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种植业

卧牛河乡

种植业


   种植业 一是继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2005年,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所面临的挑战,合理对传统种植业进行调整,引进了适宜卧牛河乡土壤、气候条件的种植项目达20多个。在全乡32,000亩。二是进一步加大科技服务力度。政府充分发挥涉农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加大了科技服务力度。充分利用去冬今春的农闲季节,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开展了“三下乡”“科普之冬”活动及“科技大练兵”,聘请县农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科技人员面向农民进行了集中培训,各村举办2次以上培训班,受训群众达800人以上。县、乡农业技术人员及经过培训的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组成的科技服务队伍共分三个小组巡回到全乡9个村屯巡回讲课,举办短期培训班14次,受训群众达620人次,通过与群众面对面的讲解,手把手的现场演示,使群众掌握了苗前与苗后施药除草的正确方法,明白了秋整地,秋施肥对提高产品量的道理,并解决了农民提出的各种生产疑难问题 500余件,这一活动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下发新型致富项目、新型产品介绍说明等信息的宣传单及科技资料7种350余份。结合全乡的实际,落实抗旱资金 4,000元,号召农民大量选种抗旱作物品种,并通过合理种植,经济用水,科学施肥,施用抗旱剂“旱地龙”,改善传统播种等方法努力开展抗旱工作。市妇联为帮扶受灾群众早日脱贫解困,渡过难关,特聘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市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六位专家组成的送科技下乡报告团,为群众进行了为期 2天的集中培训,培训主要围绕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根据农民提出的营造经济林、种植经济作物和蔬菜杂粮等方面的技术问题,进行了专题讲座和当场答疑,受训人员达 400多人次。市妇联还向灾民赠送了大豆、玉米的栽培技术和经济林大果沙棘栽培技术、大果沙棘苗木繁育技术资料等共300多本(册)受到灾民的欢迎。三是进一步加大科技示范力度。2005年,种植了 15亩示范园区,在此示范园区内有小麦、大豆、马铃薯、玉米、药材、白芸豆等共计27个品种,其中大豆进行了密度实验,地膜覆盖实验和肥料实验,其中,地膜覆盖每亩增产33.3公斤,省肥增效实验每产增产26.7公斤,此两项实验均以形成材料,准备在全乡百姓中进行推广,服务于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