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辰清镇概况

辰清镇概况




  2003年,辰清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 216 万元,比上年减少了37% ,粮豆薯总产3 77万斤,比
上年减少61% ,畜牧总产值443.9 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5% ,实现人均收入1 08 6元,比上年下
降了54% ;财政收入实现31万元,比上年减少了49%.种植业一是退耕还林。按照县委、县政府的
部署,在全镇范围内,将国务院新颁布的《退耕还林条例》利用广播、电视、张贴布告和宣传单
等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本着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的原则,2003年,全镇退耕还林种植大果沙
棘470 亩,经县林业局验收,合格面积为276.5 亩,面积合格率为60% ,平均成活率为73%.二是
新品种引进。为了增强“入世”后全镇农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并结合“三田”建设,在2003年
推广种植的“双高”大豆播种面积达12 000亩,主要的种植品种有东农44、黑河21和9175#.三是
优质小麦种植推广。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在全镇范围内推广种植了优质小麦5 400 亩,主要品种
是龙麦29、克丰6 号、龙麦26-4083 和龙辐麦96-6239.四是马铃薯种植基地。全镇的种植面积为
5 0 00亩,其主要的品种是“克新12# 、克新4#”和“黄麻子”。

  畜牧业

  2003年,辰清镇黄牛存栏为1 176 头,出栏353 头;奶牛存栏18头;生猪存栏1 110 头,出
栏2 062 头;山羊存栏3 436 只,出栏1 199 只;肥尾羊存栏400 只,绒山羊存栏10 000只,出
栏800 只,小尾寒羊存栏150 只;马存栏80匹,出栏52匹;禽存栏5 250 只;鹿存栏8 只。镇内
养殖专业户共有31户,其中养羊专业户17户,存栏3 625 只;养牛专业户9 户,存栏41 8头;奶
牛专业户2 户,存栏18头;养猪专业户2 户,种猪存栏10头;养鹿专业户1 户,饲养量为8 只。
一是加大了镇村防疫工作的力度,对“五号病”等重点疫病,做到了依法强制防疫,疫苗注射率
达到了应防应注的100%,常规防疫的防疫率也达到了95% 以上。对养殖大户,镇畜牧中心都要进
行定期监测,并把有关疫情发病前的主要特征等方面知识传授给养殖户,以便能够做到发现问题,
及时汇报和进行有效的处理。二是实行定点屠宰、检疫。对在市场上出售的(本地的和外进的)
畜禽产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依法严肃查处,既做到让百姓吃上放心肉,又可防
止外地疫情在镇扩散。三是加强投资环境建设。镇政府在税收、场地、建栏舍、草原和子女上学
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并公开地向民众做出“如有违背、愿承担一切责任”的承诺。
为了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畜牧中心于5 月份牵头成立了“辰清镇养殖业技术协会”,其
成员已发展到了30人。镇畜牧中心筹措资金8 000 元,建成了一个标准化的冻配站,成功地为52
头牛人工授精,实现了不出本镇就可以完成品种改良的目标,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畜牧业四
大养殖基地目前已成形,既曙光村的黄牛改良基地,存栏416 头;春清村的肉牛养殖基地存栏350
头;核心村山羊养殖基地,存栏1 500 只;辰清村的绒山羊养殖基地,存栏1 000 只。通过基地
的建立与发展,为广大群众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加快了畜牧业的发展。


  特色经济

  全镇共有食用菌栽培户62户,平均每户的栽培数量都在5 000 袋以上,栽培的菌种是黑木耳、
蘑菇、猴头等,一年获得收入60余万元。到山野菜和药材的采集季节,各村的剩余劳动力以及妇
女和儿童都会到山上进行采集,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全镇共有1 700 多人次进山采集,共创收
158 万余元。


(丁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