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一是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按照省市委要求和部署,举办了为期7天的全县乡村干部省编教材培训班, 共培训乡镇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147人。各乡镇党委也分别举办了集中培训班,培训村级干部、村级后备干部154 名。以村“两委”换届为有利契机,将85名农村致富能手选入村“两委”班子,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从乡镇选派了7名有致富本领或有办企业经历、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干部,下派到村里担任党支部书记;先后动员15名具备条件的“农村在外人才”回村任职,壮大了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以县委和乡镇党校、县职业技术学校为培训主阵地,举办各级各类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15期,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520人(次)。组织和动员了12 名致富能力较强、带领群众致富作用突出的乡村干部和农民党员,参加了县委组织部与东北农大网络学院联合举办的本科、专科学历班,提高了农村致富带头人的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三级联创”活动深入开展。全年共播发电视、广播新闻6条,下发简报22 期。在全县农村开展了以创建和谐型党员“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和争当“党性强、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三强”型党员主题活动,共创建农村“和谐型”党员“三个代表”责任区452 个,涌现出“三强”型农民党员361 名。认真做好后进村整顿工作,对卧牛河乡新发村等6 个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班子软弱涣散、“两委”关系不协调、社会治安不稳定的村党组织进行重点整顿,确定了县政局、法院、物价局、畜牧局、技术监督局、县供销合作联社等6 个实力较强的中省直和县直单位对6 个后进村进行包扶。整顿工作中,共调整后进村党支部书记2人,党支部班子成员4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难点问题17个;投入资金8 万元,用于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和发展村集体经济。二是加强社区党支部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全县共调整社区党支部书记4人,支委8人,对社区党员干部队伍进行了各种形式培训,提高了整体素质。全部解决了社区办公用房,实现了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报酬和活动经费在财政中列支。组织部为每个社区配置了一台微机,使社区的办公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县处级领导全年为社区解决建设等方面资金1.2 万元,实际困难53个。发挥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党建工作体系作用。县、街道、社区三级党建工作协调会议全年共召开会议12次,研究解决社区党建工作和建设工作中实际问题37个,形成了社区建设的合力。开展驻区单位与社区共建活动。全县结成共建对子25个,开展“共建美好家园”等活动34次,创建了安全文明的社区环境。县委、县政府全年共投入资金100万元,为全县6个社区购建了办公场所和活动场所,使每个社区的办公场所和活动场所都达到了80平方米以上,最大的达到了240 平方米,一次性地解决了社区缺乏办公和活动场所问题。同时,为每个社区都购买了电视机、VCD 机、录放机等电教设备和大量光盘、书籍等学习材料。并将社区正、副职工资补贴由原来的每月200元和180元,分别调整为每月300元和280元。以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和全县社区整合工作为契机,对全县社区党支部领导班子进行了改选,全县6 个社区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人数由选举前的30%上升到50%,平均年龄由原来的45岁下降到现在的42岁。在每个社区都建成了“社会治安巡逻队、环境卫生突出队、群众困难帮助队、文化体育宣传队、拥军优属服务队”等五支党团员占80%以上的服务队伍,共有队员320多人。为社区居民开展了法律咨询、学生教育、义诊、家电维修等多项服务,直接服务社区群众2630人(次),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指导和帮助社区党支部建立健全了《党支部议事规则》、《党员学习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建联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12项党建工作制度,规范了社区党组织工作。三是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年初以来,县委组织部共发放调查表260 份,多次深入“两新”组织走访,对“两新”组织规模、从业人员数量、党团员数量等基本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完善“两新”组织中党组织管理模式。发挥“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两新”组织中新增入党积极分子25人;16名党员被评为文明经商业户;党员为企业发展提合理化建议125条;为职工群众提供致富信息328条,解决实际困难76个,充分发挥了“两新”组织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