧研究所整体划转到外经
贸局管理。及时完成政策性、规范性文件清理,对国家、省新近出台和调整的政策法规进行了搜
集整理,汇编成册,印发给企业。为了强化政策研究和信息反馈工作,设立了外经贸简报,建立
了外经贸局网站,定期向市领导及边贸企业提供经贸政策及市场信息。

(丁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