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太平乡概况

太平乡概况




  太平乡位于五大连池市最西部,西临近克山县北兴镇,南与华山劳改农场接壤,北与团结乡
隔河相望,东距市区30公里,是五大连池市较大的农业乡之一。全乡辖8 个行政村,2 2 个自然
屯,共有总户数5 106 户,耕地14.4万亩,人口1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 951人,农村劳动力
总数达9 182 人。

  种植业

  以“一稻三豆”为重点,突出特绿色优势农业生产。一是开展培训,推广农业综合技术。全
乡开展了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骨干,党群口参加的科普之冬活动,除常规的培训外,把保水抗
旱、测土配方施肥、垄三栽培技术等确定为培训重点,轮流到各村进行义务培训和指导。全年共
组织培训13次,培训人员2 570 人次。培训方式采取面授、电化教学等形式,共发放各种资料3000
余份,技术咨询1 500 余次。通过开展综合技术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科学种田的素质,
为取得农业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二是调整结构,提高种植业效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
结合太平乡实际气候条件,把粮、经、饲作物种植面积比例调整为5 :4 :1.突出马铃薯,黑、
白芸豆种植面积。全乡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58 25 0 亩,占总播种面积的40.5%.三是典型引路,
发挥科技示范园区的作用。在爱民村建立了矿泉稻示范园区,种植矿泉稻2 300 亩。为了推广水
稻大棚育秧技术,乡政府与信用社协调,为新建大棚户每户提供贷款500 元,从而使水稻大棚育
秧从2002年的15栋猛增到2003年的92栋;在南泉村建立了马铃薯示范园区,全村共种植马铃薯8
700 亩,仅此一项,可比种植大豆增收1 30万元。同时,在庆民村建立了高油大豆1000亩连片种
植示范园区。在爱民村建立了桑园示范园区,共栽埴桑树200 亩,成活率达到80% 以上。四是场
乡共建,发挥机械效能。农机是农业的载体,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要靠农业机械来实现。为解决
全乡大型动力机械老化,配套农具不足的问题,充分发挥国营农场的机械效率,乡与华山农场八
分场结成共建对子。在庆民村和庆丰村建立大豆振兴计划千亩连片种植基地,共投入机车及整地
机械5 台套,投入资金3 万余元,全部采用深松、耙地、起垄、镇压联合作业。使全乡掀起了秋
整地的高潮。全市整地“四项重点”工作在乡召开了经验交流现场会,全乡大田秋整地面积达到
4 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8% ;造林整地750 亩;桑树整地340 亩;造林补植整地87亩。为下年
的农业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五是造管结合,逐步恢复生态环境。本年全乡植树造林工作以“严
把质量、注重实效”为原则,严格把住了资金使用关、苗木调入关、苗木栽植关和苗木浇水关。
并且成立了林业管护大队,加大了新造林地的管护工作,制定了管护公约,有效地防止了人为破
坏和牲畜破坏。当年超额完成了市里任务,共造林760 亩,其中护路林410 亩、防风林174 亩、
水土保持林170 亩、义务植树6 万株,培育桑苗70亩。植树造林工作通过省林业部门检查,成活
率达到标准。


  畜牧业

  以“一牛一羊一鹅”为重点。加快“主辅换位”目标实施。一是防疫工作得到巩固和加强。
在认真总结以往各地发生疫情的深刻教训基础上,结合本乡实际,建立了防疫责任追究制,与各
村防疫员签订了防疫工作责任书,把防疫工资划分为常规防疫、重大疫病防疫、自身与表薄册建
设、综合考核四部分,每部分占工资的25% ,前两项若达不到标准则工资扣除,并对综合考核在
75分以下的人员进行调换。二是草原开荒得到计划清退。全乡先后开展了三次草原清查工作,全
乡共查清草原开荒1 600 多亩。其中1994—1998年的85亩,199 9 年以后的282 亩。把1994年以
后的300 多亩地进行还牧,有100 亩已种植牧草,3 亩种植青贮,并落实到人、到村。三是一牛
一羊一鹅工作得到推进。为加快全乡一牛一羊一鹅工作的发展步伐,乡党委、乡政府积极与信用
部门协调,争取养殖贷款的投放比例。乡信用社加大了支牧力度,贷款投放比例达到了70%.共投
放畜牧贷款79万元,其中奶牛贷款12万元,全乡共购进奶牛23头、肉牛42头、绵羊3 711 只、小
尾寒羊157 只、绒山羊60只。四是规模养殖得到不断扩大。依据原有养殖基础和养殖规模,确定
了长庚村为养羊村;南泉村、平安村、爱民村为养牛村,并积极引导农户依据自身特点扩大养殖
规模,发展群体养殖,使养殖得到不断扩大。全乡共有各类养殖大户61户,比上年增长了36% ,
其中肉牛大户10户,山绵羊专业40户,大户1 户,绒山羊大户1 户。


  加工业

  以本地资源为依托,突出农副产品加工主线,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民营经济,实施龙头
牵动,发展壮大生产经营规模。2003年实现产值1 540 万元,收入1 570 万元,利润80万元,税
金16万元。一是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在企业发展上,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
困难,扶强扶壮,通过其本身的巨大经济效益来影响和带动其他加工企业逐步向大户转变,从而
促进全乡加工业的不断发展。南泉村面粉厂以其生产形势运行良好,经济效益明显著,影响和带
动了全乡加工业的发展。羽绒厂通过引进能人,重新启动后效益可观,带动了全乡养鹅业和鹅毛
商贩的发展。南泉村马铃薯加工小区11家加工厂和庆丰淀粉厂,带动了本村以及全乡马铃薯种植
业的发展。二是围绕地方资源,增强特色企业实力。年初以来,太平健肤石厂,庆丰酱油厂、粉
笔厂等一批特色企业,积极筹措资金,改进技术,增加科技含量和资金投入,使企业在正常生产
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了企业的整体实力,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销售量逐步上升和提高。同时,
乡党委、乡政府进行了积极的引导,把市场不断向外延伸,积极参加哈洽会等大型经济洽谈会,
以打开各地市场,从而达到增强特色企业实力的目标。三是依托农副产品,实现牧粮企产业结合。
根据历年来农副产品大量剩余的实际情况,超前运作,积极宣传引导广大加工户向小酱油房、小
油房等“五小”加工业转变,全乡“五小”加工业户达108 家,不仅使农副产品加工业得到了快
速发展,而且也有效的影响和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的内部结构调整,初步达到和实现了牧粮企
业产业结合。


  教育

  有中小学校10所,7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 967 人。其中,初中1 所,教学班14个,学生589
人;小学9 所,教学班57个,学生1 378 人。全乡共有中小学教师162 人,其中初中教师58人,
小学教师104 人。


  医疗卫生

  太平乡卫生院有医护人员8 人,其中主治医师4 人,卫生院设有门诊、药房、病房、B 超室、
妇幼保健室等科室,年门诊量达4 650 人次。

  计划生育

  2003年全乡总出生人口154 人,人口出生率9.31‰。

  其中计划内出生151 人,一孩1 18人,二孩34人,计划生育率98% ;全年死亡人口93人,死
亡率5.6 ‰,人口自然增长率3. 6‰;全乡已婚育龄妇女3 909 人,采取节育措施3 594 人。对
育龄妇女进行节育措施复查3 906 例,占应复查总数的99%。

劳动力转移

  全乡共有劳动力9 182 人,其中富余劳动力5 424 人,2003年向外转移劳动力3 758 人,占
劳动力总数的40.9% ,就地转移劳动力1 074 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1.7%。

乡村建设

  加强了以村屯道路整修和植绿护绿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共整修道路21万延长米,铺砂石15
080 立方米,清边沟8 700 延长米,铺设桥涵14个,新建砖瓦化结构房600 平方米,砖瓦化率提
高了4.3%,自来水入户率达85% ,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1.2% ,程控电话入户率达15%.群众精神面
貌焕然一新,积极参评,争当“十星级文明户”。农村扶贫救助工程得到有效推进,贫困户降低
了9.3%。

社会治安

  太平乡派出所共有干警4 人,村联防员40人,乡司法所助理1 人。2003年,深入开展了严打
专项斗争,不断深化农村“154 ”工程和创安工程建设,广泛开展了各层面的普法宣传教育,提
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加强了重点人口的管理,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发生,加大了
安全防范力度和专项治理力度,实行信访一把手负责制和领导接待日制度,使社会治安形势保持
稳定,为发展经济提供了保障。

(王国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