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和布局调整工作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和布局调整工作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和布局调整工作一是实施定编、定岗和分流政策,优化了教师队伍。制定了《孙吴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的配套方案, 成立了领导小组。 按着“城镇中小学教师(不含工人)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乡(镇)、农村中小学教师男满53周岁、女满49周岁或连续工龄城镇满30年、农村满29年及以上人员”的分流条件,本人自愿,经组织批准后可提前离岗休养(或退休)。全县分流人员总计 208人(含病退47人),其中农村114人(含病退32人)。通过向社会公开选拔的途径新招收教师 32人。改革前,全县共有教师编制1108人,改革后,全县共有教师编制1067人,高中教师平均年龄由37周岁下降为34周岁,学历达标率由79%上升至87.1%;初中教师由39周岁下降至36周岁,学历达标率由90%上升至98%;小学教师由41周岁下降为35周岁,学历达标率达100%,实现了教师队伍的优化整合。二是改革分配机制,实行结构工资制。在全县中小学工资总额不变的前提下,把工资总额中的30% 用作活化工资,活化工资由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奖励工资、出勤工资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占活化工资70%,按月计发;绩效工资占25%,按学期计发;奖励工资占5%,按年度计发。正常出勤的教职工按以上三项工资计发活化工资,不能正常出勤的按出勤工资计发办法计发。三是实施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全县原有中小学校78所,其中小学66所(含55个教学网点),中学12所。由于学校布局分散,农村小学规模小、生源班额少、办学条件差,不仅办学经费和人员经费不足,而且浪费严重。2005年初,教育局加大了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全县农村乡镇所在地都成立了中心学校,先后撤并了向阳乡中学、群山中学、红旗中学、卧牛河中学和清溪中学,第一中学初中部也已停止招收初中学生;西兴乡城内小学并入县二小;孙吴镇邮电小学并入县三小;一些村级小学并入中心学校。布局调整后,全县仅保留中小学校38所,其中中心学校11所,小学25所(其中完全小学9所,教学点16个),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1 所,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