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能力促进经济发展

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能力促进经济发展



中共黑河市委常委 市委秘书长 李 斌

  按照省委组织部的要求,笔者参加了第94期领导干部经济管理研究班的学习。学习期间利用
12天时间去新加坡,对新加坡的政府职能进行专题考察研习,所得到的启发与体会颇多。

打造服务型政府是新加坡政府的一大特色

  1 、恪守服务宗旨。在考察中我们了解到新加坡议会和政府有一项雷打不动的制度就是所有
议员( 政府部长都由议员担任) 每周要安排一个晚上接见选民,每月两次到选民家中走访,听取
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对于来访者求助的问题,议员大多是为其提供
正确解决途径与信息; 对有些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建议并转交政府部门和法定机构,有的要求政
府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来现场办公,当场解决一些选民的投诉。对极少数十分贫困的求助者急
需要钱的,议员当场给付- 些现金和食品购物券,以解燃眉之急。议员奉行的一条重要原则是
“言必行,行必果”,以为民服务为宗旨,全心投入为选区服务,为民众排忧解难。用他们的话
来说就是“心系民众、竭诚服务”。

  2.突出公共服务。新加坡政府根据民众不同时段的不同需求,不断改进服务工作,提高服务
质量,力求让民众满意。最值得一提的是政府推出的“公共服务21世纪计划”( 简称“公共2 1”、
“PS21”) 。该计划致力于培养公务员卓越的服务理念和态度,即: 公众至上,有礼貌、易接近、
快速反应,高效率服务,鼓励公务员提出改进素质的建议。与此同时,政府还组织开展了三大运
动: 一是亲企业运动,为工商企业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 二是亲民众生活素质运动,关注并解决
民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是消除繁文缚节运动,清理各部门内部条规,精简办事程序,
方便民众办事。公共服务贯穿于政府各项工作始终,使经济社会发展最终体现在为人民谋利益上。

  3.强化基层组织。组织严密、制度健全的基层工作网络覆盖着整个社会,在政府与人民中间
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同时也起着实现种族和谐和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作用。这其中要数成立于1960
年的人民协会网络最为健全,在全国84个选区分别设有2 000 多个基层组织。它们的职责归纳起
来有: 向居民传达政府信息,向政府反映民众的意见与建议; 协调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 促进邻
里和谐,培养积极公民; 组织并推动社交、文化、教育及康乐活动,举办电脑、烹饪、书画、音
乐、舞蹈等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以提高居民技能。这些蓬勃向上、积极进步的社区活动,产生了
以真诚服务赢得民心,发扬民主实现科学决策的理想效果,印证了新加坡官员所奉行一句话“对
人民诚实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

  4.真诚、负责的服务观念。在新加坡,无论是人民行动党党员、国会议员、政府官员还是普
通公务员,都有一种深深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生怕疏远了群众,生怕言路堵塞怠慢和激怒了群
众,生怕对群众的服务工作做得不到位,所以他们为老百姓办事都是出于真诚。当然,国会议员
之所以对选民关怀备至,还有争取选票的因素在内,但不管怎么说,他们对选民是负责任的。议
员是这样,遍布全国的基层组织工作人员也是这样,其中多数人是自愿为社区、为居民服务而不
拿任何薪酬的。没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真诚、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不可能这样做的。

  5.坚持廉洁奉公。“高激励、严约束”是新加坡公务员廉政的高度概括。新加坡政府拥有比
较完善的中央公积金制度。若公务员能够廉洁奉公,没有贪污、受贿、渎职等违法行为,在其退
休后,凭公积金收入就足以保证全家生活富裕、安居乐业。但是,新加坡法律还进一步做出规定,
凡是有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者,一律取消其全部公积金。同时,新加坡还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
监督体系,每一名公务员轻易不敢越雷池一步。充分发挥制度在廉政建设方面的作用,是新加坡
政府能够坚持廉洁奉公的重要保证。

实行公共行政体制是新加坡政府的主要特点

  1.职能界定与权力行使的法制化。新加坡给人的深刻印象是“法律政纪严明、管理井然有序、
社会安定文明”。新加坡现行法律有400 多种,涵盖了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尤其是在《宪法》
中第一篇就是政府,界定了政府组成、职能等内容,并作为全国最高法律予以确定。当发现一些
社会行为无法可循或一些法规需要修正时,就立即由国会进行补充性立法; 同时,政府及下设机
构十分强调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及时完善规章制度,依法处理公务。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坚决
不折不扣地依法办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时,新加坡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十分严密,加之政
府公务员的法制观念很强,带头守法,秉公执法,从而保证了政府对社会实行全面有效的管理。

  2.行政决策的民主化。新加坡的行政决策在内部打破了部门间的界限,在外部打破了政府机
关的封闭性,政府决策成为真正的公共决策。新加坡政府专设了民意处理组这一法定机构,内分
17个民意团,分别就各个行业的发展重点与方向进行商讨、研究。例如,以探讨经济竞争为重点
的经济发展民意团与中小型企业民意团,多次共同研究中小型企业如何应付全球化经济环境的挑
战,以及如何面对本国和本区域新兴企业的竞争等,在经过深入、细致地研究后,广泛征求各方
面的意见和建议,确定相应的政策和具体措施。这种决策与执行相对分离的政府结构及运行机制
为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机构设置的专门化。新加坡政府机构由内阁各部和若干独立的非内阁机构组成。新加坡只
有中央一级政府,共15个部委,根据所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的需要,这15个部委分为综合服务部
门、安全部门、社会服务部门、经济与基础发展部门,统筹处理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事项。为提
高政府工作效能,新加坡政府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范围,设立了60多个在职能上隶属于政府部门,
在运行上又独立于政府部门的法定机构。这些机构分工十分明确,职责非常清晰,通过它们延伸
政府服务触角,及时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同时,公民咨询委员会、民众联络所、居民委
员会等社区组织作为沟通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桥梁,协助政府机关处理一些社区的日常事务。这种
使政府机构潜心研究发展策略与措施专设的执行机构,有充分的自主管理权,在全社会形成了分
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管理体制。

  4.政府运作的连体化。决策与执行机构相对分离条件下的政府运作,如何做到独立性、连续
性与整体性的有机统一? 在这方面新加坡除具有统一的法制、政策平台、运作机制平台外,在公
共服务平台方面颇具特色。新加坡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发展电子政务,现已成为世界上电子政
务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一方面,电子政务塑造了政府新型公共服务平台,普通公民可随时随地通
过政府的“电子公民中心”网站办理各种日常事务,从而落实了简政、便民的政策目标; 另一方
面,促进了政府部门间的无缝信息交换,不断强化了部门间的融合度,使各部门间的互动水平得
以提升,对公共政策的施行产生了积极影响,加速了政府运作连体化进程。

  5.政府管理方式企业化。新加坡政府管理中积极引入了企业化管理方式。新加坡的法定机构
直接采取企业组织形式: 董事会( 理事会) 一总裁—工作人员; 实行企业管理方法: 自主在市场
中聘人,依市场行情确定人员工资,按自负盈亏精神控制管理成本等。

新加坡公共行政给我们的启示

  1 .要强化素质理念,提升公务员的整体水平。要保证政府高效、规范运转,必须有一支高
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当前,行政不作为、办事效率低、服务态度差是我们现职公务员存在的突出
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增强自律意识。每一名公务员不仅要了解、熟悉国家法律法规,
有效地保护国家和公民的合法利益,而且要时刻以国家和群众利益为重,规范个人言行,自觉遵
纪守法,带头依法行政,保障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落实; 二是要优化公务员队伍。要遵循干部知
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发展方向,面向社会吸纳人才,积极引入优秀人才充实到公务员队伍,
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和质量。对工作不负责任、损公肥私的,应坚决清除公务员队伍; 三是要加
强教育培训。要通过定期培训、轮训等方式,提高公务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以适应经济社
会发展的需要。

  2.要强化法治理念,全面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部门和工作人员缺乏大局
观念,部门和个人利益至上,把掌握的权力作为获取非法利益的工具,甚至以权谋私、执法犯法。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 一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想问题、办事情,从而
保证各项工作依法运行; 二要坚持规范行政。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开展工作,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和
相关内容,把行政行为全过程置于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之内,做到行政不越位、不空位; 三
要坚持公开行政。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在广泛征求和吸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公开运行
; 四要坚持务实行政。对承担的具体工作,都要以维护大多数人利益为落脚点,深人开展调查研
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3 .要强化绩效理念,创新行政运行机制。首先要完善决策机制。要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
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完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实行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
使各项决策打破部门性,突出整体性; 打破机关性,实现公共性; 改变主观性,增强科学性。要
建立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对因盲目决策而造成重大失误、导致重大损失的,要追究责任,直至引
咎辞职、责令辞职; 其次要完善执行机制。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和部门负责制。发展目标、工作
任务确定后,要按照分工和职能进行分解,使每一步的具体工作都十分清楚、明确; 再次要完善
监督考核机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加强对部门的监督考核,公正评价其作用和贡献,
督促其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最后要加强部门协作。要树立全局观念,以工作为纽带,建立部门
主动合作机制,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组织形态,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4 .强化市场理念,充分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是通过指令性计
划和行政手段进行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政府扮演了生产者、监督者、控制者的角色,为社会和
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角色被谈化。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政府的职能主要
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因此,合理界定政府的职能至关重要。此外,还
要引入行政成本概念,机关事业单位都要实行企业化管理,力求降低行政成本,增加公共技人,
提高工作效能。

  5 .强化责任理念,建立完善的工作落实机制。政府不仅要关注政治意义上的社会效应,同
时还要关注经济效益,学会用企业管理中的经营理念来改造传统的行政理念,树立政府的经营意
识、责任意识,改变只强调政策的执行而忽视大量的资源的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分析。为此,要在
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效率是第一环境要素的观念; 二是要完善公务
员效能投诉机制,全面落实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 三是要讲求行政秩序,树立大局观念,减少
随意性和无序化,提高行政决策水平; 四是要通过政务资源的重新整合,提高政府管理效能,使
政府的各项施政行为达到快速、有序、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