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乡概况
朝阳乡概况
朝阳乡位于五大连池市东北部,地处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距市区65公里,地理
坐标东经126 °23′,北纬48°58′。乡境东与五大连池种畜场相接,南至引龙河农场界,西与
尾山、七星泡农场接壤,北以科洛河为界与嫩江县白云乡隔河相望。
辖区面积674 平方公里,全乡辖12个行政村,18个自然屯,总人口8 571 人,劳动力3 740
人,耕地面积97 334亩。
该乡地处山区,森林茂密,草原辽阔,可利用草原面积11万亩,地势属低山丘陵地带。最高
气温月平均零上25摄氏度,最低气温月平均零下27摄氏度,≥10摄氏度活动积温1 600 —1 800
摄氏度,年日照2 450 —2 700 小时。年降水580 毫米,无霜期80—100 天,土壤以暗棕土为主,
其次为草甸土、沼泽土、泛滥土、黑土。农作物主要生产小麦、大豆。林地和宜林地占总土地面
积的64.5% ,牧草地和宜草地占土地面积的22.5%.人均土地多,但气温低,无霜期短,农业生产
发展缓慢。经济结构仍以种植业为主。
该乡因地处山区,树种繁多。树的种类有100 多种,其中红松、水曲柳、黄菠萝等为国内外
少有的珍贵树种。境内有科洛河等5 条河流,纵贯南北,水资源得天独厚。野生植物种类繁多,
其中有经济价值的达1 000 余种。山产品较丰富,富产珍贵的猴头、蕨菜、黑木耳和蘑菇,野生
中草药材防风、桔梗、黄芩等国内久负盛名,还有满山红、刺五加、黄芪、五味子等名贵药材。
野生动物资源也比较丰富,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梅花鹿、驼鹿、马鹿、水獭等。
朝阳山区有着光荣革命历史,是被省政府命名的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东北抗日联军
第三路军后方根据地。三路军以朝阳山后方根据地为依托,在德都、嫩江、讷河、克山等县以及
广阔的黑嫩平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浴血奋战,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并在所到之处广泛地发动
和组织人民群众投入抗日救国斗争,在东北人民抗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中共北满省委
和三路军总指挥部曾设在此地。后方机关建有卫生院、被服厂、修械所等,开办了军政干校(亦
称党员干部训练班),组建教导队。省委和三路军的领导李兆麟、冯仲云等人都在此地战斗和生
活过。中共北满省委常委、原北满临时省委书记张兰生,东北抗日联军三路军三支队政委赵敬夫、
中共北满省委机要秘书崔玉珠(朝鲜族)和17名教导队战士在1940年7 月19日的朝阳山保卫战中
壮烈牺牲,长眠在莽莽群山之中。
各项事业发展
发挥资源优势,奋发图强,锐意进取,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在发展经济上,经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由单纯的传统种植业,发展为种植、养殖、加
工齐头并进,多业并举;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人均收
入实现2 143 元,房屋砖瓦化率达到了30%.全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定粮食作物种植
面积。认真组织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和优质麦工程两大项目,大力发展“双高”大豆、优质麦连片
规模种植,推广普及优良品种,按照“三化五统一”的标准建设了千亩连片高油高蛋白大豆示范
园区和优质麦示范园区。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种子包衣,垅间覆膜等农业适用新技术,全乡
9 万亩粮食作物全部实现种子包衣、精量点播和配方施肥。主要农机具有:大型拖拉机146 台,
中型拖拉机232 台,小型拖拉机587 台,联合收割机32台。机械播种面积达到100%,机械收割面
积占总收割面积的6 0%,大机械作业率占32%.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每年芸豆订单种植都在2.5 万
亩以上。积极开展中草药种植方面探索,中草药水飞蓟试种成功,曙光屯已成为千亩水飞蓟专业
村,亩纯收入达千元以上。
在畜牧业发展上,乡按照抓市场、建基地、引客商、上加工、带产业、促发展的思路实施主
辅换位战略,大力发展牛羊经济。启动了发展羊经济的“四个三”工程即:用3 年时间,每户养
羊30只,每年扶持300 户,户均增收3 000 元。争取国家扶贫开发资金促进畜牧业发展,东风村
已成为肉牛养殖专业村。积极推广品种改良,建立了3 处冷冻精配种站。投资10万元完成了乡标
准化畜牧兽医服务站和村级标准化服务室建设。引进内蒙古兴源集团投资16 0万元,建成了年可
屠宰加工6 万只肉羊的蒙阳冷冻厂,填补了全市空白。全乡奶牛存栏380 头,肉牛存栏5 557 头,
山绵羊存栏18 000只,畜牧业转移富余劳动力670 人。
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利用国家支持“老少边”地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大力发展
乡村“六小工程”的有利契机,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向老区倾斜的政策,改善人民生活环境。
乡村道路全面升级。朝阳乡地处山区,村屯之间路线长,路面坎坷,交通不畅,给村民的生产生
活造成困难,为了改善老区交通条件,2003年争取资金420 万元,建成了全长42公里的通村公路,
全乡道路已基本实现沙石化。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朝阳乡自建乡以来,因经济发展滞后,也
带来了教育的落后,引发出微型学校多、学校危房多、学生流失多、教育质量低等“三多一低”
的难题。2003年,乡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根据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争取财政投资230
万元,建成了面积2 532 平方米的教学楼,在全市率先实现了集中办学。在校中小学生891 人,
教职工96人。人畜饮水工程初见成效。建乡30多年来,老区人民饮用的都是浅层的地表水,由于
受环境污染和地下矿物质的溶入,水质都不符合国家标准,长期饮用,不仅损害了群众的身体健
康,还严重的困扰了经济的发展。饮用水是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努力,已打了3 眼深水井,
实现了3 个村屯的自来水入户,3 个村的地方病基本得到控制,计划再用3 年时间,解决其他村
屯的人畜饮水。实现了电视电话村村通。
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先后在朝阳乡投资建立了塔台和机站,信号覆盖面已达100%. 网通、铁
通两大固定电话运营商入驻朝阳,实现了固定电话村村通。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0%.加强老区建设
项目争取。投资80万元的大横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项目已进入省老促会2004年项目库,资金正在
争取当中。水资源勘测、地质灾害治理和金矿复垦项目已进入省国土资源厅项目库,资金争取也
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朝阳村已被列为省老区开发建设小康村。科洛村养羊基地、边河村奶牛基地
项目已被省扶贫开发办立项。小城镇建设、乡中心卫生院、人畜饮水、山野菜加工,北药开发、
扶贫开发项目已编制完成,正在与相关部门搞好对接。
(尤凤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