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一是教育事业有了新进展。 财政部门积极筹集资金,确保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和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基本解决了教师工资拖欠问题。进一步完善了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大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布局调整和职业教育工作力度,教师队伍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扶困助学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推行了“一费制”收费。中、小学控辍率分别在2.94%、0.23%以下。二是文化、广播、卫生事业有了新起色。各乡镇围绕着本乡的区域优势特点,针对农民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利用节、假日,开展了各种形式,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既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又使得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了很好的宣传。计划生育工作在强化措施,提高服务质量上下了大功夫,把符合生育率政策控制在96 %以上。农村卫生保健和医疗环境不断改善。三是农村社会环境有了新改善。各乡镇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了社会风气,使农民安居乐业,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创造了宽松环境。四是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不断加强。通过第二批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提高了战斗力,增强了凝聚力和号召力,在落实各项农村工作上充分显示出来,尤其是在各项急难险重工作上表现的十分突出。