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雪坦克”的故事

“雪坦克”的故事


  寒冬腊月,最美的是雪花飞舞。雪片,如银色的花瓣,轻轻飘落。雪后,尽是一片银山、玉树、琼楼……
  雪,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也给人们带来无限期的欢乐。滑雪、抛雪球、堆雪人,该是何等有趣啊!
  可我,最喜欢的,就是堆“雪坦克”。
  一次,我到校外劳动回来。看见东大桥道北有处方形的水泥基座,上面刻有一辆坦克图案。虽经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它却安然无恙。
  这是孙吴人民为纪念一们英雄的苏联红军女坦克手,专门修建的一座纪念碑。透过纪念碑,我顿觉周围萦绕着庄重与肃穆。
  1945年8月13日早7时许,从胜山要塞追击日军的苏军坦克开进石砬子山。一辆为MT34的坦克领先开入阵地。驾驶这辆坦克的是苏军的两位美丽姑娘。他们是从嘎巴亮子和奇克登陆的第73和74坦克旅,在经过一夜激战后,正向孙吴城外的逊别拉河畔开进,会同其他苏军部队,准备全力以赴攻击孙吴城,消灭盘踞在城内外的日军123师团所属部队。
  MT34坦克驶过石砬子山前沿,由西北通向东南的一条小河,离日军阵地仅七八十米。两位苏军女战士不知道近百米的石砬子山弯,埋伏着600多名从胜山要塞溃败下来的日军残余部队。经过一夜的激战和行驶,使他们感到困倦和疲劳。而眼前潺潺的小河让她们联想起俄罗期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一位女战士掀开车盖,从坦克里洒脱地钻了出来。她展开双臂像百灵鸟一样轻盈地跳下车来,蔚蓝的天空下,她折了一枝河边盛开的玫瑰闻了又闻。大自然太美了,玫瑰花太香了!她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动人的《喀秋莎》,随后又跳起了欢快的俄罗斯舞蹈。
  突然,“叭”地一声抢响。歌声戛然而止。日军罪恶的子弹射进了她的胸膛,殷红的鲜血瞬间浸透了上衣。她对车上的战友高呼一声“密勒,乌垃!”便猝然倒在逊别拉河畔的黑土地上。她的女友加大油门。坦克射出仇恨的怒火。很快,后续坦克部队冲向敌军阵地……
  她应该进城得到孙吴人民献给的一束束鲜花,却在晨曦中离去。她应该回到莫斯科郊外的故乡,却把美好的青春、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世界和平做出了不朽的奉献。
  我一锹一锹地堆着“雪坦克”、塑着“雪坦克”,在坦克炮口和枪口处各插上一长一短两枝向日葵杆,把一个青少年学生的纯真献给这位英雄的苏军女大姐。盼望她,在“雪坦克”制成后能重新掀起车盖,英姿飒爽地领略异国他乡银雪纷飞和玉树、琼楼的美景。
  残雪消融,春意浓浓。
  农民的播种机马达轰鸣,孩子们的小脸上绽放春天的微笑……
  四月五日清明节,我身着税装,站在全局祭扫烈士墓的队列中,站在烈士碑、纪念碑前,耳畔不断响起这位英雄的苏军女坦克手的豪言壮语:
  ——“密勒,乌拉!”
  ——“和平,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