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乡概况
奋斗乡概况
2006年,以践行“三个代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指针,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为指导,搞好沙棘和畜牧业两大基地建设,以抗灾自救、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以社会稳定为大
局,以全面推动乡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目标,以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为主题。全面贯彻落
实县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拼搏、狠抓落实,努力创建
具有奋斗特色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2006年全乡总播种面积实现5.6 万亩,其中优质小麦播种4 800 亩、玉米3 400 亩、芸豆1
60 0亩、马铃薯3 700 亩、北药470 亩、沙棘200 亩、晒烟60亩、葵花160 亩、饲草16亩、大豆
38 724亩(其中双高大豆20 000亩,行间覆膜1 550 亩)、蔬菜720 亩、其它550 亩;全乡黄牛
饲养量达到了3 218 头,存栏2 412 头,出栏806 头;山绵羊饲养量达到7 098 只,存栏4 083
只,出栏3 015 只;生猪饲养量达到4 310 头,存栏2 100 头,出栏2 210 头。全乡共有养殖专
业户50户,其中养牛16户,养羊22户,奶牛2 户,养猪9 户,千只羊养殖户3 户,新建冻配站一
个,搞好防疫治病工作,增加防疫密度,提高科学饲养水平,确保畜禽安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
力300 人;春防工作抢前抓早,认真落实,在有利的气候条件下取得了显著成绩;随时掌握上访
动态,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疏通情绪,处理好了大架子村土地遗留问题和奋斗村移民点遗留问
题;加大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抓好“平安村”创建活动;切实抓好“一免双补”工作,
确保“一免二补”政策足额落实到户。
大豆经济
奋斗乡地处沾河施业区内,具有良好气候条件,比较适宜大豆生长,大豆的单产量仅低于沿
江乡的大豆单产,在大豆的种植上,一是搞好高油大豆的种植。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搞好区
域布局,全面落实种植任务。全乡优质大豆种植面积达到2 万亩。在种子选购时,严格按照县委、
县政府提出的“五统一”执行,同时要考虑到区域特点,选择适合奋斗气候条件的双高品种,实
行集中连片种植。二是重点解决大豆重迎茬问题,采取生物、化学、轮作等方式,防治大豆重迎
茬造成的病害,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畜牧经济
一是实施“大引、大养、大发展”战略,以发展“牛羊”经济为主,积极发展“猪禽”和特
色养殖,扩大养殖规模,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畜牧经济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多方筹措资金,采
取银行贷一点,农户自筹一点,亲朋拆借一点的办法,加大对畜牧业的资金投入。采取购入、自
繁、招引、创办养殖实体等形式,发展畜禽生产。二是加快基地建设,新业村养殖小区已基本建
成规模。三是搞好防疫治病工作,增加防疫密度,提高科学饲养水平,确保畜禽安全,全乡防疫
达100%。四是加快饲草饲料业的发展,对黄牛进行栓系育肥,改变粗放饲养方式,全乡已建成2
个栓系育肥养殖小区。
林产经济
一是重点抓好沙棘栽培。充分利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沙棘由粗放型向果园式管理,全乡沙
棘已有产果林40亩。二是抓好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区剩余物,大力发展食用菌栽培,重点发展
黑木耳、香菇、猴头菇等产品。合理开发利用山野菜资源,进行蕨菜、薇菜、蘑菇、药材等山产
品的采集加工,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同时,积极与辰清、红旗等乡镇联系,发展杞柳种植,并逐
步扩大规模,为全乡启动柳编项目提供原料,为群众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防火 防汛工作
在防火工作中,针对春季干旱少雨、外来人员多、入山采集山产品作业人员多等一系列不利
因素,乡党委、乡政府高度重视,早部署、早准备、早落实,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把工作层
层分解,落实到人头,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经过全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年没有发生
大的火灾。防汛工作本着无汛按有汛防、小汛按大汛防的原则,狠抓了工作落实,在汛期能够应
对自如,及时处理汛情,把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几次汛情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大的财产损失。
项目争取
本着“向上争取搞建设、借助外力求发展”的原则,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向上争取资金,通
过县老促会在新业村建立一个冻配站,投资5 万元;小架子村通村公路投资80.5万元,工程已全
面竣工,这些项目的成功争取,为全乡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利用特有的资源优
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服务意识,引进资源开发项目,为全乡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是引进开发煤炭生产,投资400 万元兴建盛泰煤矿,以通过煤炭主管部门的各项检查验收,两
条主巷道累计送巷达400 公尺,陆续生产煤炭达6 000 多吨,预计年产优质煤炭15万吨,产值可
达3 000 多万元,同时可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近百人。二是利用沾河林业局生产性采伐剩余物,
引资发展木炭场两个,共有炭窑30余座,每年可生产木炭500 吨,可创产值150 万元,同时可安
排农村剩余劳动力50人。
社会治安和信访
随时掌握带有方向性的上访动态,尽快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化解矛盾
疏通情绪,控制集体访和越级访,特别是处理好了大架子村土地遗留问题和奋斗村移民点遗留问
题,全年办结了五件历史遗留信访案件。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抓好
“平安村”创建活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
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坚持不懈的抓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进一步加大文明村创建工作力度。以治理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提高村屯文明程度、
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农民致富为目标,使文明村建设水平不断提档升级。全面提高农民的思
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二是稳步发展
各项事业。加快发展乡村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等事业。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三是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要坚持不懈的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认真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巩固税费改革成
果,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切实搞好扶贫解困工作,加大对贫困村的扶贫开发力度,改进扶贫开
发方法。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牢固树立加快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思想,全面推进了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运
用各种形式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深入开展“两风”建设。深入开展“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
增强,党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形成了党员致富带头群体。
个体私营经济
坚持放手发展、积极引导、迅速提高的方针,做到政策给优惠、方向给引导、发展给支持,
促进全乡个体私营经济上速度、上规模、上水平。紧紧围绕改善环境年、招商引资年、对外开放
年活动,把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作为全局性、根本性的大事来抓,努力营造优良的舆论环境、服务
环境、政策环境、诚信环境,推进个体私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快速发展。
四个基础工程建设
一是实施农机化工程。加大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力度,大力推广“三·三”轮耕制,大力推进
深松整地技术的应用,利用县财政补贴的有利时机,搞好深松整地的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农业机
械和农业科技对农业增产、增收、增效的作用。二是实施培肥地力工程。大力积造农家肥,并把
一冬积造的农肥送入耕地,减少化肥施用量,减少费用,降低成本,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三是实
施水利工程,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认真组织农民进行挖沟排水、横山截水,提高农田的抗旱
排涝能力。有组织的加大水毁工程的修复,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四是搞好生态建设工程。
加大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力度,搞好植树造林和人工林的扶育保护。以治理坡耕地、浸蚀沟为重
点,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挖制或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多用有机肥,严禁使用淘汰高毒、高残
留农药,减少白色污染。重点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等方面,累计完成
挖截流,排水沟1.1 万延长米,堆防护堤坝1800延长米,修田间路12.8公里,铺设桥涵27处,打
人畜饮水井两眼,造成村级畜牧服务站4 个,累计投入资金达到50多万元,极大的改善了农业生
产条件。加强了乡村道路建设,针对全乡道路基础差的实际,积极争取,上下协调,修筑通乡水
泥路22公里,通村水泥路2.5 公里,通村沙石路10.8公里。全乡10个行政村已有7 个达到了道路
畅通,确保了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交通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