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概况
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概况
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是一个以达斡尔、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乡,位于黑河市爱辉区西南部
45公里处,行政区面积87.5平方公里,辖6 个行政村,全乡总耕地面积55 230亩,林地面积12 060
亩,草原面积6 400 亩,水域面积18 200亩,总人口2 6 84人,其中农业人口2 480 人,少数民
族人口1 407 人,占总人口的52.4% ,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劳务为全乡的支柱产业。
种植业
全乡总播种面积为55 230亩,全部为旱田,乡党委、政府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因地制宜进行
产业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积极引导农民种植高油大豆、南韩小粒黄豆、高淀粉玉米等经
济作物。2006年全乡总收入1 415.8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70.7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 585.9
元。在经历了历史罕见的春旱情况下,在乡政府的积极组织引导下,组织各村群众做水种植、喷
灌作物面积达12 000余亩,大大降低了春旱给种植业带来的损失。乡政府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
施的投入力度,2006年全乡新打抗旱井5 眼,清理排涝沟3 500 米,修复农田道路8 700 米,改
造低产田1 750 亩,平整水冲田1 380 亩,农业基础设施的加强,保证了全乡农业的稳步发展。
养殖业
按照区委“粮转畜”发展战略要求,确立了“以奶牛为重点,肉牛为骨干,稳定肉羊、生猪,
发展家禽和特色养殖”方针,大力发展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饲养和大鹅、河蟹、马鹿等特色
养殖。同时重点做了牛、羊的“布病”普查及捕杀工作,共捕杀病牛50头,全乡的养鹅协会已在
年末成立,此协会的成立为全乡特色养殖的大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2006年全乡奶牛存栏1
461 头、肉牛存栏767 头,年产鲜奶1 506 吨,实现畜牧业收入352.9 万元。
外出劳务
2006年共有342 人外出打工,大部分在哈市、齐市、黑河打工, 另有一部分在上海、深圳、
北京、山东等地打工,还有30多人在日本、俄罗斯打工。全年可实现劳务收入400 万元。
乡企 招商
2006年全乡共有小油房2 家,洪炉、电焊8 个,食杂店14家,运输户3 户,商业餐饮3 户。
全年实现招商引资303 万元。
财政 金融
2006年全乡财政总收入141.7 万元,总支出141.7 万元,做到了收支平衡。信用社发放农业
贷款602 万元,畜牧养殖贷款231 万元,全乡储蓄390 万元。
交通 邮电
乡政府门前公路与202 国道支线白色路面工程改造完毕,全面通车。程控电话入户率达95%,
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8% 。
教育 卫生
全乡已实现集中办学,有民族学校1 所,在校生194 人,其中中学生73人,小学生121 人,
在职教师22人,其中中学教师8 人,小学教师14人,教育“两基”成果不断扩大,教学质量进一
步提高,有力地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2006年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 0% ,残疾儿童入
学率达到95% ,中小学升学率达85% ,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2.5%以内。乡卫生院有医护人员6 人,
其中主治医师1 人,医生2 人,卫生院设有观察室、注射室、药房、病房、儿童免疫室、化验室、
X 光室、B 超室等,年门诊量达2 000 余人次。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全面落实,农民参合率达到94%,
建立和完善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了农民的健康保障问题。
计划生育
2006年全乡共出生24人,死亡1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 ‰,生育符合政策率为100%。
文化 体育
以“文化大院”为主的群众文化活动异常活跃,全年共举办活动62场次,丰富了农民的业余
文化生活。2006年乡党委、政府组织农民参加了全区的文艺汇演,受到区领导的一致好评。夏季
与二站乡进行了联防区篮球友谊赛,观看群众达150 余人。
村屯建设
利用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在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向上争取下,2006年全乡共投入资金373
万元,修建改选农田道路36公里,挖抗涝叠水坝300 延长米,打村屯人畜饮水井1 眼,改厕118
座,建铁栅栏4 500 延长米,建标准化白色路面8.5 公里。
精神文明建设
全乡文明村覆盖率达100%。省级文明村2 个,市级文明村标兵1 个,市级文明村2 个,区级
文明村1 个,农村砖瓦化率达98% ,自来水入户率100%,十星级文明户达到85% 。在社会治安综
合治理工作中,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包保责任制,建立了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安
全生产专项整治和“平安爱辉”、“平安坤河”创建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6年被市委、
市政府授予“文明乡镇标兵”、区委、区政府评为“创建平安爱辉先进集体”、区综治委评为
“区级安全单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