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江镇概况
海江镇概况
海江镇行政区划总面积为546.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22 066.6公顷,镇政府驻中心村,
全镇辖16个行政村,59个自然屯,人口为40 740人。
主要工作
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及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新进展。2003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
值14 812.2万元,种植业收入实现6 578.7 万元,畜牧业收入实现1 872.1 万元,乡镇企业收入
实现2 500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实现1430元。
种植业
坚持“稳定大豆面积,增加甜菜、西瓜、芸豆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的发展战略,使传统
农业转化为优质高效农业,全镇播种1 666.7 公顷,其中高油大豆2 866.7 公顷,高蛋白大豆3
866.7 公顷,覆膜大豆433.3 公顷,硬质小麦1 666.7 公顷,播种经济作物2 733.3 公顷。
畜牧业
实施大户牵动战略,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全镇牲畜存栏:黄牛5 239 头、奶牛817 头、猪
29 270头、羊13 460只、家禽29.3万只、獭兔4 100 只,有养殖大户180 户,其中:黄牛养殖大
户56户,奶牛养殖大户34户,养殖大户23户,养羊大户67户,全镇畜牧业收入实现1 872.1 万元。
同时充分利用自然水面,加大人工池的开发力度,建立以九孔桥、山河、福胜、五星为主的水产
养殖基地,全镇养殖水面为66公顷,其中新开发人工池20公顷,综合养殖水面达10公顷,引进新
品种河蟹100 斤,田头鲂150 斤。
村镇企业管理
以市场为导向,快速发展镇村企业,加强对村镇企业的管理,巩固成果,通过承包、租赁等
新的企业经营机制,使村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保持可持续的快速发展。
社会各项事业
一、文明村镇建设。全镇新建房103 栋,建筑面积31 100平方米。并且成立了文明村镇监管
大队,建章立制,依法管理,拓宽“丁”字街道,清除违章建筑规范出租车和公汽停车场,规范
集市。全镇共投资75万元,整修道路60公里,铺装砂石3 万立方米,清理路边沟2.7 万米,新植
树66.67 公顷,种花种草6 公顷,文明村建设取得明显效果,镇容村貌有很大改观。二、教育工
作。进一步加大控辍工作力度,严防辍学反弹,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特困助学基金及
家庭经济困难学资助保障体系,加大执法监督,对学生家长及违反义务教育法的单位和个人严肃
处理,办好初三、初四职教分流班,干部教师通过入户家访、调查摸底、思想动员,办分流班形
式来抓控辍工作,全镇辍学率控制在国标以内。同时,积极协调教育行政部门,动员社会力量,
多方筹措资金,解决投入不足问题,各校用于修建校舍、平整操场、修缮花坛、植树种草等校园
环境和文化建设投资达420 万元,其中筹措资金3 00万元,建成面积为3 300 平方米的海江中学
综合楼,仅当年修建红塔、中心、幸福村小学校舍就投资40多万元,彻底地改善办学条件,优化
了教书育人的环境。三、卫生工作。卫生工作重点是加大了防疫工作力度,做好防治“非典”工
作,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防治工作做到了七到位即:人员到位、方法措施到位、宣传
力度到位、资金保障到位、重视程度到位、各项制度落实到位、信息反馈到位,防治“非典”工
作取了胜利。同时,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造美好环境。四、计划生育工作。坚持“控制人
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
规,降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为主要任务,搞好全社会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工作和社会主义新
型生育文化建设,强化群众生育自我管理,加大计划生育统计和宣传力度,截止2003年12月31日,
全镇育龄妇女12 547人,已婚育龄妇女8 595 人,出生347 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 ‰,综合
统计误差率为零,生育符合政策为99.71%,全镇计划生育又上新台阶。五、文化、广播、通讯等
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镇闭路电视入户率为4 580 户、移动通讯用户3 5 00余户,筹建全省第一
家移动之乡。
抗灾自救
由于从7 月下旬至9 月份连续遭受暴风雨的侵害,造成大面积农作物被淹,部分村、屯进水,
房屋倒塌,部分路段、桥涵被冲毁,损失惨重,造成全镇直接经济损失285 万元,间接经济损失
1 529 万元。灾情过后,镇党委、镇政府果断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组织全镇干部、群众抗灾自救,
尽快使全镇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并且组织全镇机关干部及企事业人员捐款2.04万元,
及时送到受灾户手中,同时认真下拨好上级救灾款,救灾物品。
党的建设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全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执法水平,深入学习党的十六
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不断转变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切实了
解了群众关心的问题。同时,以强以“四个能力”为重点,加大镇村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二、加
大新闻宣传力度,树立典型,为镇域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进一步加强镇村领导班子考核机制,学习先进人物增强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大力开展抓特色、
搞创新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三个代表”责任区、“为农民增收做贡献”、“民情恳谈”、海
江“四个一”工程等活动,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在抗“非典”、抗灾自救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采取有效措施,整顿后进村党支部建设,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对新党员质
量检查,充分发挥妇联共青团组织的桥梁作用,为镇域经济建设服务。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
工作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县委统一部署,重点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
展了加强“两风”建设活动,同时严肃处理了违法乱纪党员干部,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切实转
变了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
(张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