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沟乡概况
松树沟乡概况
2006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4 582 万元,比上年增长18% 。农业生产总值实现3 180
万元,比上年增长19% 。粮豆薯总产13 538吨,比上年减少16%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 028 元。
经济结构调整
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时将“一免两补”资金发放
到农民手中,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坚持“调优、调专、调绿”原则,大力推广
优质作物品种,指导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
开展“三下乡”、“科普之冬”等活动,共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30余次,参加培训人员
达2 000 余人次。通过积极引导,全乡共种植高油、高蛋白大豆5 万亩、绿色大豆1 万亩,农业
生产布局趋于科学、合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主辅换位”步伐,
出台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农户发展养殖业,同时加强畜牧防疫、技术指导、“禽流感”防治工作,
极大地鼓舞了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截止2006年年底,全乡绒山羊存栏7 479 只,黄牛908 头,
猪730 头,淡水养殖15公顷,禽类的饲养初具规模。畜牧养殖业的加快发展,有效地拉动了乡域
经济的增长。在乡镇企业发展上,依托本地资源,以市场为导向,认真落实国家政策,使全乡的
个体私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认真落实各项减负政策措施,“一免两补”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发放粮食补贴和综合补贴资
金223 万元,良种补贴资金20万元,村级转移支付款项已按时足额发放到位。村级筹资、筹劳严
格按照“一事一议”原则进行。取消农民建房部分收费。用电全部执行城乡同网同价。中小学收
费按照教育部有关收费标准进行。报刊征订无超标现象。各村均取消了小食堂和招待费。
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
进一步巩固了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各村、各单位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争创文明活动蔚然成
风,形成了争文明、创文明、比文明的良好局面。平安松树沟创建活动全面启动。坚持“预防为
主、打防结合”的原则,严厉打击各类经济和刑事违法犯罪活动,全乡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
率明显低于上年。全年无恶性刑事案件发生。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连续多年被评为“信访优胜单位”。坚持依法治乡,全面开展“四五”普法工作,努力提高群众
的法律意识,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以全面实
施素质教育为中心,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降低辍学率,改善教学环境。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
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顺利;文化广播体育工作蓬勃发展,参加了全县举办的农民艺术节,
并取得了较好名次,有力地推进了全乡文化工作的发展。全乡已初步实现与县城光纤联网工程,
闭路电视收视率大幅度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硕果累累,2006年全乡生育符合政策率达95%,
与县政府兑现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一档责任状。民政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发放救济面粉40吨,
救济款3 万元,危房补助款2.3 万元。征兵工作顺利完成。交通事业稳步发展,新立至松树沟段
水泥路工程备料任务已完成过半。五三村、复兴村9 公里田间道路整修工程基本完工。二龙、兴
隆村土地平整项目工作进展顺利,2007年可以完工。禁毒工作得到加强。绿化造林、森林防火工
作常抓不懈,共造林400 亩,减少水土流失3 000 亩。全年未发生森林火警、火灾。得到县委、
县政府的认可与好评。
政府自身建设
积极有效地改进政府工作,严格贯彻执行党委的决定和决议,主动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树
立求真务实、清政廉洁的政府形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
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
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健全了目标管理体系,强化责任,狠抓落实。深入开
展“两风”建设,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得到加强,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王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