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思路

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思路


姜福

[摘要]

  增加农民收入是县乡两级政府的主要任务。五大连池市把发展农业产业化,多层次提高农产
品的附加值;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和武装农
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城市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步伐;加强农业基础设施
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全力抓好落实。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重大任务。当前,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农民收入增长依然缓慢。如
何贯彻落实好十六大会议精神,解决好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深入部分乡镇、村屯、
农户进行走访、调研,总体感觉是:全市农民收入水平偏低,而且各乡镇、各村、农户与农户之
间也很不均衡,要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更加突出质量和效
益,注重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以产业化的思路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化是传统增量型农业向现代效益型农业转变的有效载体,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增
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当前,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是培植龙头,壮大基地,延长产业链条,
多层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我市要按照“围绕龙头带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
连片开发壮基地”的思路,在扶强、扶壮油脂厂、美香莎矿泉米业公司、山口渔业公司、鹤王乳
业集团、龙镇山产品加工企业等现有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创建绵丝、矿泉小米和淀粉加工等适
合我市发展的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建设“双高”大豆、优质专用小麦、矿泉稻、马铃薯、蔬菜、
柞桑蚕、谷子、北药、山口鱼、奶牛“十大”绿色农业生产基地。要加强龙头企业与基地的连接,
采取主动洽谈、政府组织、信息发布等多种对接方式,不断提高产业连接的紧密度,使其成为风
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

二、以市场化的思维增加农民收入

  以市场化的思维增加农民收入,就是要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
高产、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竞争力。一是积极发展绿色特色作物。根据市场需求,
突出绿色和特色,着力发展有市场、品质好、效益高的“双高”大豆、优质专用小麦、矿泉稻、
马铃薯、谷子等作物,特经作物比重要达到90% 以上。二是尽快把畜牧业建成农村经济的主导产
业。畜牧业是入世后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要继续把畜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突出发展
“两牛一羊”。实施“奶业振兴计划”,叫响“白色经济”。实施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奶牛、
肉牛、山绵羊存栏分别达到0.6 万头、2.1 万头、8 万只,增长52.2% 、16.3% 和18%.每个乡镇
建立1 —2 个畜牧养殖专业村。三是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土地流转,实施连片开发,流
转土地15万亩以上,连片种植占总面积的30% 以上。

  三、以科技化的手段增加农民收入

  以科技化的手段增加农民收入,就是要靠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发展科技型农业。当前,农业
和农村经济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逐步由资源、劳动密集型向资本、科技密集型转变;由单
纯追求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必须用现代科技改造、武装农业,把农
业和农村经济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保证农
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第一,要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构筑以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
畜牧服务中心为龙头,农户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土专家”为主体的农业技术队伍体系,使他们在
农技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水稻大中棚育秧等十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鼓励
支持科技人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承包,为农业生产提供典型示范和科技服务。第二,加
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提高全市农产品和畜产品的竞争力。农作物优质专用品种覆盖率达到85%
以上。积极搞好市、乡、村三级繁改服务中心、站点和“无规定疫病区”建设。第三,抓好科技
示范园区建设。按照“三化、五统一”的标准,抓好千亩“双高”大豆示范区、千亩优质专用小
麦示范区、百亩标准化桑园、百亩橡实直播园、百亩优质谷子园、天演速生杨试验区、油豆角示
范区和优质矿泉稻示范园区建设,形成普及全市的特色农业园区网。第四,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要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加强对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
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让农民通过掌握和利用新技术增加收入。

  四、以工业化的举措增加农民收入

  以工业化的举措增加农民收入,就是要确立“跳出粮食抓农业,跳出农业抓农村”的工作思
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要把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作为今后乡镇企业发展
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投资力度,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加快矿泉米、矿泉白酒、
矿泉酱油、矿泉豆制品等矿泉系列产品开发步伐,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对现有企业要
加大改革力度,进行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激发内部活力,进一步抓好企业内部管理和技术改造。
采取招商引资等办法,启动洗心泉矿泉水厂。积极采取兼并、租赁、承包、出售等形式,盘活现
有关停企业。同时,要完善政策,创优环境,积极鼓励发展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多种经济成分共
同发展、吸纳剩余劳力,扩大农民收入来源。以粮食加工、木材加工、马铃薯生产加工为主,重
点扩大龙镇工业小区规模。

五、以城市化的理念增加农民收入

  以城市化的理念增加农民收入,就是要加快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步伐,带动二、三产业
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开辟农民收入来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小城镇建设的发
展,一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对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农村城市化、城
市现代化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应作为今后农村经济乃至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
任务来抓。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完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环境、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上,以增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按照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因地制宜、整体推进的原
则,实施龙镇、和平镇小城镇示范工程,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把工作重点放在培育发展主导产
业上,通过主导产业的膨胀与发展,增强集聚力、带动力、兴一业、建一镇,富一方,承接城市
功能、带动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六、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加农民收入

  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加农民收入,就是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
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突出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和节水灌
溉工程建设,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大三永灌区、建设灌区改造力度,加快三生灌区建设步
伐,在保证灌溉的前提下,扩大水稻生产规模。积极抓好以侵蚀沟为重点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以生物治沟为主,每村每年治理1 —2 条侵蚀沟。二是抓好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工作。今年荒山
造林和“三北”四期造林1.5 万亩,退耕还林补植0.8 万亩,封山育林5 万亩,义务植树50万株。
利用具备相应条件的林间空地营造经济林,由各林场集中营造以桑树和果树为重点的经济林600
亩。恢复市中心苗圃育苗。要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抓好森林防火工作,预防森林病虫害,森
林受害率控制在0 .5‰以内。三是抓好土壤耕暄工作。通过采取信贷资金和养机户自筹等办法,
积极引导农民加快农机装备步伐。搞好场市、场乡(镇)共建,引进农场机械到农村作业,切实
提高农村的耕作水平。大力推进以深松为主的“三三”土壤耕作制度,扩大机械深松整地面积,
建设好土壤水库。提倡使用农家肥,推广应用生物复合肥,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板结、贫瘠等问题。
总之,增加农民收入既是一个大课题,又是一项硬任务,各乡镇应因地制宜,理清思路,明确目
标,制定措施,促进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