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铁路

铁路



[概况]

  黑河铁路集团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
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年初职代会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运输生产这
个中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不断强化企业管理,落实安全逐级负责制,
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货物运输量:完成110 万吨,完成计划的8 8%,同比下降8.2%。
货物周转量:完成16 800万吨公里,完成计划的82.5% ,同比下降7. 5% 。旅客运送量:完成98
万人次,完成计划的102.8%,同比上升39.4% 。旅客周转量:完成1 8 500 万人公里,完成计划
的108.6%,同比上升42.2% 。公司总收入:完成6 960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7万元,同比上升
1.1%。其中:运输收入6 107 万元,完成计划的94% ,同比上升7 . 5%。公司总支出:发生8 946
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32 万元,同比下降8.5%。其中:营运成本5 913 万元,同比下降8.5%;
管理费用1 346 万元,同比下降5.5%;财务费用1 231 万元,同比下降17.9% ;营业外收支净支
出220 万元;全年上缴国家各项税金总计236 万元。利润:全年亏损1 986 万元,较上年减亏1 029
万元,减亏34% 。安全生产: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1 8 :00点,胜利实现铁路运输无行车重大、
大事故597 天。全年发生责任行车一般事故2 起,消灭了险性以上事故,实现了安全年的工作目
标。路风建设:全年没有发生一起路风事件。

(徐学勤)

[企业并轨]

  针对机构臃肿、冗员过多、多经企业亏损严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精干主业,剥离副业、
裁减冗员、强化管理”的工作目标,充分利用有利机遇,积极完善改革方案,稳步推进方案实施,
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一是并轨工作顺利结束。公司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关政策
及本省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实施的有利机遇,扎实推进了并轨工作。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充
分发挥各自工作的优势,认真做好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解释工作;针对一届五次职代会确定
的《并轨方案》、《定岗定编竞聘上岗方案》,公司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站段进行调研,研究完善
具体办法,各站段也都专门召开了职代会,确定了各自的实施方案;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体现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公司领导对各站段实行包点负责,对出题考试人员进行封闭式管理,相
继完成了各单位的理论考试、民主评议、领导评价工作;并对在一次竞聘中落选人员,实施了二
次竞聘上岗考试;按照稳定有序、积极推进的原则,认真做好了并轨人员解除劳动关系协议的签
定、经济补偿金的发放和并轨人员档案的移交工作。现参加并轨人员700 人,共发放经济补偿金、
清偿职工债务、补交养老统筹等1 200 万元。并轨工作结束后,每年可为公司节约近800 万元成
本支出。二是优化了组织机构。公司为了减少管理环节和管理费用,本着精减高效的原则,先后
撤并了房水电段、北安办、大桥办、驻俄布市办事处等机构,每年又可为公司节约近200 万元成
本支出。三是剥离了多经企业。针对公司大部分多经企业经营亏损,依靠自身能力难以生存,长
期拖欠公司水、电、暖等各项费用,并经常产生经济纠纷,使公司承担诉讼风险的实际现状,公
司本着突出效益、精干主业的原则,借助此次并轨政策实施的有利机遇,先后对运输营业所、果
蔬批发市场、天龙宾馆、各经贸公司等多经企业进行了剥离,原有人员参加公司并轨。

(徐学勤)

[运输组织]

  一是强化运输组织,提高运输效率。每月召开运输及施工工作会议,对日( 班) 计划的编制
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保证各次列车安全正点满轴;严格执行天窗修施工方案,做到了施工
运输两不误;分别对黑河、孙吴站区货场专用线进行了重点检查,安装了照明设备,增加了机械
装卸设备,提高了各专用线装卸能力,货车周转时间实际完成1.5 天,较计划压缩0.3 天,同比
压缩0.3 天;各站严格按照《加规》、《定型方案》组织装车,认真执行货物运输装载质量签证
制;对管内货物装车实行增载运输,共增载12 163吨,增收51万元;抢抓客运调图的有利时机,
积极协调哈局,优化列车运行图和机车交路,缩短了客车旅行时间,4083/4 次牵引机车北安立
折,节省了1 台运用机车;管内货物列车分区段调整了牵引定数,线路准许速度提高到80公里/
小时;安全运输军用物资133 车,接送新老兵700 多人,配合政府组织到发扑火军列5 列,完成
专运任务6 次;积极与哈局协调,解决日计划兑现率的问题,得到了哈局的支持。二是强化客货
营销手段,提高客货服务质量。为全面提升公司在运输市场的占有份额,增加运输收入,公司组
建了客户服务处,积极做好了客货源调查、市场开拓等工作。现已建立了180 多个货主和12家旅
行社的客户关系档案以及初步建立起了以“两站一段”客货车间为主的路内信息反馈网络,以各
铁路专用线货场为主的路外信息反馈网络,以高耗能工业园区、海关、检验检疫局为主的货运信
息反馈网络和以12家旅行社为主的客运信息反馈网络等四条信息反馈网络;制定了定期客货源调
查制度;采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营销模式,紧紧抓住高耗能工业园区这个大宗货源市场,实施一
条龙服务,已运送硅石、石油焦和其它货物共计157 车,实现货运增收37万元;联系口岸经销商,
夺回了部分进口货物的运输市场份额;认真做好了粮食、煤炭、化肥等大宗货物的运输;同时运
输部门在客运高峰期间采取临时加挂客车的方式,增加了客运收入,全年共加挂239 节客车,实
现客运增收204 万元。

(徐学勤)

[基础建设]

  公司2006年有计划地加大了对基础设施、行车设备的投入,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一
是行车设备、线路设备、信号设备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购置了5 台东风4B型机车,原东风Ⅰ
型机车全部退出运营,实现了机车更新换代。完成线路正线综合维修37公里,道岔综合维修49组,
更换119Km 、127Km 桥钢梁,更换251Km 桥混凝土梁,更换162Km 、16 6Km等六座桥混凝土枕,
更换线路伤轨65根;机车辅修46台、架修1 台;客车厂修1 辆、段修2 辆、辅修33辆、改造客车
办公席3 辆、改造平板车2 辆,自备货车段修37辆、临修61辆;整修信号转辙机5 台,并且完成
了黄金子站站台改造、孙吴北站牵出二线等工程。二是部分职场环境得到了改善。改造天龙宾馆
作为公司新的办公大楼,对额雨工区、龙门工区、襄河站、黑河站、电务段办公楼及通号工区、
机务段折返公寓、孙吴1#住宅楼等场所进行了修缮,为广大干部职工创造了较好的工作、生活环
境。

(徐学勤)

[制度建设]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公司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公司始终坚持“讲质量、讲效率、讲效益”
的经营思想,把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贯穿到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一是建立了督办与落实
制度,每月月末召开公司经理扩大会议,总结和分析上个月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以及安排下个月重
点工作,明确各自分管的任务,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制定《黑河铁路( 集团) 有限责任
公司路风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企业及职工行为。三是制定《关于有人看守的易发和已发灾
害地段的行车及检查管理办法》、《施工期间中间站轻型车辆管理办法》、《具体危险处所的预
防和抢修细案》等规章制度,规范了职工作业标准。四是制定《行车事故救援预案》、《危险货
物突发事故救援抢险预案》、《防洪预案》、《重大路外交通肇事抢险预案》、《森林防火扑救
预案》等多项抢险预案,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做到了有章可循。

(徐学勤)

[队伍建设]

  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加强科学发展观和正确人生观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素质明显提
高。积极探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研讨活动。在企
业并轨改制中,履行“三个代表责任区”赋予的职责,大力开展“三争三促,六到员工”活动,
公司党委、工会走访困难职工600 多名,为171 户特困职工送去慰问金54 200元,为公司遇到困
难的职工捐款12 890元,理顺职工情绪,稳定了职工队伍。加强形势任务教育,搞好对内对外宣
传报道工作,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报道65篇,企业形象在社会上得到肯定。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
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一定成效,先进性建设25项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干部制
度改革开始启动,有11名科级干部办理退养手续,对现职领导干部进行两次全面考核,调整了站
段领导班子,使站段领导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不断改善,活力明显增强。
后备干部选拔、管理、培养、使用纳入日程,人才培养的良好态势逐步形成。领导班子建设取得
新成效,新一届领导班子坚强有力,核心作用显著提高。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党风廉
政教育和警示教育超前并深入人心,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党风政风不断好转。“攀、创、做”
等文明创建活动已全面展开,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公安部门加大了对破坏铁路设施的
打击力度和公司内部的防范力度,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大幅降低,公司各单位综合治理全部达标。
党委重视加强对工会、共青团的领导,工会在“维权”、“帮困”等项工作中努力工作,完善了
职代会及厂务公开等制度。共青团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等各项创
建工作态势良好。信访、科协、退管等各项工作也取得较好的成绩。

(徐学勤)


[资金管理]

  面对运量不足、收入下滑及安全生产需要和实施人员并轨等改革措施均需投入大量资金,致
使公司2006年度资金短缺状况更加严重的不利形势,公司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确立了将资金使用
管理作为工作中的重点。一是年初根据公司收入实际情况和安全生产需要,制定了合理的全年成
本费用计划。二是建立健全资金审批制度,严格遵循“保生产、保工资、保重点”的资金使用原
则,根据生产需要,研究确定资金使用方向,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三是不断加大收入稽查力
度,对各项资金收入环节,采取了有力的监控手段,做到了应收尽收、集中上缴、统一使用。特
别是加大了对水、电、暖等各项费用的收缴力度,对长期拖欠而又无正当理由拒不缴费的用户,
采取了诉讼手段,已收回历史欠款40余万元。对撤并和关停企业进行了严格的财务审计,对其所
属资产进行了清点、核对、移交,结余资金全部收缴回公司统一使用。四是积极筹措资金,保证
并轨资金的及时到位、足额发放。五是加大了审计力度,及时对七个站段2006年度资金拨付和使
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并研究制定相关内控制度,加强了生产资金的使用监督管理。六是积极
向上争取资金。争取市财政拨入并轨资金700 万元,争取到省长专项基金1 000 万元。

(徐学勤)

[机制建设]

  2006年,公司安全管理工作按照哈铁局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公司年初安全工作会议精神,
不断加强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做到了以安全信息管理为重点,以干部逐级负责制为
手段,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实现了安全年的工作目标。一是完善制度,筑牢了安全防线。
重新修订了《安全信息管理办法》、《干部安全经营逐级责任制考核办法》、《安全管理评估考
核办法》等规章制度,使安全管理工作细化到具体工作之中。二是全面落实干部安全经营逐级责
任制。对各级领导干部从安全结果、过程管理、工作质量、经营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形成了逐
级负责、系统负责、岗位负责、分工负责的安全管理网络,扭转了管理干部形式主义、好人主义
的工作作风,保证了公司运输生产的安全稳定,全年共发放奖金20万元,处理52人次,罚款6 500
元。三是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开展“5.13”大反思安全月活动,针对机、车、工、
电、辆等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专项整治,并重点开展了轨道车专项整治、防溜专项整治、
非法道口专项整治、消防专项整治、线路冻害处所专项整治,筑牢了安全基础。四是强化信息管
理,加大检查力度。通过理顺安全信息管理工作程序,定时召开安全分析会,对各站段出现的安
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提高了安全生产的预测能力,通过检查,全年共下发检查通报23份,检查
发现安全信息433 件,问题整改143 件,处理“两违”人员162 人次,罚款共计16 950元。五是
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提高职工专业技能水平。为适应设备升级的需要,公司购买了关于机务、货
运等六个部门的业务学习资料,大力开展业务培训,积极落实上岗证制度,全年共开办各类业务
培训班101 期,培训职工3 861 人次,对新转岗的110 人进行了考试,办理了上岗证,广大干部
职工业务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六是抗洪抢险工作取得了胜利。2006年由于黑河公司管内多次发
生强降雨,致使龙镇至襄河间和三吉屯至锦河间一度造成行车中断,灾情发生后,公司紧急启动
防洪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迅速恢复了通车,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徐学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