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扎根鄂乡的上海知青冯国庆和他的妻子莫代凤

扎根鄂乡的上海知青冯国庆和他的妻子莫代凤



  冯国庆这个人,新鄂乡谁都知道,他是上海、齐齐哈尔、北安150 多名下乡插队知青中,唯
一留在新鄂乡扎根不返城的老知青。为啥?是鄂伦春族姑娘莫代凤拴住了他的腿。

  冯国庆兄弟4 人,排行老大,1969年17岁的他,首批从上海下乡插队到逊克县新鄂公社。不
久,与当地鄂伦春族女教师莫代凤自由恋爱,两人同龄,都属龙,1972年结婚,成为“团结户”,
一年后生个宝贝女儿,爱情开花结果。因为父母姓冯、莫,所以起名叫冯莫燕。

  冯国庆瓜子脸,中等个儿,不胖不瘦,性格内向,特能干活,话语不多,心里有数,啥事不
愿出头。莫代凤是个外向人,好说好动,开朗活泼,联系人广,家里外头的事紧张罗。两人结合
在一起,很有互补性。

  莫代凤能歌善舞,大概是鄂伦春人的遗传本性。她酷爱文艺,简直入迷,老实巴交的冯国庆
有些看不惯,为此,年轻时两人也有过不愉快的事。莫代凤是新鄂大队文艺宣传队的编导,经常
教知青唱歌跳舞。女儿小燕两岁时,一次,莫代凤正领着知青们彩排节目,小燕在家哭得不行,
冯国庆哄不好孩子,拿莫代凤撒气,找到她一声不吱,没好脸色的从台上拽下来就往家走。以后,
莫代凤把孩子背在身上,或放在一边,别人看着,照教照练不误。1975年,逊克县举行文艺汇演,
莫代凤把还没断奶的小燕扔给姥姥孟玉霞,用小米汤拌白糖喂孩子,她去县城5 天,节目演得上
瘾、精彩,受到好评。

  莫代凤从小要强,工作上进,成绩累累。15岁时,去县里演出“追鹿”,获表演奖;1983年
3 月,黑河地区举办农民文艺汇演,她编导的“歌唱民族大团结”获编舞奖;多次被评为省、市、
县优秀教师。1983年参加全国第10次工会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
导人的接见。

  80年代初,知青陆续返城,在新鄂插队的仅剩下冯国庆一人。本来不愿吱声的冯国庆话头更
少了,成天闷闷不乐,像有心事似的。莫代凤猜测,知青都走了,冯国庆大概也想回上海。

  便主动开口劝他:“实在想走,咱俩就分手,你回去吧……”冯国庆真的动了心,果然回到
上海。一个多月后,他又返回新鄂,这回,冯国庆说啥也不回去了,死心塌地在新鄂扎下根。

  莫代凤说:“山河易改,秉性难移,我老了老了,脾气一点没改,可能是当教师的职业习惯
吧,在家总好叨叨,国庆有时不爱听,吵吵几句我转身就忘了,可他不忘,经常翻小肠。”

  当着记者的面,冯国庆不好意思地瞅瞅妻子,憨厚地笑了。

  如今,莫代凤虽已退休,但有益的社会活动场场落不下,乡里举办庆祝鄂族定居50周年大会
这台文艺节目,小学生开场舞由莫代凤编导,挺不错;鄂族传统的“犴贝舞”,莫代凤又编、又
导、又演,获得掌声不断,阵阵喝彩。

  冯国庆、莫代凤夫妻恩爱,幸福的安度晚年。冯莫燕在上海爷爷跟前,已经成家立业。冯国
庆种承包地年收入一万多元,莫代凤退休后每月开工资1 100 元。去年花2 万多元买一座60平方
米的砖房,收拾得干净利索。人们都夸,冯国庆娶了个好媳妇。


(郝卫校 王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