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边境经济合作区
黑河市边境经济合作区
[经济与发展]
合作区党委、管委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
带领全区干部职工,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坚持“发展为主,效益第一”的原则,围绕新兴
基础原材料加工区的开局起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迎难而上,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
务,为今后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内生产总值实现8 500 万元,与上年持平。工业
经济在上年增长41% 的基础上,2003年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增加值达到500 万元,比上年增长
78%.在遭受“非典”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1 200 万美元,比上年
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6 000万元,与上年持平。招商引资实现5 500 万元,比上年增长41%.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 044 万元,比上年增长41.7%.
(郭 山 于红梅)
[投资环境]
2003年合作区的软、硬环境均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对招商引资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新兴
基础原材料加工区和木材加工区是合作区的重点项目,经过积极争取,市政府专门为其出台了优
惠政策,给招商创造了有利条件。建立、完善了《优化服务环境六项制度》、《管委会议事规则》
等8 项工作制度,建立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科学灵活的工作秩序。组织区内中、省、市直单
位完成了通江路、站前大街等主要街路的绿化工作,以开展“非典”防治活动为契机,加大了市
容市貌整治力度,加强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对排污超标的饭店、浴池进行了有效整改,对王肃
街、中央街东段、站前四道街等路段的排水设施及路灯进行了改造和维修,使城市环境进一步绿
化、美化、洁化、亮化。为改善较差的办公环境,新建了一栋8 866 平方米现代式的办公大楼,
不仅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了优越的服务环境,同时也树立了合作区的崭新形象。
(郭 山 于红梅)
[对外贸易]
对俄经贸和旅游取得了新进展,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462 万美元,增长幅度为35%.
针对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积极调整对俄经贸思路,在继续为龙华电力公司、奥神公司等
挂靠企业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好合作区的外经贸企业,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企业筹措
经营资金以及争取进口俄产品配额许可证,扩大了对俄进出口商品品种,使全区龙飞和龙亚2 家
对外贸易企业进出口额均实现大幅度增长,其中龙飞公司进出口额实现244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43% ;龙亚公司进出口额实现184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 11% ,为全区对外贸易额一举突破千万
美元奠定了基础。全市重新放开旅游市场后,海外旅行社和国旅总社相继落户本区,给发展旅游
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2 家旅游企业经营状况良好,2003年7 —12月接待出入境团组750 个,旅游人数11 020人
次,实现营业收入850 万元。
(郭 山 于红梅)
[重点项目]
2003年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新兴基础原材料加工区、口岸轻工电子工业园区和木材加工区
等3 个工业园区的建设上,在领导分工、精力投放、资金分配、政策措施等各个方面给予倾斜,
全力加快支柱产业的形成。利用俄罗斯廉价电力资源,力争建设中国北方最大的工业硅生产基地
—新兴基础原材料加工区一期工程于2003年6 月18日破土动工,入区企业共6 家,除1 家铸造厂、
1 家水泥厂外,其余4 家均为工业硅冶炼企业,计7 台6300KVA 工业硅冶炼炉,年用电量3.5 亿
到4 亿度,年内完成了全长1 180 米的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以及入区企业钢结构厂房和工业硅
炉体安装,力争2004年6 月末实现投产;口岸轻工电子工业区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并得到了市
政府批准,经与厦门泛融集团合作洽谈,拟委托其对工业区产业发展进行整体开发;木材加工区
的选址和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2003年引进联宜木业公司投资500 万元进行木材精深加工,
达产后年出口创汇可达800 万美元;积极推进了大豆卵磷脂项目开发,针对市场需求成功研制出
新的精深加工产品卵磷脂胶囊,销售状况良好。
(郭 山 于红梅)
[财源建设]
在2003年新兴基础原材料加工区、管委会办公大楼相继开工建设,其他如职工工资、职工养
老保险金提高等增支因素较多的情况下,广开渠道,开源节流,共争取专项资金2 430 万元,创
合作区成立以来最高额度;组织财政总收入2 005 万元,增长31。6%;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
044 万元,增长41.7% ;完成一般预算支出1 758 万元,增长36.9% ,实现了财政预算收支平衡,
确保了职工工资足额发放和各项工作正常运转,达到了“保重点,求发展”的预期目标。尤其是
新兴基础原材料加工区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入区企业达产后可年创税金2 700 万元,将极大改善
全区财政拮据的状况,有力地促进全区的财源建设。
(郭 山 于红梅)
[精神文明建设]
按照《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建设条例》的要求,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的各项活动,争创省级
文明单位。积极参加全市“塑文明形象,建美好家园”活动,组织干部职工义务清理市区垃圾4
次,清运垃圾120 吨,植树1 625 株。积极组织和踊跃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在全市乒乓球赛中荣
获女子团体第一名,展示了合作区职工风采。大力提倡爱心奉献,全区干部职工为灾区捐款10 200
元,捐物340 件;与1 名残疾人结成了“一帮一”包扶对子,为其捐款25 400元;包扶受灾的孙
吴县辰清镇春青村,帮其谋划脱贫解困的路子,协调解决了治理水灾所需木材采伐指标等实际问
题。
(郭 山 于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