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嫩江镇概况

嫩江镇概况




  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加大种植业调整和农民技术培训工作力度。压缩大豆种植面积,扩大了
经济作物和蔬菜种植面积,使粮经种植比例为45∶55,新、奇、特品种,在品种数量、种植规模
上有较大的突破。贯彻实施大豆振兴计划,高脂肪大豆专用品种种植面积达333.3 公顷,新购置
大覆膜机2 台,推广大豆覆膜面积33.3公顷,在自然灾害严重的情况下,获得了较好的收成,为
2004年大面积推广大豆覆膜技术奠定了基础。继续保持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购销关系,
促进订单农业的健康发展,使全镇订单农业面积达1 240.3 公顷,占全镇总播种面积的42.8%.深
入村屯搞好“科普之冬”活动,共举办农民技术培训班10次,放科技录像15场,技术咨询150 人
次,共培训农民500 余人。春季全镇遭受了严重的旱灾,甜菜大面积绝产,镇政府协调县有关部
门免费供给种子,对甜菜进行了补种,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为增收奠定了基础。继续实行大
户牵动战略,推动畜牧渔业快速发展。畜牧业是2003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镇、政府成立
了畜牧发展专项推进组,全面组织实施。全镇黄牛存栏402 头,奶牛存栏691 头,生猪存栏2 483
头,山绵羊存栏3 752 只,马存栏247 头,禽存栏10.7万只,全镇科技示范专业户51户,科技示
范养殖大户11户,其中,养奶牛4 户,养猪3 户,养羊2 户,养禽2 户。全年共进行3 次大面积
全方位的畜禽防疫工作,平时进行小面积的补针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全镇没有发生一次大的
疫情,保证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年初以来,投入资金100 余万元,新购进奶牛78头,但绝大部
分农户由于自有资金不足,贷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奶牛业的发展,挫伤
了农民的积极性。水产养殖仍居全县之首,全镇投入鱼苗4 500 公斤,从绥化引进夏花苗20万尾,
驯化养鱼面积24公顷,新增养鱼景点2 处,并栽植柳树2 000 株,总投资近30万元。同时,积极
为养殖户提供服务,在鱼病防治、药物使用等技术环节上给予指导,保证了渔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的方针,积极发展镇街企业。2003年,镇企实现产值7 470 万元,营业
收入8 220 万元,净利润345 万元,实现税金169.1 万元,增加值1 730 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5%、6%、6%、4%、9%. 全镇重点工程总投资92.5万元,总建筑面积6 000 平方米,增固定资产715
万元。新增项目有:(1 )巨祥实业有限公司投资600 万元建成年产量超过2 万吨的绿色生态复
合肥厂,已正式投产;(2 )回民清真肉类加工厂投资8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500 多平方米的冷
库;(3 )四季青砖厂从山东引资150 万元进行技术改造,使红砖生产能力提高到每年1 200 万
块;(4 )城东加油站投资80万元进行扩建,扩建面积达3 000 平方米;(5 )蔬菜保鲜库又投
资5 万元完成了二期工程建设,并已正式投入使用,存储鲜菜30吨;(6 )鸿海公司与建设银行
共同开发了整车销售业务,全年共销售农用车辆210 台,极大地缓解了农民资金不足的问题,在
加快企业发展的同时,完成了镇综合厂和回民清真肉类加工厂的内部改革。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
有力的带动了镇经济的发展。

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在学习和借鉴其它城市街道社区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镇情强化
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社区基础建设。经请示县委、县政府撤销原有的8 个街道办事处,改建为17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并配齐配强了社区党总支书记及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同时借鉴外地成功经
验,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着手解决了社区无办公场所问题,在包社区领导的帮助和辖区单位的大
力支持下,全镇17个社区中15个社区解决了办公场所。并购置了微机、办公桌椅、电话、电视及
VCD 等办公用品。经请示县政府,社区委员每人每月补贴增至300 元,极大地调动了社区工作人
员的积极性。积极争取把社区建设的所需资金和社区办公经费纳入了同级财政预算。继续开展丰
富多彩的社区服务和社区文化活动,加强自我宣传力度。成立社区服务组织,方便居民生活,提
高居民生活质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共建活动。以劳动就业保障局在社区建立下岗
就业平台为契机,对全镇范围内的下岗职工进行了调查走访和了解,掌握其生产生活情况,并办
理了下岗证,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依据。与技术监督局开展了联合打假活动,并签订了联合
打假协议,提高了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有效地遏制了造假贩假现象。召开社区建设
协调会2 次,加强了与驻社区单位的联系。社区逐步规范化,人员素质明显提高,办公条件得到
改善,在辖区单位中“共驻共建、资源共享”意识大大加强,为社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
境。

  深化环卫改革。环卫工作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使城镇环境卫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和
改善。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5 —6 月份对环卫工作改革进行了完善,环卫处内部产生12个
承包人。一次项目承包率达100%. 通过单位的协调,职工中的老、弱、病、残人员全部得到了组
合,无一人下岗,无一人待岗。环卫处二轮承包实现了平稳过渡,无一人上访。加强了环卫基础
设施建设,全年新打50眼脏水井,制作了6 台压雪滚,9 台封闭式垃圾车。大修了2 台自背车,
1 台六型推土机、1 台吸排车,解决了环卫专用设备不足和缺乏的问题。强化了城镇卫生检查
和管理,抽调得力干部到环卫监察大队工作,强化了监管力度,同时在退休委主任或退休干部当
中招聘60人,组建了卫生监督员队伍,在火车站、江边、商贸城等人员流动量大的公共场所进行
卫生监督,杜绝了乱泼乱倒、随地吐啖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面向社会对17个社区的卫生保洁进
行了逐一发包,统一制作封闭式垃圾清运车斗,在配齐卫生保洁人员的同时,提高其待遇,使年
工资接近3 000 元。极大地调动了保洁员的工作积极性,改善了城镇卫生环境。针对雪大雪勤的
不利因素,镇政府向县政府争取资金投入14万元购置了清雪机。解决了冬季清雪难费用大的问题。

  注重管理与服务,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在计划生育工作中,镇党委政府加大了对计划生育工
作中的经费投入,加强了计生队伍建设,确保了计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基层基础
工作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提高了统计质量,统计误差率达到了7%以下,全年生育符合政策率
为96.67%. 严格了生育证的审批程序,注重孕前型管理及技术服务工作。药具有效率、应用率、
随访率达到了100%. 并于2003年8 月在警民社区召开了全市避孕药具改革现场会。加大了对流动
人口的管理力度,全年嫩江镇共流入育龄人口2 678 人,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2 577 人,查验
率为96% ,流出人口383 人,核发婚育证明383 人,核发率100%.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宣传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巩固生殖保健工作成果,推进了计划
生育优质服务。

  进一步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继续推行了城镇“打防控一体化”和农村“154 ”工
程建设,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加强对“法轮功”
练习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实行严格的“包、保、教”责任制,杜绝了上省进京上访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加强了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了领导接待日制度,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对群众
提出的问题能立即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给群众满意答复。对县信访办转来的信访件
在规定限内上报处理结果,杜绝了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以预防“非典”为重点,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疫情发生的镇政府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制定
下发了《嫩江镇非典型肺炎紧急处理预案的通知》,还成立了以街户为主的预防联络监督小组,
以便于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与各村、街道及镇直各企业签定了责任状,把责任落
实到人,建立层层追究制度。在组织召开新华街防治非典信息网络建设现场会的同时,拔专项资
金2 万元,为防治工作提供了经济保障。4 月30日开展了以爱国卫生运动为重点的预防“非典”
知识的宣传活动,各街道都出了宣传咨询台,共发放宣传单40 000张,张贴了宣传标语口号288
条。涂写了永久性宣传标语76条。购买了过氧乙酸50公斤和白石灰对公共场所及城镇内所有垃圾
点进行消毒灭菌。同时对易传染疾病的发热门诊和妇幼保健院的垃圾进行了特殊的管理,派专人
专车进行收集和拉运,运到垃圾场后进行深埋处理,这些工作的开展不但有效地治理了脏、乱、
差的局面,也为防治“非典”创造了良好的卫生环境,确保“力争不发生,确保不扩散”的目标
实现。

  进一步加快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嫩江镇经济住宅楼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嫩江镇新住宅
小区建设的前期居民动迁工作顺利进行,已动迁63户居民;在文明村镇建设工作中,开通了巨祥
村、立新2 组、新西屯的多路微波。使全镇的多路微波普及率达90% ;借助县乡公路开通的契机,
建设局积极协调,全面完成了团结村村屯建设规划工作;四家子村的自来水配套建设已完成;同
时新东屯新打机旱机井一眼,解决了春季水源不足的问题;投资15 000元,对长江村水毁工程进
行了修复,80 000元完成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14公顷,春秋两季,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1公顷,
栽植沙棘;各村对本村的道路进行整修,改善了村屯环境。进一步加强民政救济工作,为贫困人
群的生活提供保障。2003年,春旱、夏涝、秋冻及大风天气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面对
群众的生活中存在的困难,镇党委政府积极努力,与上级民政部门协调给农民最大的帮助和支持。
全年共发放救济浪12吨,救灾款2.4 万元,同时全镇干部职工捐款1 000 余元,衣物1 200 件。
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对贫困人群的调查摸底工作,城镇社会低保户,达到85户。水灾过后镇政
府深入受灾户进行调查,并积极与民政部门协调,争取维修资金1.2 万元,为12户居民维修房屋
22间,为受灾户解决了实际困难,使他们的生产生活得到了保障。在优扶金发过程中,做到及时
到位,不挪不占。维护了社会稳定。


  党建群团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有了新的
突破。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党员局级领导干部包街、村党建联系点责任制度。加强了对后进村党支
部的整顿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了“为农民增收做贡献”和“党员责任区”活动,确定了服务项
目及工作目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二是在创新中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快社区党建工作步伐。社区党建工作取得
突破性进展。以提高社区领导素质为工作重点,在全镇范围内选拔工作能力强,有开拓精神的公
务员任社区党总支书记,使社区干部的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充实了党的基层组织。加强社区党
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规范党的基层组织纪律,逐步解决部分党员“四不”问题,
即不参加党组织活动、不按时或足额交纳党费、不过组织生活、不尽义务的问题,建立健全了对
街道社区干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目标管理,定期考核兑现奖惩。较好地发挥了街道社区党
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强化了“驻在社区、关心社区、支持社区”的意识,在县委县政府领
导及各驻区单位的支持下,社区党总支的工作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社区党总支的工作也逐步走
向正轨。

  三是突出重点,宣传思想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全镇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作为当
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并结合当年的“两风”工作,组织学习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
用条例》,学习与整改并重,1 、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加大宣传力度,促
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2 、以反映全镇的工作风貌为主题,利用新闻媒体或各种宣传手段为全镇
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舆论环境,全年在县电视台播出新闻16条,上报工作信息20条,并
在黑河日报上开辟专栏专题报道了全镇的经济发展良好态势。3 、深入开展“三大创建”活动推
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广泛开展“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
家做个好成员”主题活动,抓好“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活动。并结合“四进社区”活动加
强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楼道的创建活动。提高了市民的素质,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四是纪检监察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 、切实加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在有效地开
展了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组织党员干部研读《嫩江县“两风”建设学习材料汇编》,进一步提高
了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在全镇5 个行政村和5 个村改社区全部取消了小食堂,并加大了检查力
度。2 、切实加强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进一步推进了政务公开。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
对党委的重大工作实施全程监督,避免了暗箱操作。3 、认真搞好信访和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全
镇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共17件(人)次。除因近期接到1 件上访件因时间原因没
有组织调查处理,其它均已查结。4 、组织开展了涉农收费检查和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成立了由
政府镇长为组长的涉农收费专项领导小组。制定了《嫩江县开展乡镇企业减负工作实施方案》按
要求制定发放了《收费明白卡》。5 、扎实推进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工作。


  五是统战工作得到加强。上半年的统战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献计献策,建功立业”
活动,作为开展统战工作的载体,围绕发展农村经济,为致富奔小康献计出力。镇党政班子成员
与党外人士开展了“结对子”活动,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开展了“光彩事业”活动。

  六是履行职能,发挥优势,群团武装工作得到全面加强。1 、全镇妇联工作以“双学双比”、
“巾帼建功”和“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为重点,在提高妇女素质、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促进城镇下岗女工再就业方面取得了好成绩。2 、进一步加大了基层团组织、团干部和团员队伍
建设,得到了上级团委的好评。3 、武装部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工作,圆满完成了冬季征兵任务。

(赵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