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霍龙门乡概况

霍龙门乡概况




  2003年霍龙门乡把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和工作切入点,在结构调整中坚持
“因势利导,走特色+ 规模+ 档次”的路子,引导农民盯着市场进行调整,坚持打绿色牌,走特
色路,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充分利用资源、生态、地源三大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在乡
党委的号召和引导下,全乡种植大豆4 666.67公顷,经济作物2 333.33公顷,小麦466.67公顷,
比例基本达到6 ∶3 ∶1 的格局,大豆以“双高型”东农44为主栽品种,并且以新兴村为试点进
行大豆覆膜种植20公顷,小麦以“优质型”4083为主栽品种。重点在北药开发上搞突破,全乡以
迎丰村为重点种植黄芪40公顷,窝窝村种植“五味子”10公顷,以点带面向周边村屯发展,前景
十分乐观。

  畜牧业

  全乡的畜牧业生产坚持以主辅换位,大力推进“半壁江山”建设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根本
目的,努力提高畜产品质量,实现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年初,乡党委、政府制定了有利畜牧业
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通过广泛开展“抓大户,带群体”,“抓技术、上质量”,“抓特色、增
效益”,“抓机制、促保障”等措施。截止年底,生猪存栏6 670 头,同比增长9%,牛存栏4 586
头,同比增长3%,羊存栏12 230只,同比增长18% ,马存栏287 匹,同比增长9%,禽存栏9.51万
只,同比增长10%.养殖大户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4% ,已达到123 户,每村大户至少在8 户以上。
黄牛基本以西门塔尔改良为主,山羊以绒山羊为主,优良的品种,增强了开拓市场的能力,不但
加快了畜产品的流通,而且提高经济效益。特色养殖业在全乡初具规模,霍龙门沟村养鹿12头,
取得良好效益。

退耕还林

  全面抓好“绿色通道”工程,大力宣传封山育林、保护森林,开展绿化造林活动,加大造林
工作的投入力度,乡政府投资8 万元,用于植树造林,造林总面积73.33 公顷,其中绿色通道林
面积26.67 公顷,县乡路村屯绿化林46.67 公顷,并确保成活率在80% 以上,是历年来成活率和
造林质量好的一年。加大退耕还林工作力度,增加沙棘种植面积,全乡种植沙棘树180 公顷。


  文明村镇建设

  在乡直一条街彻底整治工作上,2003年春,乡政府投资3 万元,采取拉土造床实现绿化方法,
种植了3 300 棵垂柳,实现了绿化,从珍珠岩矿拉碎石子1 000 方,对一条街再次进行铺垫,改
变路况,实现了硬化;规范管理清厕、清垃圾,实现了净化;安装路灯20盏实现亮化;完成了一
条街的“四化”工程。结合“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活动,全面为村屯主要街道整容,2003
年春又有3 个村投资12万元,建永久性铁栅栏2 100 延长米,为文明村高标准一条街打下了坚实
基础。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运垃圾300 多立方米,先后出动3 200 人次对村中路进行整修,
年底,村中主要街道全部实现了沙石化。改善交通环境,哈尔通地处霍龙门乡北沟,地理位置非
常重要,2003年春乡党委积极筹措资金20万元,修建哈尔通河东屯桥一座,打通与迎丰村交通,
实现畅通无阻,结合“村村通工程”打通了新立至依克特村乡村路21.4公里,解决北部村屯交通
难的问题。

创办文明学校

  在乡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不忘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与教育局协调投资18万元,建新立
村小学校舍222 平方米,校舍四周永久性铁栅栏600 延长米,标准化公厕一处,大大改善了村里
的办学条件,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为全乡兴建文明学校树立了榜样。

(王凤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