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伊拉哈镇概况

伊拉哈镇概况




  2003年农村社会总产值7 188.7 万元,比2002年降低31.7% ;农业总收入5 058.3 万元,比
2002年降低63.2% ;农民人均收入1 584 元,比2002年降低38.2% ;粮豆薯总产12 543吨,比2002
年降低59% ;畜牧业总收入1 290 万元,比2002年增长8.24% ,畜牧业存栏:生猪17 240头,黄
牛4 631 头,奶牛1 060 头,羊17 130只,禽16.5万只,分别比2002年增长9.3%、33% 、95% 、
5.8%;乡镇企业总收入实现6 655.1 万元,比2002年降低4.7%.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全镇耕地面积14 115公顷,种植小麦333.33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2.4%,
大豆种植0.63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44.9% ,玉米0.23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16.5% ;马铃
薯种植0.17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11.8% ,甜菜种植0.13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9.4%,奶圆
花豆面积0.1 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7.1%,其它作物种植面积115 公顷。在调整结构上以实施
“国家振兴大豆计划”为重点,在高油高蛋白大豆种植上狠下功夫。全镇共引进高油大豆种子80
吨,其中黑河19种子40吨,黑1 721 种子20吨,黑河97-812种子20吨。农民自行串换种子200 吨,
高油大豆占全镇大豆面积的90%.建立高油大豆示范基地村1 个(古城村)。

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全镇共落实镇级科技园区面积20.1公顷(位于古城村西),在园区内进行了大豆品种99-1750
(亩产242 公斤)、95-1183 (亩产216 公斤)和99-1872 (亩产225 公斤)栽培试验,并获得
成功,2002年在全镇进行推广。

植树造林工作

  2003年承担三北防护林面积53.33 公顷,其中护屯林两处,面积0.87公顷,路旁林14.33 公
顷,用材林15.33 公顷。落实退耕还林任务,种植大果沙棘26公顷,治理水打沟13条,面积5.07
公顷,水保林10.4公顷。苗木资金8.63万元。

畜牧业生产

  2003年,按照县委“奶牛振兴计划”的安排,努力实现畜牧业“半壁江山”的目标,重点扩
大奶牛养殖规模。2003年年初,县委、县政府制定了2003年奶牛振兴计划,为了落实好这项工作,
伊拉哈镇制定了2003年奶牛生产规划,把指标分解到村。全镇共养殖奶牛1 060 头。完达山乳业
集团在黎明村投资120 万元建成了标准化机械榨奶站,已投入使用。截止年底,伊拉哈镇畜牧业
收入1 290 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5%. 实现生猪存栏17 240头,比上年同期增长9.3%. 黄牛存
栏4 631 头,比上年同期增长33%.奶牛存栏1 060 头,比上年同期增长281%;羊存栏17 130只,
比上年同期增长95% ,禽存栏16.5万只,比上年同期增长5.8%,马存栏639 匹,比上年同期减少
26%.各类大户达122 户,其中牛22户,羊14户,生猪76户,养禽4 户。

乡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2003年,伊拉哈镇进一步加大发展乡镇企业工作的力度,在巩固现在砖厂、面粉厂等企业的
基础上,重点加大了个体工商户发展力度,截止年底,全镇个体工商户数达到340 户,集体企业
14个,其中镇办8 户、村办6 户;全镇镇村企业产值2 002.5 万元,其中镇办680.5 万元,村办
1 322 万元;个体产值2 164.6 万元;销售收入6 655.1 万元,其中镇办1 157.5 万元、村办1
628 万元,个体3 869.6 万元;利润466 万元,其中镇办68.4万元、村办116 万元,个体281.6
万元;税金集体实现27.1万元,输出劳务2 114 人,实现收入634 万元。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财政收支初步好转。2003年,伊拉哈镇把财源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不断加大镇村
财源建设工作力度,截止年底,财政收入完成385.2 万元,其中工商税收入15.2万元,农业税收
入370 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职工工资兑现率达到100%。

  二、教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全镇中小学微机上机率45% 以上,伊拉哈中学又新建教师住
宅综合楼、教学楼两幢,年底总体工程基本结束,预计2004年5 月末可交付使用。

  三、积极组织开展爱国卫生和预防“非典”工作。年中,在切实做好全镇卫生工作的同时,
重点抓了“非典”防治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切实把防治“非典”工作作为全镇各项工作重中之
重,举全镇之力,狠抓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被评为全县非典防治先进乡镇。为了改善医疗条件,
镇卫生院新建卫生综合楼2 000 平方米,预计2004年5 月初交付使用。

  四、计划生育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切实做好计生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
工作,印发宣传单7 000 余份;二是认真做好统计工作,确保统计误差率不超标;三是积极开展
了生殖保健工作,全镇计生服务室人员用近两个月时间,对全镇的已婚妇女进行了生殖保健检查,
对查出病患妇女进行跟踪随访和治疗。

  五、民政部门重点抓了扶贫解困、社会养老保险、殡葬改革和优抚工作,同时,加强了对敬
老院的管理和服务。

  六、进一步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2003年重点加大了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力度,通
过开展文明村镇建设前两次会战,共整修镇、村街道14条,总长达13 800延长米,上砂石2. 1万
立方米,清挖路边沟4.9 万延长米,清理垃圾2.1 万立方米,安放水泥涵管52节,修花坛12个。
2003年全镇用于文明村镇建设投入资金25万元。镇直加强了街道规划、绿化、环境卫生和服务。

  七、公路养护工作成绩显著。全镇总养护里程97.61 公里,全年应备料(不包括大修路段备
料)20 040立方米,年底已备料1.5 万立方米,完成备料任务的75% ,全镇总平均好路率为97%.

  八、信访工作取得好成绩。2003年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大信访工作力度,成立
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信访工作“一把手工程”,力争解决实际问题,杜绝了集体上访和越
级上访事件的发生,保持了社会稳定。

  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好成绩。2003年,在全镇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不断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使全镇人民都自觉地学法、懂法、守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利益。
各有关部门执法观念进一步增强,执法水平有所提高,普法工作得到深入开展。在打团伙、追逃
犯、破大案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止年底,全镇共发生刑事案件4 起、治安案件2 起,结案6
起,结案率100%. 处理民事案件28件,调解率96%.

(李文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