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兴乡概况
西兴乡概况
种植业
全乡总播种面积6.9 万亩,其中特色经济面积3.3 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48% ;订单面积2
万亩,占特色经济作物的66% ;粮豆薯总产11 462吨。由于遭受历史罕见的旱灾、冻灾、洪涝等
自然灾害,使乡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了100%. 全乡年总收入1 887 万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农
业收入995.6 万元,比上年下降40% ,人均收入1330.40 元,比上年下降43%.一是抢前抓早,备
春耕。进行了备春耕生产总部署总动员,总落实,立足抢前早,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使春耕生产
准备到位。为获得春种信息,购进了电脑,配备了专职信息员,建成了乡信息服务中心,将信息
网络建设延伸到了平度、永丰两个村,成为全县唯一试点乡。建立了村级信息服务站,信息网站
根据本乡的农业生产情况从网上下载市场信息,气象信息,致富信息,按照农民春耕生产所需分
类打印发放到农户手中,指导农户春耕春种生产。全乡春耕资金需求大,农民更换大、中、小型
农机具积极性高,平度购买6 台康拜,西地购买小四轮5 台,大型胶轮带农具2 台。全乡春耕资
金1 850 万元,贷款1 763 万元,自筹87万元满足了春耕资金所需。二是及时储备生产物资。全
乡共购入化肥1 100 吨(二铵、尿素、二元素、三元素、生物菌肥等品种),农肥积造2.5 万立
方米,购进串换大豆种子48万斤、小麦种子23万斤,玉米、马铃薯等其它经济作物种子全部到位,
满足春播所需。三是检修机车,为了保证春播质量。淘汰了部分陈旧落后的农机具,更新了部分
新农机具,平度、西地等村购买大、中、小型农机具15台,对全乡机车及农机具进行维修。提高
了机械利用率达到标准作业,从而保证了春播质量。
种植业结构调
整重点抓了示范园区和四大基地建设。一是示范园区建设。在202 国道东侧建立了75亩的高
新技术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内共有13个试验示范项目:俄罗斯大果沙棘栽植示范、优质牧草鲁梅
克斯、紫花苜蓿的示范,优质小麦龙麦29(6239)的示范、优质亚麻3 号、4 号、双亚7 号,阿
里亚那、依罗那、黑亚11号的不同品种种植示范。大豆行间覆膜试验、新品种95-88 、00-1725、
1872、1750的试验、大豆田喷施各种液肥试验、大豆田高产攻关示范(试验)、不同保苗株数试
验25万株/ 公顷、35万株/ 公顷、40万株/ 公顷。不同施肥量试验4 00斤/ 公顷、500 斤/ 公顷、
600 斤/ 公顷。大豆不同肥料品种对比、大豆田防病加省肥增效宝、大豆品种良种区。二是高油
大豆基地。全乡种植高油品种大豆31 450亩(97-15 、东农44、黑河21、黑河22、1030、379 ),
其中省大豆振兴计划20 000亩,其它优质大豆13 250亩,本年引进种植的新品种5 个(980 、810、
404 、8463、97-1225 ),试验品种10个(98-131、黑交97-43 、九二95-88 、北丰304 、98-216、
98-3021 、疆丰21-1831 、99-112、98-385、9 8-128 ),在202 国道两侧设600 亩的高油大豆
展示田。三是沙棘基地。全乡沙棘栽造任务1 200 亩,现已栽造2 579 亩,超额完成任务的1.1
倍,占全县退耕还林任务的1/4.在推进过程中召开了全乡干部、各村书记、村长、村民代表会,
全面安排和布置了退耕还林栽造沙棘推进工作。乡干部深入村屯挨村挨户宣传退耕还林、栽造沙
棘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千户千亩百棵沙棘扶贫养老工程,动员贫困户栽造沙棘。林业站种植大果
沙棘30亩,作为农民的示范林,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各村书记、村长每人种植15亩带头林。
房前屋后小开荒地种植沙棘林。西兴乡区域内的202 国道两侧50米还林任务全部完成。四是优质
小麦基地。全乡种植优质小麦5 000 亩。五是马铃薯基地。全乡种植优质马铃薯5000亩。
畜牧业
生猪存栏1 795 头,黄牛存栏1 239 头,奶牛存栏114 头,山绵羊、绒山羊存栏4 283 只,
禽存栏7 825 只,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0.03% 、5%、2%、7%、0.2%. 全乡共有专业户4 8 户
(其中黄牛12户,奶牛5 户、养猪2 户、养羊29户)。上半年新增3 个养黄牛大户。为保证畜禽
的健康发展,成立了以畜牧站为主的防疫队,由专人负责,猪三联苗防疫密度达到了95% 以上,
口蹄疫强制免疫达到了100%. 乡政府出资6 000 元购买了冻配设备,配备了一名技术人员组建了
冻配站,已冻配了奶牛4 头,黄牛3 头,冻配站正在逐步扩大业务范围。加大了对草原的管理力
度,对境内草原进行了清查,杜绝私自毁草开荒,有效地保护了湿地。
财税工作
一是推进了税收征管网络化点。辖区内的纳税户,统一输入微机,建立档案。改变了过去的
入户征收为纳税人在征收期内主动申报缴纳。二是堵住了假报停漏洞。按照市局要求县、乡两级
同时登记纳税人税款征收台帐,对纳税户基本情况填写登记表,纳税金额单登记表,纳税人停废
业登记表,做到每户一个资料袋,杜绝了假报停现象。三是完成了全年工商税征收任务。全乡现
有工商业户58户,每月应缴纳税款15 079元,全口径征收入库24万元,其中本级收入10万元。对
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进行调查,核实登记、造册,建立了征收台帐。四是完成了农业
税征收。对全年个别计税面积有异议的农户和退耕还林并遭受自然灾害造成绝产减产的计税面积
进行逐户逐地块的核查,减后征收农业税38.3万元,全部完成县局下达的任务,已征解入库。五
是加强了帐务管理。根据税费改革后村级资金必须实行“村帐乡管”的总体要求,严格按照农业
税附加,财政转移支付两项资金的缴纳程序,资金使用审批程序,村级支出单据核报审批程序,
严把财务关。
春防秋防工作
印制了《防火公约》、《四个一律》、《十个明白》、《入山采集人员管理办法》等防火宣
传单5 000 份,对全乡辖区住户及地营子组织人员进行宣传发放签订保证书。认真安排了值班值
宿。做到了不脱岗、不漏岗。由副科级以上领导亲自带班,24小时5 人以上值班值宿。乡里拿出
6 000 元防火专用资金,备足防火用油,组建了乡村两级扑火队。乡组建有30人的快速扑火队,
防火专用车4 台,灭火器5 台。各村以行政辖区为防火责任区,每村成立20人的扑火队,制定了
扑火方案、预案。对60个野外作业点、地营子登记入册,每个点确定防火负责人,对五种人(疾、
呆、聋、哑、精神病)专人监护,对进山作业人员,必须办理入山作业证,入山车辆都要带防火
罩,否则不准入山。防非典工作疫情期间流入人口中,外省市流入18人,其中北京疫区3 人,内
蒙古疫区1 人,其它省市14人。为切实切断传染性非典的输入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的采取了预
防措施,尤其是在疫情向农村蔓延的危险时期,深入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广播宣传110 次,出
板报宣传13个,宣传单(册)5 500 张(册),张贴标语130 多条,悬挂过街红2 条,投放消毒
药50公斤,投放灭鼠药220 公斤。8 个村11个屯1 560 户,7 203 人,建卫生厕所5 个,修挖边
沟2 200 延长米,铺修村屯内道路7 000 延长米,治理室内及庭院卫生1 560 户。群防群控,确
保赢得防治非典战争的胜利,被评为防非典市级先进集体。计划生育工作计生工作以建设新型生
育文化为主,加大了宣传力度,以协会为依托,利用“四小”宣传模式,进行宣传,全乡制作宣
传板10块,流动报12块,印发宣传单2 000 份,把优生优育知识,新的政策法规送到千家万户,
开展活动30余次。在流动人口专项工作中,为流动人口提供同等服务,减少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
流入人口持证率达96% ,流出人口持证率达100%,建立生殖档案1 210 人,建档率100%,微机录
入率100%,生育符合政策率100 % ,宣传品入户率90% ,避孕药具发放率100%,随访率100%,有
效率98% ,出生人流比例1 :0.05. 迎市检工作取得成功,并且充分准备了迎省检工作。
抗灾自救工作
自然灾害(旱、冻、涝),使全乡8 个行政村11个自然屯遭受了严重损失,受灾农户达到100%.
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100%,其中绝产面积31 311亩占受灾面积46% ,农业损失1 087 万元,全乡
贫困户159 户,其中特困户67户,房屋倒塌24户52间,危房59户12 1间,水毁桥2 座(山岭、平
度),涵洞18处96节,水毁堤坝150 米,冲刷堤坝4 400 米,乡、村道路18.5公里,涵洞、道路、
房屋损失33.4万元。全乡大约经济损失1 400 万元。全乡缺口粮267.2 吨,缺粮人口1 877 人、
533 户。由于灾情严重,为解决好原有和新增的贫困户及贫困人口的生活、生产问题,乡党委、
政府积极组织干部群众进行抗灾自救。一是做好灾民的思想工作。组织全乡干部深入村屯,把思
想工作做到户,帮助受灾农民树立信心,渡过难关。二是全乡干部捐款出物。全乡干部共捐款5
500 元,捐衣物500 余件,县民政局救助衣裤180 0 件,棉被40套,已发放到受灾农户手中,解
决了受灾农民过冬的棉衣棉被。三是确定帮扶目标。动员乡直干部职工和农村党员干部,与贫困
户结对确定帮扶责任和目标,确保农村贫困人口人人有饭吃,有衣穿不受冻,对特困户采取县、
乡、村三级包扶,县包扶40户、乡包扶20包、村干部包扶24户。省外经贸厅为西兴乡灾民送来了
30吨大米,市财政局投入到位资金5 万元,捐衣物200 余件,给西地村山岭屯修九节涵洞桥一座,
修复水毁涵洞3 处12节涵管,为8 户受灾农户修建倒塌房屋。县财政局为西兴村修复桥涵,投资
5 500 元,解决涵管20节,出挖掘机1 台修复道路8 里,并帮助2 户倒塌农户张洪江、张升进建
房屋每户出资金6 500 元,共计1.3 万元。国土资源局投入资金5 000 余元,帮助平度村修复桥
1 座,道路2 公里。县直各包扶单位给特困户共解决资金2.26万元,送米1 250 斤、白面1 250
斤、豆油450 斤,衣物380 余件,修路2 公里,修桥1 座,修危房5 户13间。对毁坏的农田路,
村里组织农户拉沙石料,在大田收割前全部修复,保证了秋收的顺利进行。四是组织引导农村抗
灾自救。组织农户进山采集山产品,自8 月份后,全乡每天平均都有300 多人进山采蘑菇,挖药
材,采榛子,全乡采集山产品,增加收入60多万元,人均增收100 元左右。组织受灾农户劳务输
出,协调县内外用人单位,协助受灾农户拓宽抗灾自救门路,已转移劳动力1 073 人。
文明村进档达标工作
乡党委下发了《2003年文明建设工作方案》,各村组织党员、群众进行木半子城的清理,禁
止乱堆乱放,清挖边沟,在绿化、美化上下功夫。认真宣传“农村五不准”,并张贴宣传画60余
张,加大了文明村的建设力度,各村、城郊结合部都积极行动起来,做到了村屯道路平整,排水
畅通,无乱堆乱放,畜禽圈养,使全乡各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全乡清挖边沟8 公里,道路铺装达
100%,种花10万余株。乡党委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加大了文明单位、文明村建设的投入,
对乡机关的庭院建设进行综合整治,使机关的环境更幽雅。本乡平度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
明村标兵”,永丰村重新命名为“省级文明村”,西南村、兴南村被命名为“市级文明村标兵”
的称号。
(丁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