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四嘉子满族乡概况

四嘉子满族乡概况




种植业

  2003年,四嘉子乡共有耕地面积6.88万亩,其中旱田6.6 万亩,水田0.28万亩。地方党委、
政府重点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同时,加快推进蔬菜、元葱、亚麻等经济作
物的种植规模。全乡粮豆薯总产12 400吨,有蔬菜出口基地1 个,节能温室大棚20栋,棚室面积
4 000 平方米,年出产蔬菜1 500 吨。

养殖业

  乡党委、政府紧密依托市区发展畜牧的指导思想,实现“种畜换位”。2003年,吸引畜牧中
介1 家,中型养殖场6 家,养殖大户28户。奶牛存栏956 头,黄牛628 头,马164 匹,羊1 020
只,生猪1 192 头,禽3 900 只,存栏数量指标高于历史最好水平,实现“千头牛乡”的目标。
商业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状大资金储备实力,2003年,地方政府继续实行“大开放、大招商”
战略以来,陆续招商13家,吸引外来资金700 万元。招商领域覆盖种植、养殖、加工、旅游、服
务等各行业,大量闲置资产得以利用,当地群众人均增收1 220 元。

  财政金融

  2003年,乡级财政收入242 万元,总支出230 万元,确保收支平衡。备春耕期间,信用社发
放种植、养殖贷款6 262 万元,回收陈欠65万元,全年储蓄额突破50万元。

  交通邮电

  2003年,乡政府对五道沟村段8 公里乡村公路进行维修,铺垫沙石料1.4 万立方米,土方2.5
万立方米。202 国道四嘉子段公路日车流量225 台次,市区进出客车15台次。2003年,全乡新安
装程控电话72部,电话普及率达92.5%.

教育

  2003年,全乡初中1 所,小学6 所,29个教学班,中小学在校生724 人,教师65人。其中,
小学教师35人,30人学历达标,专科以上学历占46% ;中学教师26人,学历达标24人,本科学历
9 人,占13%.初中毕业生考入重点高中18人,五中21人,师范9 人,中专3 人。

乡级农民技校1 所,村级6 所,年培训青壮年农民2 200 人次。

  医疗

  乡卫生院顺利进行机构及制度改革,在卡伦山村增设了一处卫生点,先后培训乡、村医生60
人次,全乡妇幼保健率始终保持在95% 以上。发放鼠药2 000 袋,疫病防疫下乡13次,有效防止
了各种疾病的暴发蔓延。

计划生育

  乡政府始终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成立7 个“计生协会”,加大宣传力度,刷
写永久性标语30处,制作宣传板2 块,宣传牌10个,育龄妇女的生育观念得到转变。自然增长保
持在2.3 ‰以下,人口出生率10.5‰,计生工作多次在省市区的检查中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

文化体育

  两年来,文化事业在地方政府的重视下健康发展。以卡伦山文化大院为代表农村文化活动蓬
勃发展。截止2003年末,乡内各村都有独具特色的文化大院,多次应邀参加市区文艺调演并屡创
佳绩。

乡村建设

  以小城镇建设为主的乡村建设成效显著,两年来重点抓好环境绿化和道路建设。累计组织出
工2 100 人次,机车300 台次,清运垃圾0.45万立方米,植树9 000 余株,乡域内路面上砂石4
000 立方。

群众生活

  水平有一定改善,住户砖瓦化率达88% ,顺利通过省城镇规划检查验收。

  社会治安

  四嘉子边防派出所有民警6 人,各村治安员8 人,司法助理1 人。

  在地方同派出所的共同努力下,境内没有发生重大事件和刑事案件,受理一般民事案件11件、
离婚案7 起、经济纠纷4 起,结案19件,查结率88%.群众生活2003年,全乡农民总收入2 240 万
元,比上年增加160 万元,农民人均2 264 元,同比提高31.5%.由于收入增加,群众新房兴盖和
装修明显高于往年,鸡、鱼、蛋等食品采购量大幅增加,高档电器如冰箱、电视、VCD 在农家也
广泛普及。

  群众组织

  乡团委下设7 个团支部,青年团员350 人,占青年总数的78% ,乡团委发起的“我为家乡添
光彩”活动,为敬老院、贫困户以及失学儿童义务劳动10余次,捐款4 000 余元,广大青年的思
想觉悟得到锻炼。

  全乡有村妇代会6 个,妇代会委员17人,

(迟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