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屯乡概况
腰屯乡概况
种植业
总播面积67 740亩,特色种植面积达到27 960亩,占总播种面积的41.3%.其中玉米4 200 亩,
杂豆(芸豆、红小豆)2 370 亩,马铃薯11 250亩;油料作物1 23 0亩,亚麻4 005 亩;烟叶300
亩,瓜菜3 585 亩,沙棘1 020 亩;订单面积达到2 万亩,占总播面积的30% ,常规作物达到38
780 亩,其中:大豆32 040亩,高油大豆15 000亩,小麦5 805 亩,杂粮1 935 亩,食用菌70万
袋。2003年,在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情况下粮豆薯总产量达到3 842 吨,全年实现农业总收入1
519 万元,人均收入1 509 元。一是调优品种。全乡在发展优质高效作物上下功夫,有条件的村
大豆选择了黑96-1525 、黑河21、北93-407、丰收23、黑河17、东农44、克绿3 号、97-15 小麦
以“野猫”、“4083”等品种为主,确保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工作向经济效益型推进。二是提高了
机械作业质量。全乡共有100 台(套)大型机动车辆,700 台(套)中小型机动车辆,630 台
(套)配套机具,乡政府成立了以政府乡长为组长的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人员深入到有机户
宣传、讲课到田间进行指导,为抗旱保墒打下基础,农机化水平较上年有所提高,机械春整地面
积48 000亩,机械播种面积63 000亩,机播程序机械喷药面积45 000亩,机械化程度分别为72% 、
94% 、68%.通过集中整治农机挂牌率达到80% ,驾驶员持证率达到80% ,拖拉机技术完好率达到
93% ,大型农具技术状态完好率达95% ,拖拉机检验率达到80% 以上。三是加大科技服务力度。
积极开展“三下乡”、“科普之冬”活动,聘请有关专家到乡、村讲课,传授高新技术,如:深
松耕技术,科学施肥、科学除草技术,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举办了2003年农民科技节,共有11家
单位(农机、畜牧、气象、农业中心、农委、科委、宣传部、土地、农机公司、种子公司、腰屯
乡政府)、300 余名干部群众参加,共发放科技资料2 200 余份,解答群众生产疑难问题700 余
人次,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把6 项实用性强的技术、项目投放到农村,全乡共举办各
类培训班18次,参与培训人员2 400 人次,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在农业新
技术推广上,重点推广了双高大豆示范田、土壤墒情测验、日本元葱种植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
果。四是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由于春季旱情较往年严重,抗旱工作的难度加大。腰屯
乡坚持实行开源与节流并重,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的原则,根据县委、县政府对抗旱工作
的计划部署,早下手,早打算,积极落实抗旱专项资金8 万元,改善土地的墒情,号召农民大量
选种抗旱作物品种。开展以节水灌溉和抗旱水源工程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全乡充分利用现有
的50套喷灌设备,利用50眼抗旱井、泡泽、河流进行提水灌溉,增加抗旱农田面积2 万亩。进入
7 月下旬,腰屯乡遭遇了5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农业经济损失达1 259 万元,面对大灾,乡党委、
政府积极组织抗灾自救,恢复生产。带领群众清淤排涝,修复水毁路面,修复水毁道路147 公里,
修复桥涵17座,清淤排水16 784亩。积极引导农民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寻找增收新途径。五是加
大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农用物资的投入力度。全年共建实验示范田8 处,面积1125亩。品种示范田
15亩、覆膜大豆试验田7.5 亩、化肥增效剂90亩。领导指挥田10处,合计150 亩(处级领导2 处、
副科级以上8 处)、高产公关田3 处合计90亩(亚麻60亩、大豆15亩、小麦15亩)、生物肥料试
验4 处(红光、红跃、北山、山河各7.5 亩)。农业生产中投入资金1 400 万,施用化肥1 000
吨,柴油600 吨,农药18吨,新购进联合收割机6 台。
畜牧业
生猪存栏2 201 头,出栏1 127 头;黄牛存栏1 812 头,出栏424 头;山绵羊存栏3205只,
出栏951 只;奶牛存栏160 头,马驴骡671 匹;其中黄牛存栏、出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 0 % 、
33% ;山(绵)羊存栏、出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8% 、37%.全乡共有养殖专业户53户,养殖大
户22户,共存栏692 头,存栏羊3 012 只;新增养殖大户8 户,其中新增养羊大户4 户,新增养
牛大户4 户,新建标准化养殖舍2 栋。全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432 万元。一是抓了防疫工作。春、
夏、秋3 季防工作中,生猪分别注射了猪瘟、猪丹毒疫苗,口服了猪肺疫疫苗,密度为97% ,禽
注射了霍乱菌苗,防疫密度为95.5% ,鸡注射了新城疫疫苗,密度为95.8% . 在猪、牛、羊春秋
两季“防五”工作中注射了口蹄疫疫苗,应免疫的牲畜佩带了耳标,应注牲畜注射密度达到100%,
无疫情发生。在汛前认真开展了动物疫病普查工作,乡畜牧中心技术人员深入到各村屯,深入到
放牧点,帮助养殖户调整了放牧场地,更换了新的圈舍,在圈舍内铺上沙子,确保舍内干燥,防
止腐蹄病发生。二是全面推进本地黄牛改良。为建立健全肉牛繁育体系,实现肉牛由数量型向质
量效益型转变,搞好纯繁,投资1 万元建设冻配站一个,有技术人员3 人,冻配牛12头,制定了
详细的推广规划,向农户进行宣传教育,使之逐步淘汰自养的劣质种牛。全年共引进养殖大户3
户,引进牛81头,引进羊240 只,引资金额12万元。
乡镇企业
全乡共有企业14个,从业人数128 人,其中制造业9 个,从业人数100 人,交通运输业4 个,
从业人数20人,旅饮业1 个,从业人数8 人,全年生产白酒90吨、豆油90吨、编织袋7 80吨、红
砖100 万块、豆饼410 吨、板材630 立方米、饲料90吨。完成工业增加值75.95 万元,营业收入
326 万元,实现税金9.3 万元。乡企工作从转变观念,发展经济入手,重点放在“招引”上,积
极鼓励农民自发性地成立中介组织,共有中介组织6 个,乡级3 个,村级3 个,主要是农民自发
引联大豆收购,形成独特的路边经济,公平竞争,解决销售中的压质、压价问题,以协会形式开
展工作,共完成经销额200 万元。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引联工作带来的资金技术优势,扩大生
产规模,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重点建立了一系列生产基地,共引进资金240 万元,有效的
促进了乡域经济发展。
采集业和绿色产业
腰屯乡三面环山,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山产品丰富。采集业以蕨菜和蘑菇为主,以山药和猴
头为附,仅蕨菜一项,农民增加收入200 万元左右,特别是2003年灾情严重,山产品采集已经成
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8 月以来,通过采集猴头、蘑菇、药材等,农民增加收入40万元。
特色加工主要是山产品加工蕨菜70吨,280 万元,豆制品加工(豆饼410 吨,豆油90吨),食用
菌70万袋。产出的蕨菜一部分直销客户,百姓还留一部分做保鲜加工。
森林防火工作
各主要街道悬挂防火宣传旗100 余面,利用小片广播滚动播出《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
和《黑龙江省实施< 森林防火条例> 办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各小学、中学开设了防火课,形
成了传单人手有,《防火公约》家家贴,每村一条标语街的新局面,共发放宣传单2 200 余份,
张贴宣传标语1 500 张,宣传覆盖率达到100%,增强人们的防范意识。乡政府组建了一支10人的
快速扑火队,各村也分别按大、中、小组建了30人、20人和15人的快速扑火队;落实大村3 辆防
火专用车,中型村2 辆防火专用车,小型村1 辆防火专用车。森林防火把森林受害率控制在0.5‰
之内。
林业工作
生态林、绿化林:杞柳90亩(曾家堡57亩,吴家堡42亩);义务植树云中杨15 500株(曾家
堡2 000 株,吴家堡2 000 株,红跃村3 000 株,山河4 000 株,东兴1 500 株)。绿化通道30
公里,吴家堡村种植松树2 000 棵。沙棘经济林:新种植沙棘经济林1 137 亩、65户,(退耕还
林950 亩,民政扶贫工程132 亩,示范户合计55亩)沙棘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已纳入乡政府财源规
划,腰屯乡于2000年开始种植,把大果沙棘的种植纳入到退耕还林一项重要举措,特别是2003年
着重落实了“置换地”和“千亩沙棘养老工程”等工作。共植沙棘林2 64 9亩,沙棘基地已初具
规模,成为全乡财源建设的新的增长点和百姓增收的有效途径。
文明村建设(小城镇建设)
积极开展文明乡、文明村、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相继开展了美
化机关环境、全乡文明村会战活动和村屯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共整修了道路10余公里,清挖了边
沟2 000 延长米,清理了乱堆乱放和垃圾死角100 余个,植树1 000 株,种花5 000 株,达到了
“路平、沟清、杖直、院洁”的效果,真正使全乡村屯洁、美、绿、亮起来。并依法审批宅基地
48宗。调解解决宅基地纠纷3 次,使腰屯“美起来、亮起来、洁起来、绿起来”。开展了“三下
乡”、“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20余个,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到2003年底全乡住宅砖瓦化率
63.2% ,省级文明村(单位)1 个,市级文明村(单位)17个,县级达17个。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各成员单位参加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层层签定责任状,
实行一票否决制,制定了《腰屯乡2003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和《2003年腰屯乡社会治
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开展了送法律下乡活动,共授课28课时,解答疑难300 余人次,听课人
数达2 600 余人次,发传单、标语2 000 余张,提高农民用法的能力。进一步巩固“三联两全”
防范工作和“一五四”工程,全乡“十户联防”组织达150 余个,“148 ”法律服务信箱14个,
电话报警16个,多次制止了盗窃行为。进一步加大了对司法工作的投入,先后投资10万元配置微
机一台,配置办公设施2 套,使腰屯司法所成为省级达标所,民间调解率达100%,成功率达98%.
文教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了政治思想教育,师德师风明显好转,涌现出了冯红
霞、李秋平等一批优秀的教师。全面开展了学衡水抓教改活动,实行了半封闭管理和五年级集中
办学,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进一步加大了环境改造力度,先后投入资金9 万元,新建花栅栏7 个
325 平方米,维修校舍300 余平方米、学生宿舍200 平方米,使中小学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得到
了极大的改善。乡级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调频广播每天有4 小时自办节日,乡文艺小分队共下村
演出5 场,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计划生育工作
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实行一票否决制,全面实施“三大工程”,继续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和全面实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自筹资金4 万余元对乡计生站进行了扩建,
购进了B 超、离心仪、高压灭菌锅等一批先进设备,为全乡育龄群众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按
照“扩大局面,加强规范,动态调理,提升水平”的基本构想,已创建“三自主”村4 个,占全
乡总村数的50% ;深入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利用“四小”宣传教育模式,发放宣传单2
000 多份。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条例》及计划生育系列保险进行了
广泛的宣传。并且以“五心”为主开展了全乡范围内的普查普治、知情选择、出生婴儿缺陷干预
工程,普查普治率达100%. 在非典型肺炎防治上,成立了防治领导小组,建立了非典型肺炎信息
和指导制度,设立了发热门诊,并通过计生网络平台,对外来流动人口及返乡人员进行了及时登
记和上报,全年累计监控外省流入16人,无一例非典疑似病人。并利用宣传单、小片广播等多种
形式,宣传入户率达到100%,群众知晓率达到98% 以上。
(丁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