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东胜乡概况

东胜乡概况




  东胜乡位于北安市东12公里处,辖9 个行政村,27个自然屯,3 433 户,1.303 万人,总耕
地面积10.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8.2 亩。2003年在北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增加农民收
入为基本目标,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前提,以培育优势,形成规模,构筑产业框架为手段,确立以
种植主业、畜牧业、生态农业为三大主攻方向,以稳定科技、教育为三项重点工作,开拓、创新、
求真、务实、推动全乡经济和社会各业协调发展。


  党建

  2003年党的建设紧紧围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三扶三创”工程为载体,
全面开创效益型党建;切实办好农民素质学校,完善机制丰富内容,全面提高全乡党员、干部整
体素质,强化乡党委政府的服务功能和村支部及村委会的带动作用,务实、创新,使乡村两级组
织真正成为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主心骨、领路人。2003年度先后被省委评为“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教育活动先进集体;被黑河市评为“农民培训先进单位”;被北安市委、市政府评为一类乡
镇和优胜党委。


  种植业

  种植业方面实现了种植主业优质化。第一是狠抓了种植业调整。全乡种植业粮、经、饲作物
比例实现了5 ∶3 ∶2 ,大豆稳定在5.1 万亩,其中优质面积达到1 万亩;玉米及饲草面积达到
2.4 万亩,比上年实播增加7 000 亩;水稻面积保持在3 000 亩;两瓜、甜菜、马铃薯、杂粮由
去年2 万亩增加到2.6 万亩。第二是狠抓了作物优质化和专业化的落实。突出大豆优质和两瓜、
马铃薯的专业化。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发展路子,建立了三大产业基地。一是建立大豆生
产基地。充分发挥了政府的引导服务功能,引进大豆97-2481 、98-1041 良种在东民村建立了良
种培育基地,播种了高油脂大豆1 200 亩、高蛋白大豆1 000 亩,从而辅射带动全乡形成规模发
展。二是建立两瓜生产基地,以东和村为龙头建立了“韩家店”两瓜生产基地,并组建了两瓜生
产协会。东和村今年种植两瓜1 060 亩,实现向规模化、绿色特色化发展,打出北安。三是建立
马铃薯生产基地。依托现有龙头以种薯作为前期效益推动,在东边、东岗村建立种薯基地,引进
种薯303 、紫花白、花525 等播种了1 102 亩,逐步扩大规模走向专用化和专业化。同时,东岗
村还上马了一处马铃薯淀粉加工厂,成为牵动基地的立村龙头企业。第三是抓乡村示范园区建设。
从全乡实际出发,针对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农民想干不敢干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地
落实好乡村两级科技示范园区中的试验示范项目,即注重新项目、新品种的选择,又注重增加项
目的科技含量,确保科技示范园区真正发挥其科技示范作用。在乡60亩科技示范园区中,共进行
了22项试验示范,在15亩试验区中主要进行了经济玉米栽培、直播玉米品种对比、大豆品种对比、
马铃薯品种对比、中草药栽培、青贮玉米、饲草栽培及小杂粮等经济作物试验;在45亩示范田中
进行了市场前景好、销售价格高的专用型高油、高蛋白、小粒芽豆等品种示范。在村级示范田落
实上,确保每个村必须有一块面积不少于100 亩的科技示范田,并由专门的农业技术人员负责村
示范田的规划设计和项目落实,注重从村传统的种植优势和突出实效的角度出发,加大科技投入,
增加科技含量。乡示范园区的新品种已被农户全部订购出去,既为农民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时也
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园区收入2 万元。2003年,全乡种植业收入3 507.3 万元,比上年增长
15.4%.养殖业全乡各类养殖大户发展到108 户,其中奶牛专业户13户、黄牛专业户23户、山绵羊
专业户70户、禽兔专业户2 户。两牛、绵羊实现了规模增长。黄牛存栏1 312 头、基础母牛582
头,出栏287 头,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1% 、30.3% 、17.1%.奶牛存栏75头、基础母牛4 0 头,
产牛乳108 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34.4%、48.2% 、111.8%. 山绵羊存栏4 17 9只、基础母羊
4 026 只,出栏肉羊3 703 只、出售羊毛15.4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 2.5%、103 % 、30% 、
81.2%.生猪存栏1 869 头、出栏2 233 头,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55.6% 、6.7%. 基础母猪存栏70
头,与去年同期持平。禽存栏11 833只,出栏13 219只,禽蛋产量66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66.1% 、
4.8%146.3%. 各种畜禽肉类总产量312 吨,比去年同期增加7.9%. 牧业收入1 020 万元,比上年
增长21% ,人均牧业收入775 元。二是抓了跟踪服务。畜牧站深入全乡9 个村跟踪服务,防疫灭
病密度达到95% 以上,“防五”达到100%. 举办了各类养殖大户培训班10期,培训人员300 余人
次,医疗各类牲畜疾病215 起。并新建配种点2 处,共配种170 头牛。三是抓了退耕还草工作,
拓展畜牧业发展空间。在东胜村闹龙河和乌裕尔流域交汇处已退耕还牧1 002 亩。同时,乡政府
下发了《东胜乡关于加强草原管理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决定》,组织专门班子对各村的非法开荒进
行清理,收到很好的效果。


  生态农业

  一是全面优质完成了1 907 亩造林绿化工作任务,坚持高标准,确保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
活一片,保证了资金、苗木、用地三到位。其中:工程林607 亩,包括水源涵养林261 亩,水土
保持林170 亩,农防林133 亩,其它林木43亩,非工程林1 300 亩。建农防林带8 条,总用苗105
万株,投入人工2 060 个工日,车工416 个台班,共计投入资金13.3万元。二是狠抓了水土流失
治理,共治理水打沟7 条。三是抓了林木管护。严格执行《林木管护规定》,有效的遏制了滥砍
盗伐现象的发生,处罚违法人员15人次。


  乡镇企业

  一是启动和发展小油坊、小酒坊、小粉坊、小面粉厂、小磨坊等“五小”企业28个。如:东
岗村新上马了一处马铃薯淀粉加工厂,日生产淀粉800 公斤,拉长了产业链条。同时,辐射周边
乡的马铃薯销售。二是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在哈洽会上与吉林永吉一客商签订了红陶土资源开
发协议,已建成两个窑投产。引进锦州百盛化妆品集团到北安落户,引进资金120 万元。


  财政金融

  2003年,乡财政总收入188.0 万元,总支出172.1 万元,乡农行信用社发放贷款236.4 万元,
全年储蓄存款额467 万元。

  交通邮电

  2003年,乡政府总修路68公里,上砂石7 万立方米。

  每日途径境内的往返客车30台次,个体出租60台次。全乡各村程控电话安装已达1 456 余门
(户),占全乡总户数的40% 以上。

  教育

  东胜乡有中小学校10所,6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 854 人。其中初中1 所,教学班12个,学
生543 人;小学9 所,教学班56个,学生1 281 人。全乡共有中小学教师151 人,其中初中教师
52人,小学教师99人。

医疗

  卫生2003年,东胜乡卫生院有医护人员16人,其中主治医师2 人,卫生院设有门诊、药房、
注射室、病房、妇幼保健站等科室年门诊量达4 300 人次。村级卫生所有9 个,村级医生31人,
接生员5 人,年门诊量达6 000 人次。

  计划生育

  2003年,全乡总人口13 033人,出生人口117 人,人口出生率9 ‰。其中计划内出生115 人,
一孩94人,二孩21人,计划生育率98.3% ;全年死亡人口55人,死亡率4.2 ‰,人口自然增长率
4.8 ‰;全乡已婚育龄妇女3 108 人,采取节育措施2 842 人,其中,女扎1 138 人、上环1 601
人、皮埋10人、用药具93人,对育龄妇女进行节育措施复查3 046 例,占应复查总数的98%.乡村
建设东胜乡乡村建设主要围绕文明村镇建设,重点狠抓了村内环境和道路建设。2003年,组织劳
动力9 604 人次,机动车9 000 台次,清理路边沟51 000延长米,村内路面上砂石30000 立方米。
经有关部门批准,新建砖瓦结构房98栋,面积达8 547 平方米。

社会治安

东胜乡派出所共有干警4 人、专职联防员44人,乡有司法所助理1 人。

  2003年,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公安、司法齐心合力,团结协作,全年发生刑事案件
15起,无重大案件和特大案件发生;全年共受理治安案件5 起,查结5 起,结案率100%.

  群众生活

  2003年,全乡农业总收入6 810 万元,人均收入2 248.3 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4.6%. 全
乡农民新建房屋质量水平普遍高于往年,高档家用电器和现代化农机具走进千家万户。

(宋段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