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鄂伦春族乡概况
新生鄂伦春族乡概况
种植业
种植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粮豆薯稳定增产。完成播种面积40 5 45 亩,“双高”大豆和芸
豆种植面积分别达5 000 亩和12 000亩。粮豆薯总产量实现2 165 吨,同比增长6.3 % 。副业带
动作用明显,劳动力转移效果显著,野生山产品采集收入30万元,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0人,实
现转移收入27万元,同比增长17.3% 和25% 。2006年争取农业贷款80万元保证了生产需求。
畜牧业
深入实施“粮转畜战略”,牲畜存栏量稳中有增。大牲畜存栏实现1 399 头,与去年持平;
“两羊”存栏达4 374 只,增长42% 。按照区委区政府对畜牧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围绕“粮转畜”
战略的实施,争取畜牧业占半壁江山的经济计划的发展引入,以扶持,服务广大养殖户为重点,
使本乡畜牧业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全乡肉牛存栏1 399 头,两羊4 376 只、鹿18只、熊12只、
马204 匹、、野猪174 头。乡镇企业全乡有乡镇企业10家,其中个体零售业7 家,加工制造企业
1 家,餐饮服务业2 家。
乡镇建设
县乡公路鄂新公路76公里白色路面升级工程和新生村内五条白色路面升级工程均已全线完工
交付使用,环新青村、新茂屯、新发村通乡公路升级三级沙石路面19.6公里。
文教 卫生
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加强政府领导联系学校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了《教育法》和《中国
教育发展纲要》等法规性文件,对民族乡教育加强领导,在本级财政紧张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
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巩固了控制掇学生实施方案,加强了“普九扫盲”工作力度,采用多种学习
形式,把学前教育纳入小学阶段统一管理;继续与第二中学,第六小学加强友谊校联系,学习借
鉴长处,利用外援发展自己;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具体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全乡中小学入学率为100%,15岁文盲率为0 ,15周岁
初等教育完成率100%,17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100%,无辍学现象;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布署,
开展了春秋两次“爱国卫生运动”,发放了安全鼠药,让安全卫生意识深入人心;提高全乡环境
卫生质量,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乡卫生院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逐步完善
预防保健制度体系建设,一年来,医护人员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专业水平,发挥专业长处,为提
高全乡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奠定了基础。多发病和传染病得到控制,成人免疫工作和儿童防疫工
作日趋完善。
民政
贫困户生产生活有保障。积极争取上级扶助资金,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计问题,发放救济
粮10吨,救灾款10 000元。663 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8 人享受了农村低保。
计划生育
2006年全乡现有育龄妇女307 人,占总人口的32.62 %。比去年同期上升0.47个百分点。已
婚育龄妇女231 人,占总人口的24.5%,比去年同期减少11人。现有一孩115 人,其中领证76人,
领证率为15.13%,二孩96人。女性初婚5 人,其中早婚3 人,早婚率60%,以取消公安, 民政,
计划生育“三家联合办公”制度后,消弱了对早非婚的控制力度。全乡晚婚1 人,晚婚率达20%,
这说明晚婚晚育新型生育文化已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全乡死亡4 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 人,死亡
率为3.19‰,比去年同期上升0.08个千分点。
农业机械
2006年,投入农机更新资金12万元,购入20马力以上拖拉机5 台套,农业机械力量进一步加
强。
社会治安
深入推进“平安爱辉”,“平安新生”建设。信访工作扎实开展,化解土地纠纷案件4 件。
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全面核实实有人口,核查疑似被害失踪人口,调查高危重点人口,全面排查
出租房屋,摸清租赁者的基本情况,排查校园周边治安秩序,及时发现影响教师学生的安全问题;
排查院园内部的管理漏洞,发现火灾事故,食物中毒事故安全隐患问题;排查流浪乞讨和失踪未
成年人,从中发现未成年人的权益得不到保护和侵害造成的犯罪问题。以支部为单位观看反邪教
记录片《经典中国》《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通过鲜活的事例,来说明邪教的危害性,力求
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加大宣传力度,各村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进行反邪教宣传工作。在
重点活动场所有永久性反邪教标实,全年共印刷发放反邪教宣传单600 份,分春冬两季印发。
交通
新生乡每日往返1 台次,个体出租车5 台次。
群众文化
组建了新生村秧歌队,共有30余人参加,新生村村委会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共投资千余元,
购置了鼓、唢呐、扇子、彩带等秧歌用品,农民文艺骨干们将发生在生活中的事迹编成本子。为
提高百姓的身体素质,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于8 月投资5 万元,在索尔其干河堤边安
装体育器材10件套,为群众的户外健身运动提供了方便,深受百姓的欢迎。
水利
农田水利已完成灌溉除涝工程量0.4 万立方米;中小河流治理0.2 万立方米;水土保持0.17
万立方米。其中水土保持中的各项目标均已完成:梯田0.0047千公顷;改垄0.01千公顷;地埂植
物带0.02千公顷;治沟0.009 千公顷;水保林0.029 千公顷;截流沟0.045 千公顷;生态修复0.0074
千公顷,总计完成效益合计为0.1251千公顷。
(孟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