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兴家、妇女劳动力转移和女性创业再就业工程
妇联
畜牧兴家、妇女劳动力转移和女性创业再就业工程
畜牧兴家、妇女劳动力转移和女性创业再就业工程 一是深入开展“畜牧兴家”活动。认真贯彻2004 年9月省妇联在大庆召开的“畜牧兴家”现场会精神,围绕县委牧业兴县的发展战略,扩大“畜牧兴家”的覆盖面和影响面,引导农村妇女走“畜牧兴家”增收致富之路。县妇联联合畜牧局开展了全县“十大养殖女状元、百家养殖大户”评选表彰活动,“三八”节表彰了十名养殖女能手。二是扎实推进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上半年,深入镇、村、社区,开展全县妇女劳动力资源调查、建档立案工作,村级妇代会为外出务工妇女填写个人《登记表》;乡镇妇联建立在外务工人员《花名册》。县妇联通过《统计表》及时掌握每个季度妇女劳动力转移任务完成情况;为转移工作奠定了基础,做到心中有数。全县建立了20多人的劳动力转移信息员队伍,及时沟通情况,互通信息。县妇联本着亦工则工,亦农则农、亦商则商,重在开发妇女人力资源的方针,根据用工单位的不同要求,对农村妇女进行分门别类的岗位技能培训。结合“科普之冬”活动,举办农村妇女技能培训班3 期;县妇联和县劳动力转移办公室联合举办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西兴、孙吴镇、腰屯、正阳山、辰清等乡镇的300 多人参加了培训,聘请哈尔滨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的老师授课,培训内容包括家政服务员的职业道德、应具备的条件、家政服务的项目及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等。通过培训,不仅使妇女姐妹进一步转变了观念,而且提高了技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年初,县妇联被哈市妇联家庭服务中心确定为农村妇女务工就业输送基地,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在信息服务、转移服务、维权服务等方面为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搭建平台,使全县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区域不断拓宽。四月份,在市妇联的组织下,我们利用省政府召开劳动力转移对接现场会的有力契机,积极组织农村妇女外出打工,沿江、孙吴镇、西兴、清溪等乡的十多名妇女到哈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务工,赢得了用户的好评。与此同时,我们认真对转移的妇女进行情况跟踪,掌握她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及时帮助她们解除后顾之忧。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共向外地转移农村妇女劳动力2500人,就地转移2290余人。三是继续加大下岗女工再就业工作力度。营造有利于妇女创业和再就业的环境,千方百计为下岗失业妇女拓展创业空间,搭建就业平台;宣传、树立女性创业带头人,“三八”期间,在县电视台开设“巾帼风采”专栏,宣传下岗再就业妇女的典型,残疾女青年张迪、下岗女工郭雅红的事迹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加大培训力度。举办了家政服务培训班,城镇6个社区的近百名下岗女工参加了培训,进一步拓宽了她们的就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