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镇概况
海星镇概况
海星镇位于北安市东南部,距市区80公里,镇区在东经47°54′,北纬126 °54′,南北长
17.5公里,是正方形,东与建设农场、幸福林场相邻,西与通北镇接壤,南与主星相接,北与杨
家乡、51145 部队接壤,全镇辖6 个行政村,21个自然屯,4 973 户,17 859人。行政区域面积
204 721 亩,林地面积12 000亩,森林覆盖率3%。全镇农业总收入实现8 6 11.3万元,同比增长
7 % ,粮食总产达29 732万吨,同比增长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种养植业
制定了农业调整结构规划,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培育优势
产业,加大科技推广的力度,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大豆面积9 万亩、优质稻面积1.5 万
亩。科技园区6 处,面积3 225 亩,承担省、地、市、镇、村五级园区,秋后经测产,亩产达180.9
公斤,受到各级领导专家的好评。该园区展示的品种为9 个,均为新、奇、特、优品种,在全镇
推广。在畜牧业发展上搞突破,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落实奶牛发展优惠政策,已建奶牛养殖小
区2 个,全镇奶牛存栏达到613 头。落实上级惠农政策,发放粮食补贴和良种补贴共计353.9 万
元,农民人均政策增收207 元。特色经济发展迅速,大鹅饲养13万只,蓝狐140 只,貉子200 只,
獭兔870 只,初步形成以奶牛、大鹅、肉牛、肉羊、獭兔竟相发展的格局。
劳动力转移
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外出务工经商是农民增收的又一重要途径,在省内外10余个城市建
立了联络点。劳务输出人员已达到4 718 人,占全镇劳动力的1/3 ,增加收入1 591 万元。新农
村建设全镇有6 个行政村,通过自筹和帮扶部门的支持,各村对年久失修、房屋漏雨、墙皮脱落
的村办公室进行了维修,共投入资金35万余元,购买了办公桌椅,个别村美化了大院,形成了一
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幸福村被列为全镇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在镇、党委政府及帮扶单位的帮助下,
通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研究制定了试点村工作思路。
新农村建设
规划,经济规划和种植计划,成立海星镇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和宣传小分队,发放宣传单300
份到农户手中。在村屯绿化上,对白色路面两侧进行高标准绿化,等距离栽垂柳2 000 棵。通过
一事一议修通了幸福至景合小六队3 公里的砂石路,白色路面两侧统一安装铁栅栏1 000 条延长
米。与65447 部结成帮扶对子,对原有幸福小学进行了修缮,新建农民文化活动室,村内安装2
处宣传窗,开展了军民共建良好局面。村委会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并受到市
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高度评价。新农村建设包扶、帮建工作力度加大,备单位累计投入新农村建
设资金3 万元,物资折款10万元。
社会事业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两免一补”在全镇中小学得到有效的开展。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参保人数达10 023人,参保人占在家人数的93 %。农村最低生
活保障试点工作中,605 人纳入保障范围。计生工作提档升位,全年计划生育率达到97% ,严格
执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为27人兑现了奖励扶助金。
人民生活
全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3 324 元,同比增长6%。住房条件明显改
善,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型逐渐达到了小康型,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彩电、冰箱、
洗衣机、影碟机都先后搬进了家,交通工具由以往的自行车发展到了摩托车,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赵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