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吴县
孙吴县
[概况]
县 委 书 记 房敏杰
县 委 副 书 记 程晓光 德爱勤 杨 平
郭华东
县 人 大主 任 房敏杰(兼)
人 大 副 主 任 王翠霞肖英强吴伟
贺玉斌
县 长 程晓光
副 县 长 屈树广 关学军 张跃林
杜久武 杨 芳 韩义明
县 政 协 主 席 德爱勤
县政协副 主 席 王庆华 肖玉峰 宋汉东
吴玉燕
孙吴县地处祖国东北边陲,位于小兴安岭北麓,隔黑龙江与俄罗斯康斯坦丁诺夫卡区相望,
边境线长38公里。全县总面积4 431 平方公里,人口93 50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 ‰左右,
辖11个乡(镇)、1 个城区办事处、2 个国营农场、7 个国营林场。
全县有耕地60万亩,可垦荒地20万亩,土质肥沃,适宜种植小麦、大豆和亚麻等粮食、经济
作物,是黑龙江省麦豆麻的重要产区之一。草原面积81.9万亩,草场连片,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资
源优势,已成为黑龙江北部畜牧业综合发展区。林地面积500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 5%,是黑龙
江省重点林业县份之一,活立木蓄积量700 万立方米,人均立木存量70立方米。林中盛产猴头、
木耳、金针磨、蕨菜等山珍野菜,客商常年络绎不绝,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水资源充足,
天然水面18.6万亩,境内有大小河流近百条,逊别拉河水系落差大、流速快,水电开发潜力巨大。
“五五”期间缓建的二门山水库已完成基础建设。矿藏丰富,已探明具有开发价值的石材、煤炭、
膨润土等10余种矿藏。花岗岩、玄武岩贮量尤为丰富,其材质优良,矿址临近铁路或公路便于运
输。
孙吴旅游资源丰富,既有风景宜人的“沌心湖”天然公园,也有“胜山要塞”、“731 ”细
菌支队等二战遗址和“四方城”、“金人驻地”等辽金古文化遗址,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外学者、
游人前来考察旅游。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业稳步增长,种植业结构不
断优化。工业发展较快,拥有木制品、浸油、石材、烟花、食品、亚麻等企业60余家。乡镇企业、
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外商投资企业逐年增多,一些地工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台湾、香
港、西欧等国家和地区,深受用户欢迎。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6 207万元,同比下降22.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7
9 07万元,同比下降54.2% ;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4 135 万元,同比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
实现14 165万元,同比增长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 533 万元,同比增长44.2%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 603万元,同比下降1.9%.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 304 万元,招商引资
到位资金4 335 万元。
(何文艳)
[农业]
全县总播种面积58.7万亩,其中高油大豆、优质小麦、亚麻、马铃薯和大果沙棘种植面积分
别完成13万亩、6.2 万亩、1.5 万亩、8.2 万亩、2 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2%.受旱、涝、冻、
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00%,成灾面积达90% 以上,农作物大面积绝产、减
产,各项指标明显下降。粮豆薯总产仅为2.4 万吨,同比下降73.7%.种植业增加值完成925 万元,
同比下降82.8% ,农民人均纯收入1 202 元,同比下降47%.全县大牲畜饲养量达到2.6 万头(匹),
同比增长32.8% ;黄牛、绵山羊出栏3.1 万头(只),同比增长89% ,全县养殖户达202 户(养
殖大户49户)。畜禽加工基地已初具规模。紧紧抓住国家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的有利契机,
加大大果沙棘营造力度,开展了“千户千亩大果沙棘扶贫养老工程”,新增沙棘栽植面积2 万亩。
已营造大果沙棘3.6 万多亩,增育沙棘苗木4 25亩,已成为全国栽植俄罗斯大果沙棘面积最大的
县份。营造生态林28万亩,实现生态林管护130 万亩,全年林业总产值实现1 200 万元,同比增
加48%.养鱼水面全年完成3 7 00亩,水产品总量290 吨,产值实现630 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
3%和1%. 乡镇企业新增注册110 万元,累计注册资金达491 万元,同比增长28.9% ,乡镇企业增
加值完成676 万元,同比增长21.8%.
(何文艳)
[工业]
面对国家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狠抓了亚麻、木制品、山野菜、塑编的生产与销售,全县地
方限额以上企业增加值完成1 450 万元,同比增长13.2% ,利税总额实现646 万元。
(何文艳)
[个体私营]
全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到2 120 户,其中个体户2 064 户,同比增长21% ;私营企业发展到
56户,同比增长180%;从业人员达6 000 人,注册资金4 749 万元;个体私营企业上缴税金880
万元,同比增长29.1% ,其中个体户实现税金837 万元,同比增长39% ,私营企业实现43万元,
同比增长109%;销售收入实现23 500万元,同比增长75% ,其中个体工商户实现14 250万元,比
上年同期增长37% ,私营企业实现9 250 万元,同比增长106%.
(何文艳)
[招商引资]
全年与客商达成意向性协议4 项,签订合同16项,到位资金4 335 万元,投资领域涵盖了种、
养、加、服、流通等诸行业。
(何文艳)
[财税金融]
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 492 万元,同比下降14%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 340 万元,同比
下降24.7% ,地方财政支出完成12 216万元,同比增长16.5%.全县各项存款余额71705 万元,比
年初增长11%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5 246万元,增长10% ,各项贷款余额55 415万元,增长
14%.
(何文艳)
[抗灾自救]
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开展抗灾自救工作,共投入救灾资金130 万元,用于购置米、面、衣物
等生活用品及房屋重建,保证灾民基本生活所需。同时在“一帮一”接对子、单位捐助的基础上,
广泛搜集用工信息,组织劳动力转移,全县输出劳务4 486 人,创收459 万元。
(何文艳)
[粮食]
通过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资产整体出售、剥离经营、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等手段,对粮食企业
进行改革,下岗分流人员450 人,发放下岗经济补偿金470 万元。充分发挥粮食主渠道作用,紧
紧抓住大豆市场回升的有利时机,销售大豆22 014吨,实现销售毛利311 万元,粮食全额亏损480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120 万元。
(何文艳)
[社会各项事业]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 533 万元,同比增长44.2%.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在建项目15项,
建筑面积54 000平方米,新铺设水泥路面16 000平方米,硬化人行道19 0 00 平方米,新建广场
13 600平方米。城镇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进一步实施,科技、教育、医疗事业不断发展。全县
申报各类科技项目20项。整合教育资源,巩固“两基”成果,狠抓控辍工作,适龄儿童入学率、
初中生巩固率、普通高校升学率分别达到100%、97.2% 、82% 。
积极摸索医疗卫生改革新模式,不断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筹建了疾病控制中心。突出计
划生育综合改革和规范化管理两条主线,推进了计生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计划生育符合政策率
达到99.39%. 广播电视网络维护管理和护网工作取得新成效,提高了宣传容量,通讯设施进一步
完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80.5%.土地、林业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就业872 人,再就业2 401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 广泛开展
了7 项利民行动办19件好事实事活动,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整治措施,深入开展多种专项整
治活动,对违法犯罪活动进行了依法打击,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全县各类刑事案件发案同比
下降28.6% ,加强了信访工作,认真推行“五制一联”工作制度,坚持依法治访,妥善解决了一
些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地化解了各类矛盾,遏制了集体访、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建立了安全生产和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安全生产形势良好,森林防火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边境
秩序持续稳定。
(何文艳)
[山产品加工]
县境内盛产蕨菜、木耳、蘑菇、金针菜、中药材等山产品,尤其蕨菜储量丰富,以森源天然
食品公司为龙头的山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境内现有三个蕨菜淹渍厂,10多家个体加工户,年加
工能力14 600吨。以小兴安岭天然野菜和无污染、无公害、仿生栽培的蔬菜为原料,经科学精制
加工而成的“老山货”系列产品一面市就深受全国多个城市和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
好评。
(何文艳)
[大果沙棘基地建设及加工]
按照“建沙棘基地,兴沙棘产业,治一方水土,活一方经济”的发展思路,通过出台优惠政
策、完善造林机制、推行科学新技术等有效手段,全力推进沙棘基地建设,沙棘栽植面积已达36
807 亩,成为全国种植俄罗斯大果沙棘的最大县份。
2003年,“优质大果沙棘示范基地和研究推广”项目被纳入国家计划项目计划书。不断加强
沙棘加工企业管理,增加产品科技含量,通过多方筹措资金,改进工艺流程,开发出“长乐山泉
牌”沙棘冰茶和沙棘果汁,颇受消费者欢迎。同时,积极谋划运作沙棘精深加工,沙棘叶提炼黄
酮加工线上马后,预计年可加工沙棘叶2 500 吨,生产黄酮可达80吨,实现产值近亿元。
(何文艳)
[养殖基地及畜产品加工]
紧紧围绕“畜牧强县”的工作思路,认真谋划畜牧生产,专项推进,已经形成了鸡爪河、卧
牛河流域黄牛养殖基地,群山、腰屯乡等优质肉羊养殖基地,红旗、辰清乡等绒山羊养殖基地,
各类养殖专业户发展到636 户,其中黄牛专业户193 户,出栏黄牛2 326 头,养羊专业户343 户,
出栏羊26 198只,养奶牛专业户47户,养奶牛28 6头,养猪专业户28户,出栏生猪1 377 头。茂
田牧业有限公司落户孙吴,延长了畜牧产业链条,实现了过腹增值。
(何文艳)
[二门山水库复建工程]
二门山水库位于孙吴县境内的逊别拉河上游,距离孙吴县城27公里,是一座以防洪、发电和
供水为主,兼顾灌溉、改善环境等综合利用功能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建设已列入黑龙江
省“十五”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项目。工程2003年4 月29日通过省专家论证,并获省计委批准立项
(2003年5 月28日黑计农经[2003]516 号),2003年7 月16日通过省水利厅批复(黑水发[2003
]274 号),2003年9 月1 日正式开工建设。工程批准设计为流域控制面积849 平方公里,水库
正常蓄水位269 米,总库容为8 026 万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为2 100 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457.95
万千瓦时。工程由挡水重力坝、溢流坝、电站厂房、放水洞等组成,坝顶长279 长,坝顶宽5 米,
最大坝高27米。工程总投资8 588.90万元。已完成投资1 493.13万元。
(何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