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关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6年计划

经济(综合)

宏观经济运行

关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6年计划


     
  安排(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县政府委托,现将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以加快发展为中心,强力推进 “五件大事”和重点项目建设, 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73亿元,同比增长15.5%,完成计划的 1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3亿元,同比增长36.3 %,完成计划的87.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0.36亿元,同比增长 6.8%,完成计划的90%;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 2.07亿元,同比增长 7.5%,完成计划的138.7%。
  (一)农业生产克服了自然灾害影响,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全县农业增加值实现9238万元,同比增长46.8%。其中:种植业增加值实现5914万元,同比增长53.8%;林业增加值实现702万元,同比增长35%;畜牧业增加值实现1907万元,同比增长36.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307元,同比增长 23.4%。在春涝、夏旱等因素影响下,完成播种面积80.8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 9.02万吨, 同比增长17.5%。优质大豆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其中高油大豆种植面积5万亩。全县大牲畜存栏3万头,同比增长24.6%。肉、蛋、奶类总产量达到5949吨,同比增长10.2%。全县各类养殖专业户为649户,同比增长 9.3%。畜牧防疫体系逐步完善。茂田牧业加大投入兴建了养殖基地。 围绕生态建设,加大造林力度,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9.5万亩。其中:种植沙棘1.6万亩,使我县沙棘栽培面积达到8万亩。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打人畜饮水井17眼,建设村屯堤防1.9公里,新增水保治理面积4000亩。提高农机标准化作业,更新大型农机具48台套。
  (二)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工业实现恢复性发展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369万元,同比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 1062万元,同比增长9.3%;利税实现335 万元,同比增长19.2%。三精孙吴儿童药厂 GMP认证及13个品种药品转移申报工作已完成并投入生产;亚麻厂与农户签定种植合同,落实了亚麻种植面积2万亩;积极推进木制品企业生产运营和对俄原料基地建设; 大果沙棘萃取生产线已建成,企业进入试生产阶段。工业园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国有企业并轨改制工作有序推进,全县国有工业企业产权改革已完成95%,集中处置了20户企业不良资产和贷款,完成了5322名国企下岗职工并轨工作,筹集和发放补偿金4355万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大,重点项目扎实推进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700 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44.3%,同比增长59.3%。审批基本建设项目14 个,投资2750万元,开工面积3.4万平方米。二门山水库累计投资7606万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孙吴镇给水扩建工程累计投资1290万元,完成了净水厂建设;排水地下管道维修了16 公里;解放路整体改造和北环路段等改造工程已完成;通乡公路辰群线及6条81公里的通村路已完工,并交付使用;中小学危房改造完成1840平方米;孙吴县传染病区和疾控中心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司法所建设工程,已有3个乡级所交付使用。
  (四)市场消费平稳,外贸进出口额显著提高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940万元, 同比增长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11元,同比增长11%。受食品、住房价格增长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处于上涨趋势,全年价格指数为102.2,同比上涨2.2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额完成748万美元,比同期增加了708万美元,取得了历史性进展。金融运行形势良好,各项存款余额为70124 万元,同比增长9.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 55230万元,同比增长 8.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51117万元,同比下降11.1%。
  (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招商引资工作稳步推进
  全县个体、私营业户达到 2198户,从业人员达到 6070人,实现税金 925万元,同比增长3.7%。清理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保障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为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企业个数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制定出台了招商引资、争取项目奖励办法,实现招商引资8039万元,同比增长50.3%。
  (六)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城镇低保人数达3089人,低生活及特殊困难救助需求得到保障。安置下岗再就业人员2213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考升学率达到83%。投资235万元建设了沿江等小学校舍,改造部分乡镇中心小学。加强了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救治水平。强化基层计生工作,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生育符合政策率为97.7%。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节目质量、传输手段不断提高。
  总的看,2005年计划执行情况是比较好的,基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基础差,增速慢,农民增收难度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产品高耗低效、市场竞争能力差,三产发展缓慢;财力不足,政府调控能力弱;科技人才匮乏,创新能力差。对于这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
  二、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2006年是 “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按照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建议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全县生产总值40980万元,同比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330万元,同比增长10.1%;第二产业增加值4670万元,同比增长31.5%;第三产业增加值21980万元,同比增长5.8%。
  ---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86万元,增长5.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00万元,增长9.8%;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00万元,增长6.3%;
  --- 农民人均纯收入2460元,增长6.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00元,增长6.3%;
  ---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三、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任务
  积极开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强力推进“五件大事”,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抓好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县农业增加值(县属)安排9850万元,比上年增长6.6%。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绿色、特色农业,扩大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面积,重点提高优质大豆、亚麻、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农业总播种面积安排80.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71万亩,其他作物面积 9.8万亩。继续加快以牛羊为重点的畜牧业发展,扩大规模,加大品种改良,加强畜牧体系建设。今年畜牧业增加值安排23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6%,牛存栏3.2万头,比上年增长 14.3%,羊存栏13万只,比上年增长23.8%。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大力发展沙棘产业。积极推进3万亩退耕还林计划的实施。抓好沙棘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加强种植基地管护力度,提高结实率。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实施人畜饮水工程,抓好节水灌溉区、涝区治理工作,打人畜饮水井6 眼。在沿江乡兴建节水灌溉示范区一处。续建腰屯、茅兰涝区及兴北灌区,抓好孙吴镇镇南村南秀河桥及群山前进横山截水工程建设。搞好土地整理及中低产田改造。加大农业扶贫开发力度,保证整村推进项目顺利实施。实施沃土工程,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围绕区域优势抓调整,继续抓好优质大豆、亚麻、沙棘种植、地栽木耳生产、特色养殖区建设。抓好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好乡镇建设规划,使交通、通讯、供水、居住条件有所改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培育新项目,促进工业经济总量提升
  整合要素资源,培育主导产业,以农业产业化推进工业化,努力壮大大豆、亚麻、畜牧、沙棘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大引联工作力度,实现工业经济增量有新的突破。启动工业加工区建设,使其为我县对外招商和产业聚集的平台。加大国企并轨与改革力度,加快推进民营化进程,对具备改制条件的企业,采取出售、转让等措施,增强企业活力。以市场化运作方式,盘活浸油厂、卷烟厂等闲置资产,发挥资产效能。抓好在俄木材采伐,保障木制品行业原材料供应。 依托矿产和水利资源,开发奋斗-群山煤矿、正阳山石材,搞好钼矿详查,做好石油勘探协调衔接工作。开发逊别拉河流域水利资源,实现二门山水库下闸蓄水,并网发电,做好大石门电站前期工作。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做好建筑节能材料、木制品边角废料的循环利用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提高资源可再生利用水平。全县工业增加值2880 万元,同比增长2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安排1780万元,同比增长67.6%,利税总额540 万元,同比增长61.2%。
  (三)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打牢发展基础
  加强项目管理,拓展融资渠道,做好项目争取工作。抓好二门山水库工程收尾工作,开工建设中心广场,改造中央街和202 国道孙吴支线,推进供、排水工程建设,启动示范性标准化小区、接待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城区热电联产项目,加快东、西秀河治理;抓好孙卧公路、通村公路、公检法司等项目的建设;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多领域投资,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四)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增强经济活力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降低准入门槛,培植大户,切实解决融资、贷款难的问题。引导和鼓励下岗职工、进城农民工从事非公有制经济,吸引外地能人特别是科技人才带资金、带技术来我县兴办实业。依托黑河口岸,加强对俄经贸技术合作,培育外经贸主体,扩大与俄在农业开发、森林采伐等方面的合作。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优化运输、仓储、市场网点等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我县地处黑河市中心的优势,构建物流运输平台。以粮食、山产品为重点,培育和发展各类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建设。通过各种中介组织和协会,提高农民参与市场流通的组织化程度,搞活农副产品流通。发展旅游业,搞好景点的规划布局,积极开展对俄旅游。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咨询、评估、法律等各类中介服务组织。
  (五)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认真落实国家技术创新精神,积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搞好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工作。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第二中学教学楼建设,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经济发展培育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和再就业,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市低保的标准,扩大保障面。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抓好沿江等七个乡的卫生院建设。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不断提高保障水平。逐步完善农村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启动宣传文化中心、孙吴县体育馆建设。继续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加快计生服务站建设。逐步建立养老安老服务体系,推进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建设,推进生态县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逐步完善标准化环境监测站建设,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加大宣传和监管力度,着力解决农药污染等问题。
  各位代表,2006年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只要我们抓住经济发展的有利契机,乘势而上,解放思想,团结协作,加倍努力工作,就能够完成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预期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