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城郊乡概况

城郊乡概况




  城郊乡位于北安市城区四周,辖8 个行政村,47个自然屯,5 400 户,24 745口人,总耕地
面积10.7万亩,其中蔬菜面积4.6 万亩,麦豆面积6.1 万亩,人均耕地面积4 。5 亩。

  种植业

  2003年,城郊乡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这一主题,把深化农村改革,加快
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做为工作重点,统筹布局,突出“两高、两反”定产业,重点实施
“东牧西菜、重建生态”和“以副业为主、以主业为副”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市场走特色路,
打绿色牌,项目推进上规模,形成绿色优势的设施布局,形成了乡有基地,村有场所,屯有中心
户,户有示范项目的发展格局,已建成5 个高效示范园区260 亩,培育科技示范户200 户,科技
示范项目26个,基地由7 个扩建到9 个,推广模式化栽培1 600 亩,大棚多茬栽培技术900 亩,
新品种试验10个,大棚由5 000 栋(亩)发展到5 500 栋(亩),“47”型高效日光节能温室由
12栋,6 亩发展到46栋23亩,提高了生产设施的科技含量,扩建温室45 000平方米,使生产时间
分别提前延后30天。在大灾之年大棚、单棚效益达到7 000 元以上,“47型”日光节能温室收入
1 300 以上,同时扩大了无公害、无污染绿色蔬菜生产面积23 000亩,建立北方果菜交易中心的
绿色摊床,向前村2 400 栋大棚得到市农委绿办的认证,确立了《北安市城郊乡无公害蔬菜园区》。
2003年继续实施反季生产、反季上市、发展多元立体种植。坚持引导农民在引洋的、种野的、保
健的、美容的进行品种开发,特色品种有美国西芹、樱桃蕃茄、苦瓜、冬瓜、西兰花、木耳菜、
食用仙人掌、芦荟、无花果、婆婆丁等15个品种,已成为拳头产品,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
精,人精我转”的调整目标。全面贯彻执行“大豆振兴计划”,全乡在3 个行政村、9 个自然屯
种植面积3 万亩,其中高油大豆2 万亩,高蛋白大豆1 万亩,品种以黑河21、黑河27、垦鉴25、
哈北46—1 为主,并实行了“六统一分”的管理模式,收割后3 万亩“两高”大豆,亩产达130
公斤,亩增收30元。扩大产品销售外延,形成夏菜北销,秋菜南运的市场销售布局,每年夏季,
以向前村向阳屯为出口基地,把俄罗斯人喜爱的101 番茄做为主要出口品种,打出国门,每年出
口都在5 000 吨以上,利用夏菜的第一周期向孙吴、五大连池、逊克、黑河等地销售茄子、豆角、
青椒、番茄1 700 余吨,把秋白菜、土豆推向山东、辽宁、湖南等地。2003年粮豆薯总产1 611.2
万公斤,蔬菜总产5 520 万公斤,全乡农业总收入6 349.9 万元,人均收入2 205.8 元。


  养殖业

  为彻底实施乡党委、乡政府提出的“东牧西菜”的战略性结构调整,由粮食生产向以“两牛”
发展为主的畜牧业上转变,依托完达山乳业在北安落户建厂的有利契机,认真落实了“奶牛振兴
计划”和实施多元化养殖,通过给资金、给技术、给政策等多方面扶持,奶牛养殖大户发展到114
户,奶牛养殖小区2 处,奶牛养殖示范村2 个,成立了奶牛养殖协会2 个,同时建立冻配点4 处。
2003年,全乡共解决奶牛养殖专项贷款450 万元,并成立了奶牛发展技术领导小组,为养殖户提
供服务技术、养殖信息,并实现了饲料加工、鲜奶收购、疫病防治、良种繁育和养殖户双过半的
换位目标。2003年全乡畜禽存栏和出售创历史最高,奶牛存栏3 312 头,同比增长23% ,山绵羊
存栏8 210 只,同比增长16% ,马存栏38 0匹,同比增长0.5%,家禽存栏3.6 万只,同比增长17%.
全年共生产出牛奶2 244 吨、羊毛32吨、羊绒0.15吨、肉类1 645 吨、禽蛋类1 07 5吨,共创产
值2 033.8 万元。


  乡镇企业发展

  乡村个私企业,促进乡域经济发展。以北海水泥厂、红光造纸厂、水泥杆厂、金星农业机械
厂、砖厂和昌盛公司、富达公司、新发公司、天龙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带动小企业发展上规模,
继续实施产值超千百十万工程(即:保证超千万户产值企业1 家,过百万元企业10家,超十万元
企业100 家),加强对重点私营企业的支持和保护,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不求所有,
但求所得的招商思路,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优惠条件。在乡企发展上,本着“四个不限”“四个
放”原则(即:不限比例、不限速度、不限规模、不限经营,放心、放胆、放开、放手),进一
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进乡企经济的发展。2003年,城郊乡有企业219 家,主要产品红砖、
塑钢门窗、水泥等,上缴利税330 万元,年实现产值6 800 万元。


  财政金融

  2003年,乡财政总收入278 万元,总支出278 万元,乡农行信用社发放贷款1 600 万元,回
收赊欠650 万元,全年储蓄存款额610 万元。


  交通邮电

  2003年乡政府总修路70公里,上砂石7 万立方米,每日途经乡境内的往返客车70台次,个体
出租车170 台次,全乡各村程控电话安装已达4 234 余门(户)占全乡总户数的84% 以上。


  教育

  城郊乡有中小学校15所,8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 142 人,其中中学1 所,教学班10个,学
生349 人,小学14所,教学班72个,学生793 人。全乡共有中小学教师148 人,其中初中教师3
1 人,小学教师117 人。


  医疗

  2003年城郊乡卫生院有医护人员8 人,其中主治医师1 人,卫生院设有门诊、药房、注射室、
病房、妇幼保健站等科室,年门诊量达4 800 人次。

  城郊乡村级卫生所有25个,村级医生40人,卫生员36人,接生员7 人,年门诊量5 000 人次。

  计划生育

  2003年城郊乡总人口24 745人,全年出生人口16 0人,人口出生率7%,其中计划内154 人,
计划生育率96.25%,全年死亡人口81人,人口自然增长163 人。全乡已婚育龄妇女5 872 人,其
中采取绝育手术5 413 人,综合节育率达到97% ,本期手术160 例,乡村共有计划生育协会9 个,
计划生育服务室8 个。

社会治安

  城郊乡派出所共有干警9 个,专职联防员9 人,城郊乡法庭有法警3 人,书记员2 人,乡有
司法所助理2 人。

2003年,在社会治安工作中,公安司法,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全年发生刑事案件5 起,无
重大案件和特大案件。全年共受理治安案件13起,查治13起,结案100%.

乡村建设

  2003年,全乡各村屯结合防“非典”工作及时开展了以“爱我家园、净化环境”的爱国卫生
运动。全乡各村屯上沙石14万立方米,整理路边沟26万延长米,建过道桥73 6个,共出劳动力8
000 人次,机动车4 000 台次,净化了村屯环境。


  2003年经乡有关部门批准,新建砖瓦结构住房132 栋,面积达10 560平方米。

  群众生活

  2003年,全乡农业总收入6 349.9 万元,比上年增长753.4 万元,人均收入2 205.8 元,全
乡农民新建房质量水平普遍高于往年,高档农用电器、通信器材和现代化农机具逐渐普及,农民
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张新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